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的实施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每次培训都应有明确的培训大纲和教材(外购或自编)。授课教师(包括外聘教师)的应经认可。受培训人员应认真听讲、做笔记,不得迟到、早退或缺席。
对新公司人员或调整工作岗位的人员培训,由总务部统筹安排。
各类培训均应按培训计划所要求的进度进行。若因故需对培训计划进行调整时,事先应征得总务部的认可。每次培训的情况填写于《培训签到及效果评价》。
培训正式结束前,总务部部应采取考试和(或)实际操作考核的方式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短期评价)。考试或考核不合格人员应重新接受培训或调换其工作岗位。
总务部还应采取诸如培训后的测试对比、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业绩考核、评定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
a)培训针对性;
b)培训内容;
c)培训方式;
d)受训人员效果。
以专题会议的形式进行,由业务部牵头,总经理主持,技术、质量、生产、采购、财务等方面的人员参加。
(1)评审前,由业务部填写《合同评审表》,并通知各有关部门。
(2)评审的内容:
①组织制造可行性论证
与顾客签订某种合同之前,生产部应组织多方论证小组进行制造可行性研究和确认,即在所需的统计过程能力和规定的产量下,对该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材料或加工是否符合所有工程要求的适用性评审。它涉及到进度安排、资源、开发成本、技术和投资风险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评价,技术方面要识别新的技术要求,公司能否设计和开发,满足产品的结构/性能要求,包括评审新产品/工艺设计和工装准备的前置周期。确认制造该产品的可行性。顾客的自行设计不排除公司评定该设计制造可行性的责任。.
②采购方面要分析能否采购到新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外协加工,并评审采购前置时间。
③检验方面要评审公司目前是否具有新产品所需的检测能力。
④生产方面评审生产周期能否确保满付日期的要求。
⑤财务方面对成本和利润进行核算。
⑥销售方面应对合同条款的适用性、完整性、明确性等进行评审
(4)在合同评审表中确认并签名。
(5)总经理成立APQP小组,开展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按《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管理。
(6)在合同/订单评审过程中,评审人员对产品要求中有关内容提出问题或修改建议时,业务部负责与顾客联系,征求其书面意见。必要时,与顾客沟通可填写相关事宜联系记录。
产品要求的落实
技术/质量协议、产品标准、服务承诺文件经批准后即生效。
合同/订单的执行
合同评审后,由业务部销售人员根据合同草案与批准的评审结果,代表公司与顾客签订正式合同。业务部应建立订单汇总表,作为合同/订单的台帐。
业务部应确保按合同要求100%准时交付。合同签订后,根据需要负责将相关的文件发到有关部门作为开发、生产、采购、检验和出货等的依据。
对于无的常规合同/订单,业务部负责填写生产计划、采购计划传递给生计科和采购人员,作为进行生产和采购的依据。
业务部发货人员应主动掌握合同/订单的执行情况,及时向顾客交付合格的产品,若发生实际与合同不一致应及时与顾客沟通解决。
1目的
明确顾客对产品的要求,并通过评审满足这些要求,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
2范围
适用于对顾客采购我公司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评审及与顾客的沟通。
3职责
3.1业务部负责对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进行归口管理,确定顾客的产品要求与期望,组织对合同/订单及满足合同/订单要求的物资采购的能力进行评审。对合同/订单的规范、准确性负责,并负责与顾客沟通。
3.2生产部负责组织生产单位评审制造可行性及公司满足合同/订单要求的生产能力。
3.3生产部负责组织评审满足合同/订单要求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工艺加工能力。
3.4财务部负责评审价格的合理性。
3.5总经理负责批准长期供货协议及合同。
4工作程序
4.1长期供货协议
4.1.1长期供货协议:公司与顾客签订的一段时间内的供货合同(一般为一年)。
4.1.2与公司有长期供货协议的顾客,每次订货时只需向公司发出订单。
