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代表(企业分管质量工作的上层)。 10 企业是否设立了管理者代表。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管理者代表是否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限,是否有足够的权力从事质量管理。
管理者代表是否定期向企业负责人报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
企业应提供委任管理者代表的书面。
质量手册中应列明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权限使其保证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确保企业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质量手册中应给予管理者代表足够的权力,使其在质量管理工作中不受其它人员的干预。
管理者代表应定期向企业负责人报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应有见证材料。
1. 目的
1.1 通过对在产生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应以适当方式标识产品,以防止误用和混用,并通过性标识及其记录系统实现可追溯要求。确保产品从进料开始到出货给客户的过程中,在任何点的生产、储存、品质状况均能获得鉴别。
1.2确为已进入消费市场的产品发生召回要求时,确保有本企业标志的产品在任何时候从市场召回
时都可能有效、快速和完全进入调查程序,并实施召回。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标识进行有效
控制,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更有效的进行质量追踪。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生产物料、半成品、成品以及用户退回的产品。
3. 权责
3.1 仓储部:
对入库及出库的成品、原物料的数量、规格作明确标示;并详细记录成品、原物料收发的过程、批次,以利追溯。
3.2 生产部:
负责车间进行食品安全生产和过程控制。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原物料、半成品、成品的标识、分区摆放和维护,对供给的原料按标准作业流程作业,做相关生产记录。
3.3 品管部:
对原物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检测记录的完整性、标示的正确性作查核,以保证出厂成品的可追溯性,对半成品及成品的实时,根据测试,确定产品是否存在安全危害或潜在的危害,明确产品的合格与否。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追溯。产品出厂后发生异常,主导产品的召回。
3.4 营销部:
负责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并及时反馈品管部。
标识管理
1.1原材料标识:
1.1.1所有材料入库前,原材料仓管员负责将其放置待验区,经品控员检验合格后,原材料仓管员方可放入合格区且进行明确标识,并登记入库。
1.1.2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保持原有标识。并贴上不合格标识,经品控部主管核准后,放置不合格品区,由品控员记录在《原材料检验报告》上,原材料仓管员通知采购部退货。
1.1.3进货物质的产品标识应能体现出名称、供方、类型(型号)、规格等级、数量、批次、产地、检验结果等,并建立对应台帐,做到帐、物一致。
1.2生产过程中的标识:
1.2.1在产品实现全过程中针对监测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检验状态:待检、合格、不合格、待判定)。
1.2.2状态标识的形成可用、标签、颜色、标牌、区域、文字或其他方法。
1.2.3所有产品未经检验需暂时存放时,可在存放区内标识“待检区”,品控员检验合格则放置合格品区;不合格放在不合格区,待处理,并记录,便于追溯。
1.2.4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为区分产品所处状态可用相应的区域标牌标识所属产品,如XX暂放区、包装区等。
1.2.5品控员按照要求进行检验,并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分开放置,不合格品放置于不合格区。
1.2.6对于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则应在包装标签上标识其品名。
1.2.7过程产品经检验后由检验员或生产班组长/主管在各过程控制记录单上做好审核,该记录由生产现场人员实时记录。经检验合格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1.2.8生产过程中和生产完毕后,操作人员将不同品种、规格及产品状态加以正确标识,生产现场不得出现标示不明确的产品。
(1) 本公司按照GB/T 19001-2016—IS0 9001:20015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根据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1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的要求制定方针,建立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2) 为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本公司应: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本公司的应用,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重点是确定产品的实现过程、过程、关键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作和得到控制所需要的准则和方法;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监视、测量这些过程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并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所策划的结果和持续改进;当本公司有外包项目(或过程)时,本公司将从供方的资源产品的质量标准、验收标准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对其实施监视和控制,确保外包(外协)产品(服务)的符合性。外程的控制将在7.4中予以规定。
a)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和满足;
b)主持制定公司质量目标及公司总体目标;
C)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
d)按计划的时间间隔主持管理评审;
e) 规定组织内的职责、权限;确保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方式;
f) 配备和控制必要的资源(人力、原物料、管理)以确保管理体系的运行,对公司品 质工作负全责;
g) 协调好部门之间的沟通。
a) 负责行政、人力资源、培训、宣传教育等管理工作;
b) 负责做好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资料的编写、登记和发放、保管工作;
c) 负责财务成本、费用的统计、分析和管制及其它财务管理事宜;
合同评审的管理应有书面的程序。程序应包括合同变更后的控制。合同评审要有记录。
合同评审程序中应明确规定各环节负责的部门或人员。
每个接受的合同,都要将相关的要求(用户要求、技术规范、法律、法规)转化成便于掌握的生产任务通知单或其它实施性文件,随机抽查3—5份这类实施性文件,检查工序工人是否能正确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