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a) 冷库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体检,发现有病者应及时调换工作。
b) 库房周围和库内外走廊、月台等地必须经常清扫,保持卫生、整洁。
c) 库内使用的易锈金属工具和运输工具、垫板等,要勤洗、勤擦,定期消毒,防止发霉、生锈。
d) 库内货物出清后,应进行彻底清扫、检查、杜绝害、消灭霉菌。
e) 卫生清理要求:
低温冷库
每天库内应保持整洁,穿堂地面每天应清扫,如有污物要及时清洗干净并用200ppm以上的有效氯溶液消毒。
每周清洁工作:穿堂地面至少清洗(拖洗)一次。
大扫除:当低温库清仓时要进行大扫除,全面清理库内的垃圾、地面、墙壁要进行刷洗并用200ppm以上有效氯消毒液进行消毒,穿堂每个月进行一次大扫除,刷洗地面、软门帘、墙壁等,大扫除后有条件时用臭氧发生器消毒2小时,每个冷库要同时使用2台臭氧发生器。同一低温库内不得存放海产品和蔬菜品,而必须分库存放。当低温库由原来存放会窜味的物料(海产品、肉等)转向存放另一种物料(无论是否会窜味)时都必须进行大扫除。当低温库连续存放物料超过半年时,要安排清库,进行大扫除。
高温保鲜库
库内每天要保持整洁干净,如有污物要及时清洗干净并用200ppm以上的有效氯消毒
每周清洁穿堂地面一次,条件允许时每个库内可用臭氧发生器2台灭菌2小时。
每个月全面大扫除一次地面、软门帘、库门四壁可选用水洗、拖、刷洗,并用200ppm以上有效氯消毒。
冷库月台每2天至少用水冲洗一次,冷库广场,每十天至少清理一次保持库区环境的直接卫生。
清洗剂消毒配制:清洗剂可使用2%纯碱液,较难去除的污垢可再补加1%的磷酸三钠。消毒可用0.1%的漂溶剂静置过夜取上层清液使用。
三级保养制
1.日常维护保养:
班前班后由操作人员认真检查、擦拭设备和注油保养,使设备经常保持润滑、清洁。班中设备发生故障及时排除,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例保时间-------下班前十五分钟;周末下班前2小时为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时间,大型设备可适当延长保养时间。
2.一级保养:
设备运行一个月后,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配合,在规定的保养时间内,对设备进行局部解体和检查,清洗所固定的部位,疏通油路,更换油线油毡,调整各部位配合的间隙,并按机型规定的保养内容及要求进行一次保养,时间为3-4小时。
3.二级保养:
设备运行一年,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对设备进行解体检查修理,更换或修复易损件,局部恢复精度,润滑系统情况,换油,电气系统检查、修理,并按机型规定的保养内容及要求进行一次计划保养,并严格执行验收标准。
设备的“三级保养制”是巩固设备完好状态的主要保证。因此必须实行“强制保养”,做到风雨无阻,坚持不懈。
1总则
公司编制了《管理评审程序》规定管理者应在不超过12个月的时间间隔内评审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评价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形成并保持相关的记录,确保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会议应对以下事项进行评审分析:
a) 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外部审核结果。
b) 内、外部沟通活动,包括顾客反馈信息,以及相关方的意见。
c)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绩效,包括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方针和目标实现情况,产品实现过程和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和结果。
d) 纠正和预防措施状况。
e) 以往管理评审会议的跟踪措施。
f) 可能影响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
g) 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出的改进建议。
h) 外部产品检验,食品安全的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
i) 紧急状况、事故和撤回。
j) 体系更新活动的评审结果。
资料的提交形式应能使管理者将所含信息与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相联系。
3 评审输出
记录管理评审过程并编制《管理评审报告》作为评审输出,其内容应包括:
a)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的修订。
b) 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采取的必要改进措施。
c) 与客户要求有关的产品的必要改进措施。
d) 食品安全的保证。
e) 由于上述改进措施而导致的资源(包括设施)要求的变化。
《管理评审报告》分发各部门实施,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4.7设备的迁移,经有关部门提出设备迁移要求,必须经生产部同意,设备方可进行迁移,不得任意将设备迁移搬运;
4.8设备报废,设备由于陈旧不堪或结构严重损坏,无法改装和修复,由使用部门申请,经生产部同意,报总经理批准,方能办理报废手续。报废设备需要改装利用时,应在报废单注明,但不再做固定资产入帐,由使用部门记数;
4.9设备的使用;使用设备应实行专人负责,定人定机负责制。共用设备要负责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考试(或传、帮、带)合格,才能独立操作;
4.10设备的革新;由生产部门或个人提出的设备革新方案,经生产部、质检部共同研究,认为可行的,由生产部报总经理批准实施,革新项目完工后,应核算项目的经济价值,1000元以上的纳入固定资产;
4.11对设备事故的肇事者,应根据情节、经济损失大小,予以处罚。
车间设备管理职责:
3.2.1贯彻执行有关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的各项规定、制度,把设备管理工作具体列入岗位责任制中,对本部门所辖的设备进行具体管理、维护保养、计划检修、合理使用,保证安全运转;
3.2.2负责教育职工爱护设备,认真执行“三级保养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2.3车间设备应与设备主管部门相应建立设备台帐,及时掌握设备技术状况;
3.2.4执行计划检修制度,做到设备按计划修理,使设备定期保养、检修、合理润滑,保证设备运转正常;
3.2.5对需要检修和保养的设备及时向主管部门申报,切实做好配件的贮备和管理,保证设备及时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a) 负责所有受控文件的发放和管理并各部门进行文件管理;
b) 负责质量记录的归档管理;
c) 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
d) 制定产品检验规程;
e) 负责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的检验
f) 对生产流程各环节(包括:关键控制点)进行有效;
g) 做好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h) 负责对不合格品的检查、验证、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及执行效果的评价。
i) 负责实验室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