1、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措施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①、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区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立即在边界设置。
如果泄漏物是有毒的,应使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②、泄漏源控制: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
③、泄漏物处理:稀释与覆盖。对液体泄漏,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2、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处置措施
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进行火情侦察、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燃烧的危险化学品及燃烧产物是否有毒。火场疏散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防护服等。
正确选择适和的灭火方法: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
火灾扑灭后,仍然要派人监护现场,消灭余火。起火部门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协助消防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责任。未经门和上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3、易燃液体火灾事故处理措施
①、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密闭容器和,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如有液体流淌时,应筑堤(或用围油栏)漂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
②、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
③、对较大的贮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大面积(>50㎡)液体火灾则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比重)、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比
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汽油、苯等),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扑灭。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好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
比水重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二硫化碳)起火时可用水扑救,水能覆盖在液面上灭
火。用泡沫也有效。用干粉扑救,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好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
具有水溶性的液体(如醇类、酮类等),好用抗溶性泡沫扑救,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也需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
④、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
⑤、遇易燃液体管道或贮罐泄漏着火,切断蔓延方向,对输送管道应设法找到并关闭阀门,如果管道阀门已损坏或是贮罐泄漏,应迅速准备好堵漏材料,然后先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雾状水等扑灭地上的流淌火焰,为堵漏扫清障碍。其次再扑灭泄漏口的火焰,并迅速采取堵漏措施。
1.目的:为预防可能在工作场所引起的爆炸和火灾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2.1本程序适用于明火作为如火苗、切割、气瓶等
2.2本程序适用于火花作业,如维修焊接等
3.职责
3.1行政部负责监督本程序的实施
3.2现场防火员负责此程序的具体实施
3.3各部门配合执行此程序
4.定义:
热工作业:在正常工作区外的、使用明火或火花等可能引燃易燃物的作业。
5.工作程序
5.1本厂对热工作业有危险的场所为仓库。(以下简称危险场所)。
5.2本厂在危险场所的处张贴警告标识:“末经许可不准在此进行热工作业”
5.3本厂如使用的气瓶应至少距危险场所10m以上并隔离作业。
5.4如确需在危险场进行热工作业,必需得到行政部的特别批准,由行政部安排现场防火员进行预防火险。
5.5热工作业前应移走所有的易燃物料并用防火帘布遮盖或隔离无法从热工作业区域移开的设备。
5.6热工作业时,由行政部的现场防火员用防火帘布控制火花或溶渣,以防止溅入其他楼层或地方。现场防火员在热工作业位置下面看守,以保证不造成火灾。
5.7热工作业完成后,现场防火员应根椐现场危险因素存在的程度,持续监察30-60分钟。如发生火险,按《消防应急程序》执行。
5.8在热工作现场应随时备有适宜的灭火器材以应付潜在危险因素。
ISO/CD45001展示了与OHSAS18001明显的相似之处,以及我们希望在新的ISO标准中看到的变动和改进。DIS版本很可能会继续细化标准。对于某些有争议的问题,例如关于风险、工人和工作场所等术语的定义,以及用“风险识别”替代“危害识别”的建议等,需要通过参与这一进程的所有国家普遍接受的方式加以解决。
我们期望随着开发的进程,继续完善被添加到附件SL核心文本中的OH&S特定文本。正在发生的变化的程度和重要性取决于C时的接受度。这就是说,ISO/CD45001中的大部分内容将是OHSAS18001的使用者所熟悉的,具体的要求可能会发生变化,整体的概念和新ISO标准的目的与我们看到的C本不会有太多变化。
ISO45001在2016年正式发布时,将会对来自附件SL的新概念进行试用和测试,因为它们也会出现在将于2015年发布的新版QMS和EMS标准中。如果实施QMS、EMS和OH&S管理体系的组织愿意,他们将获得一个特的机会来调整和整合这管理体系。
各个组织、OH&S人士和审核员应该知道,在CD阶段,仍可能发生技术性的变化,因此建议在为新标准作准备时,在FDIS版本发布以及技术性内容定稿前,不宜实施显著的变革。
ISO45001认证在2002年12月国家经贸委颁布了GB/T28002-2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指南》、2003年等同采用ISO19011:2002颁发了GB/T19011-2003《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前者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和少污染,尽量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后者要求产品不对环境造成损害,对产品实现过程潜在的缺陷进行识别、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减少不合格品,降低废品损失,减少成本,使产品实物质量明显提高。
2007年8月28日挪威船级社颁布了新标准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2011年12月国家质监总局发布了GB/T 28001-2011 idt 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2011年12月国家质监总局发布了GB/T28002-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
1 行政经理以及相关人员应配合消防部门对火灾现场进行调查分析,评估火灾造成的损失,填写《火警、火灾事故报告表》,组织对灭火预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讨论,必要时进行修改。
2 行政经理应组织义务消防员对抢救出的物品进行确认领取及转移到仓库保存。
3 公司对受灾住户进行安慰及解决实际问题。
4 保安及行政经理集参与实施灭火扑救的人,总结灭火工作的经验及教训。
5 行政部组织人员对消防设备设施进行一次检查和清点,对已损坏的设备设施进行修复或提出补充申请。
内审
内审问题点改进/文件更改
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问题点改进/文件更改
第二次内审
第二次内审问题点改进/文件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