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抗震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建筑。什么情况下建筑物应当进行抗震鉴定?下面是带来的关于什么情况下应当进行抗震鉴定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未经抗震设防或抗震加固的;未经正式设计进行改建、大规模装修、安装大型设备的;在使用过程中经过破坏性地震、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承重结构出现局部倒塌、裂缝或抗震能力严重受损的;设防烈度提高两度以上(含两度)地区的重要工程;有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和生命线工程。抗震鉴定采用的设防烈度应按照国家或行业的标准规范及有关规定执行。抗震鉴定工作应当由有相应的设计或工程咨询单位承担。经鉴定应加固的现有工程,应当按照加固技术规程进行加固。抗震加固应与城市改造规划、单位及个人的房屋维修、大修计划及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抗震加固应**重点,确保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能力。抗震加固必须严格按照鉴定、加固设计、审查和加固施工及竣工验收的程序进行。对应当加固的房屋、工程设施和设备均由产权所有者负责进行抗震加固,提出加固计划,并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计划期限完成。老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50年代建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当时经济条件和建筑技术水平的制约,存在着不少缺点,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材料强度低限于当时的水平,工程中采用的混凝土标号一般为110号或140号,**井百货大楼1层营业大厅的几根圆柱,因需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当时采用的也仅是190号的混凝土;钢筋等级相当于现在的Ⅰ级钢筋,屈服强度为250MPa,且钢筋为光圆或方钢。2.配筋构造不合理体现在梁柱配筋率偏低,框架梁端底部配筋不足或锚固长度不够,地震作用下梁端易开裂或使梁延性不足;梁柱加密区段配筋稀疏,箍筋直径一般为6或8,间距250mm或300mm,在梁柱节点核芯区甚至无箍筋。3.抗震缝宽度不够一些大型公共建筑由几个建筑分区组成,分区间一般设变形缝,但缝宽小于抗震缝宽度要求,地震作用下易发生相互碰撞。如全国政协礼堂各分区缝宽为75px,火车站分区间缝宽为175px。新标准对抗震缝宽度并未明确提出要求,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相应要求,并且经计算分区间的相对侧向变形也远大于现有缝宽。4.构件承载力低限于当时的经济水平,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遵循经济、安全的原则,更多的是考虑经济方面的因素,相应的构件截面偏小、轴压比高,构件承载力的安全余量不大,如考虑地震作用构件承载力甚至不足。5.非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弱如女儿墙**高且无可靠拉接措施,围护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薄弱,地震时易开裂。综合以上几方面的原因,这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综合抗震能力是较低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倒塌。哪些房屋需要进屋质量鉴定或房屋安全检测:学校、影剧院、场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和大型商场、饭店等公共服务场所**过设计使用年限一半的房屋。公共建筑的使用程度非常高,所以损坏程度也比普通住宅要大,所以在**过设计使用年限一半的时候就要进屋质量鉴定与安全检测了。出现危及使用安全迹象的房屋。如果房屋出现裂缝、渗水、漏水、倾斜等危及使用安全的现象,那是必须要进屋质量鉴定与安全检测了。拆改建筑主体结构,明显加大荷载的房屋。有很多老房子在造的时候只是低层建筑,使用了几十年以后,要在原有建筑上再多盖几层,那么原来的房屋势必会加大荷载。但是这荷载是否在承受范围内,就需要的房屋检测机构进屋质量鉴定与安全检测了。改变使用性质、危及使用安全的房屋。原有房屋的属性是居民楼,现在开发商要把这幢楼改为商场,建筑物承受的荷载和结构的性能势必会发生变化,就需要的房屋检测机构进屋质量鉴定与安全检测了。XXX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XXX路,原为一栋2层砖混结构房屋,建造于1997年,后于2006年进行了局部结构改造及局部加层。为了解现状房屋抗震性能,特委托对该房屋进行抗震鉴定,为房屋的后续使用提供技术依据。本次抗震鉴定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1)房屋建筑、改扩建和使用情况等历史资料调查;(2)房屋建筑、结构布置情况调查;(3)房屋完损状况检测;(4)房屋主体结构材料强度检测;(5)房屋变形检测;(6)房屋主体结构承载力验算;(7)检测评定结论及处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