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目的: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生产过程各主要环节的微生物指标检验和控制。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适用范围:
适用于品管部门对速冻、保鲜、冷库生产过程的微生物指标抽检与。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职责:
化验室按作业书规程进行抽检,品管室品管员根据抽检结果对加工环节进行。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相关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各加工环节微生物指标:
1生产用水的卫生指标应符合GB5749的标准,车间清洗用水应符合
“车间用水标准及检验规程”中4.4条的要求。水的余氯要求O.03-0.pm。
2下列人员手表面总数指标应≤10个/cm2
成品挑检人员包装人员。
3下列人员手表面总数应≤100个/cm2
速冻杀青、消毒工序以后的全体人员;杀青段以后的人员及其它相应卫生要求
较为严格的工段操作人员。
4上述除外的凡经过洗手卫生程序进入车间的员工手表面总数应≤200个/
cm2。
5后工序不再杀青消毒的物料直接按触工器具的表面,指标≤10-60个/cm2
6车间库房空气沉降菌指标(“食品生产车间空气含量检验方法”检验)
微生物无菌检验室空气沉降菌应≤100个;各车间内包装物小仓库,速冻产品挑选间等空气应≤400个。
原料前处理间及其他车间内辅料小仓库间应≤800个。
冷库≤2000个;冷库穿堂(走廊通道)≤1000个。
7直接接触食品的塑料包装材料(以末开封的内表面为准)的总数应 ≤10个/cm2。
检验频率:
1人手、工器具、设备表面每个车间每月至少检测1次。
2水的余氯每天检测一次,微生物指标每周检测一次,水质全成份分析每半年
一次。
3车间空气洁净度(以落菌数计)每2.3个月检查一次。
4接触食品的塑料内包装材料每个供应商每月或每批检验一次。
5凡经多次检验卫生良好的,可减少检验频次,卫生要求比较高或多次检验卫
生情况较差的,应增加检验频次。
品管人员根据检查结果对卫生不良的区域通知车间加生清理力度,多次卫生抽检不合格的按有关厂规条例进行处罚。人员检查不合格的应予复查,连续三次不合格的按厂规给予处分直至辞退。
文件控制
为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的所有文件进行控制,公司编制了《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对以下内容作了规定:
a) 将文件进行分类,规定了各类文件的批准人,以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实用性。
b) 对文件的评审、修改方法、审批手续以及文件的更新做出规定。
c) 文件的更改过程予以记录,并采用修订状态标识,以便识别文件的现行状态。
d) 规定文件管理职责,以保证在使用处可得到有效版本的使用文件。
e) 对各部门的文件作统一编码的要求,以保持文件清晰,方便查找,易于使用。
f) 收集适用的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规和其它要求的良好渠道。公司应及时更新有关法规和其它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员工和其它有关相关方
g) 对外来文件进行统一登记,并建立文件清单,保证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h) 规定了作废文件的处理方法,对作为参考而保留的作废文件适当的标识以防止误用。
i) 作为记录的文件,应按4.2.4要求进行控制。
公司文件可为电子版本和纸张形式。电子版本jpg、pdf格式以及纸质文件为受控文件,其余均为非控文件。
1.1生产设备是企业的固定资产中的重要内容,是生产建设的重要物质手段,生产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是企业管理与组织生产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使企业和认真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保障生产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1.2以“预防为主,维修、保养与计划并重”的方针。经常教育职工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合理润滑、精心维护、定期保养和计划检修;
1.3要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保证设备完好率,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4在生产计划部门下,各部门要有专人负责设备管理工作,形成一个完善的设备管理系统。
2组织管理及机构:
2.1设备管理和维修实行统一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主管部门、车间和班组管理体制;
2.2主管部门受生产副经理的委托,对各设备管理机构实施业务;
2.3车间设备管理由车间负责,并配有专职或管理人员和维修工;
2.4班组设备管理由班组长兼任。
3各级职责:
3.1生产部职责:
3.1.1生产部不断贯彻执行总经理有关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指示及各项制度,并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有关规章制度;
3.1.2编制汇总设备购置、维修保养计划以及设备的零配件制造计划,并组织实施。当维修与生产矛盾时,主管部门有权制止使用带病运转设备;
3.1.3负责设备验收、建帐、管理、调拨、安装、封存和报废等事宜;
3.1.4贯彻执行设备“保养”,制订设备使用,维护和润滑规程;
3.1.5做好劳动安全技术工作,分析处理事故和设备动力运行事故;
3.1.6做好各车间业务与技术。
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设备;
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规定加油、换油,使设备得到合理润滑,按规定要求维护好设备;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
发现故障立即停机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应及时汇报车间检修。
维护设备的四项要求:
整齐
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
清洁
设备内外清洁;各滑动面及丝杆、齿轮、齿条等无油污无碰伤;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铁屑、垃圾清扫干净。
润滑
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杯、油毡、油线清洁齐全,油标明亮,油路畅通;
安全
实行定人定机,熟悉设备机构和遵守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精心维护设备,防止事故的发生。
教育和培训
所有员工都必须认识到并执行卫生与清洁手册中所规定的要求以保证在车间操作区工作时不引起食品的污染。
建筑与设施
A.地面
1.加工区是食物产品生产中紧要的地区,必须特别注意把这一地区保持在不会引起食品的污染。
2.车间内及周围可能引起昆虫侵扰的环境应予以制止。
3.只有经批准的灭虫剂和才可以根据需要定期使用,使用时防止原料,包装用品和制成品受到污染,这些药剂储蓄时必须远离食物产品。
1 目的:为使厂区环境卫生符合食品生产的要求。
2 范围:适用于厂区环境卫生的控制。
3 职责:行政部负责厂区环境的卫生管理工作。
4 相关文件无。
5 工作内容
5.1每天指派专人对公司生活区、生产区的公共道路、公厕、公共浴室及其它卫生
设施进行清扫整理。对垃圾存放点进行卫生管理。
5.2按SSOP要求对害和飞虫进行控制。
5.3每季度组织相关部门对生产区、生活区环境卫生季度评比检查。
5.4对未能按卫生规范进行操作并达标的将分别采取给予警告、限期改进、处罚的
处理措施。
6 主要记录表单
环境卫生检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