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场地岩土层工程性状
4.1 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的江西省某某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综合楼及厂房位于婺源工业园区。拟建场地整平后地形较平坦,地貌单元属微丘地貌。
场地上部为素填土及*四纪残坡积物,下卧基岩为白垩纪砂岩。
4.2 场地岩土层描述
根据钻探揭露,将勘察深度范围内岩土层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层,现自上而下描述如下:
①素填土(Q4ml):大部分布,杂色,松散,稍湿,高压缩性。层**标高99.04~97.40m,层厚6.20~0.40m。主要由强风化砂岩碎石块及少量粘性土回填而成,一般粒径3~10cm,碎石块含量大于50%,土质不均匀。填筑时间4年左右。
性土回填而成,一般粒径3~10cm,碎石块含量大于50%,土质不均匀。填筑时间4年左右。
②粉质黏土(Q4dl+el): 场地部分分布,褐黄色,可塑,稍湿,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主要由粘粒、粉粒组成,局部地段(ZK30孔及周边地段)该层底部含30cm左右薄层全风化砂岩,土质不均匀。层**标高98.83~91.82m,层厚3.50~0.90m。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平均击数为4击。
③强风化砂岩(K2):全场分布,场地下卧基岩。暗红、紫红色,强风化。层**标高99.12~90.59m,揭露厚度10.00~6.10m。节理裂隙发育,保留母岩结构,岩体破碎,岩芯多呈砂土状、2~5cm碎块状,镐可挖掘,干钻困难,遇水浸泡易软化,失水易崩解。该层未揭穿,在勘察深度内未见洞穴、临空面、破碎带及软弱夹层等。按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属于破碎岩V类。原位测试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平均击数23击。
4.3 地基均匀性评价
室内试验工作均由我院土工试验室负责完成,试验方法执行**《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及其他相关操作规程要求。在试验过程中应用了电脑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微机分析整理和打印,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测试成果准确可靠,满足设计要求。
本次测量工作,勘探点的平面位置误差小于±0.25m,高程误差小于±0.05m,满足要求。
3 场地区域地质条件及天气气候条件
3.1场地区域地质条件
本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钱塘台拗,弋阳——玉山台陷。信江凹陷内,萍乡——广丰深大断裂北侧。根据野外区域调查和现场钻探表明,场地及周边未发现有较大规模的断(裂)层(带)存在,构造不发育,主要为少量的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
3.2天气气候条件
婺源县属亚热带,具有东亚季风区的特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霜期较短、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气温为16.8℃,以1998年、2006年17.9℃为高,1965年、1976年、1980年16.3℃为低。热月7月,月平均气温为28.0℃。较端高气温41.0℃,出现在1967年8月28日;较端低气温-11.0℃,出现在1967年1月16日。历年总降水平均1962.3毫米,其中1-6月降水呈递增趋势,7-12月呈递减趋势; 4-6月为明显雨季,称为汛期,平均月降水量在200-300毫米以上。年大降水量3036.8毫米,出现在1998年。月大降水量970.4毫米,出现在1998年7月。雨量分布是四周多,中间少;东北多,西南少。
境内山峦起伏,走向不一,由于云雾、雨日较多,高山挡光,林木蔽荫,使各地日照时数差异较大,西南多于东北,平原低丘多于山区。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历年平均风速1.5米/秒;较端大瞬间风速为40米/秒以上,出现在1965年8月13日和1978年8月19日。
4、场地岩土层工程性状
4.1 场地地形地貌
主营:建筑设计、**设计、公路设计、电力设计、化工设计、石化设计、医设计、消防装修设计、幕墙钢结构设计、照明智能化设计、给排水设计、道路桥梁设计、城镇燃气设计、环境卫生设计、景观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城乡规划编制、工程测量勘察等。 公司在**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城乡规划设计,特别是在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公司坚持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严格技术质量管理;我们富于创造性,充满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依靠活跃的思维、良好训练的员工、智慧的管理和服务,创作出不同内涵却同样精彩的设计作品,连年荣获各类省部级优秀设计奖项。 公司始终贯彻积极进取,奋力开拓为宗旨,提供客户高性价比的创意设计产品。我们信守承诺、遵纪守法、资信优良,以活跃**的设计理念和缜密细致的创作实现每一项设计作品,并达成与业主的良好沟通和精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