4.1.3与公司无长期供货协议的顾客,每次订货时,应与公司签订订货合同。
4.1.4长期供货协议评审后经总经理批准,加盖合同章后生效。
4.2合同/订单的分类
a) 常规合同/订单:针对公司已有产品(老产品)所订的合同/订单;
b) 合同/订单:常规合同/订单以外的合同/订单。包括二种:
(1)针对开发新产品或有附加技术要求的老产品所签订的合同/订单;
(2)产品交付期要求特急的合同/订单。
4.3顾客产品要求的确定
4.3.1业务部负责对顾客产品要求的确定,产品要求包括:
a) 顾客明确规定的要求,既有产品本身的质量、安全、特性要求,也包括价格、交付和交付后活动、再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的要求,如交货期、包装、运输、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要求。
b) 顾客没有明确规定,但规定或预期的用途所必要的产品要求。这是一类习惯上隐含的潜在要求(如对产品安全性的要求等),公司为满足顾客要求应做出承诺。
c) 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包括适用于材料的获取、贮存、搬运、再利用、销毁或废弃全过程所有适用的、安全与环境法规的要求等)。
d) 公司附加的对顾客的责任。这是公司自己主动承诺实现的要求(如为超越顾客的期望所附加的要求等)。
4.3.2产品要求应形成文件,如合同草案、技术/质量协议、产品标准、服务承诺等。
4.3.3对于顾客的口头订单,如仅是通过电话、面谈等口头方式提出要求的情况,业务部在接受顾客的要求之前,应将相关内容进行登记,业务部主管人员评审确认,并应负责将其传真给顾客,由顾客确认无误后再传真过来;或从电话上复读给顾客,征得到其肯定认可,记录确认人的姓名。
4.3.4对顾客的特性,生产部在过程设计和过程控制的文件上(如FMEA、控制计划、作业书等),应使用顾客规定的符号(或公司自定的等效符号)来标识顾客的或公司自定的特性,具体执行《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
4.4产品要求的评审
4.4.1产品要求的评审应在合同/订单签订之前进行,由业务部牵头,组织技术、质量、生产、等部门人员对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评审。
4.4.2 产品要求评审的内容
4.4.2.1产品的各项要求是否合理、明确并形成文件;
4.4.2.2顾客各项要求是否有含糊不清,或有与以前投标、询价等表述不一致之处;有关的内容是否得到了说明。
4.4.2.3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4.4.2.4顾客的潜在要求是否得到识别,这些要求是预期或规定用途所必要的。
4.4.2.5公司的附加要求能否兑现。
4.4.2.6公司是否有履行产品、合同/订单要求以及服务承诺的能力。
4.4.2.7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订单要求已予以解决。
4.4.3产品要求评审的方式
4.4.3.1产品标准的评审,采用生计科负责人签字批准的方式。
4.4.3.2技术/质量协议、服务承诺文件的评审,采用总经理签字批准的方式进行。
4.4.3.3对于常规合同/订单的评审:
a) 对公司有的合同/订单的评审
业务部授权的销售人员从成品台账中查到有时,则到仓库进行核查,确认公司有能及时交货后,可直接在合同/订单草案上进行标识,并签上授权评审者的姓名、日期,即完成合同评审,不必填写《合同评审表》。
b) 对公司无的常规合同/订单的评审
由业务部主管销售人员,直接持合同/订单分别与供应和生产主管人员进行沟通,确认能按正常计划采购原材料和组织生产,确保按时交付后,则在合同/订单上加以标识,并签上业务部授权评审者姓名、日期,完成评审,也不必填写《合同评审表》。
4.4.3.4对交货期要求特急合同/订单的评审:
对于交货期要求特急的合同/订单,业务部应负责填写《合同评审表》,组织采购人员评审物料采购能力,生计科评审生产和准时交货能力,应分别在《合同评审表》签名确认,即完成评审。
1、生产控制程序
2、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3、应急计划控制程序
4、6S活动要求
5、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6、作业书
"M&M Equipment监视和测量装置"
1、测量设备故障,导致不能及时发现不良品。
2、检测数据受人机料环法影响较大。
3、检测设备故障时,损坏的部件没有库存,采购周期比较长。导致生产延误。
4、监视和测量装置未定期进行检定,导致检测结果不受控。
5、检测设备失准,导致测量失控,失控产品流出。
"6、监视和测量装置未做检定标识,导致误用失效的量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