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相城高新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聚集,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区战略,紧扣“12345”战略目标,围绕“一区十业百园千企”、“2+3产业”布局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细则由江苏省相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会(以下简称“相城高新区管委会”)及江苏省相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人才局(以下简称“相城高新区科技人才局”)负责实施。
第六条 重点双创团队基本要求
1、团队结构:团队须由1名人才、2名以上核心成员组成,可稳定合作3年以上,团队人才一般应为地市级及以上人才,团队成员一般应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2、项目要求:团队实施的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3年内总投资不低于3000万元,产业化前景良好,能够在未来5年内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创业类要求:团队应于近年到相城区创业;人才为创办企业的主要股东,现金出资不少于100万元,同时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持股比例不低于30%;(2)为自然人大股东且持股比例不低于20%。
创新类要求:团队应于近年全职到相城区的企业中领衔创新,引才单位给付团队成员的税前年薪不低于上年度苏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倍。
第七条 创业人才基本要求
1、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
2、具有丰富的研发、管理工作经历或自主创业经历;
3、创业项目拥有核心技术和相关自主知识产权;
4、于近年到相城区创业,为创办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主要股东,主要精力在相城区;
5、创办的企业核心团队结构完整,综合实力较强,经营模式科学合理,发展目标清晰;
6、人才在所创办企业的实收资本中,现金出资不少于100万元。同时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持股比例不低于30%;(2)为自然人大股东且持股比例不低于20%
第二十二条 项目资助、滚动支持奖励、引才奖励和安家补贴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分级承担。
第二十三条 项目资助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分年度。同时获评姑苏创新创业人才计划的,叠加享受项目经费区财政分级承担部分。相城区人才计划各类别人才政策出现交叉重合的,按就高不重复原则资助。滚动支持奖励一次性。
第二十四条 相城区科技人才在相城区购买自住用房,可于立项后的下一年度起申请安家补贴,申请后且通过中期检查先给予50%,房屋交付并拿到不动产权证书后且通过项目验收再给予50%,补贴金额不超过实际购房金额。同时获评姑苏创新创业人才计划的,安家补贴区财政分级承担部分与区级安家补贴按就高不重复原则享受。
第二十五条 引才奖励在项目中期检查通过后给予50%,项目验收通过后再给予50%。
第十条 重大双创团队结合评审意见采取“一事一议”制;重点双创团队、创业人才、创新人才和青年人才采取“评审制”方式进行认定。
第十一条 相城区科技人才计划常年接受申报咨询,每年上半年、下半年分两批组织集中申报、评审,择优立项扶持,区科技局每年制定申报评审资助方案,经区人才办会议通过后组织实施当年度人才计划申报工作,具体时间和要求以当年度申报通知为准。
第十二条 相城区科技人才计划项目申报推荐工作由申报人所在单位注册地的人才办、门负责。申报人及单位进行网上申报,经所在地人才办、门初审同意后报送至区科技局。
第十三条 区科技局组织对受理的项目申请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情况,择优遴选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第十四条 区科技局根据实地考察情况,同时征求、工信、市监、税务及等部门意见,提出拟立项建议人选。建议人选经区人才办会议审议后,向社会公示7天,无异议的提请区会议审定,并由区发文公布。
第十五条 对特别的申报人(团队),可在学历、工作经历等方面适当放宽条件。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引进的人才创业项目、社会资本引进的人才创业项目、国内外创业大赛的获奖项目,经评估符合相关条件的,可直接立项或简化评审程序。
第十六条 聚焦全区产业发展重点,设立重点产业人才专项,加大重点产业领域人才的引进力度,具体专项要求以当年度申报通知为准。
条 相城区科技人才计划紧紧围绕打造“一区十业百园”的发展图景,加快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聚力创新、聚焦创业,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引进、扶持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来相创新创业的科技人才,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为相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第二条 相城区科技人才主要围绕数字金融、智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材料、区块链、生物、航空航天、能源互联网、数字文化创意、现代商贸服务等新经济产业领域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第三条 相城区科技人才计划由区人才办会同区科技 局以区和镇(街道、区)联动,属地化管理的方式组织实施。区科技局牵头负责相城区科技人才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评审、立项、综合管理和业务,镇(街道、区)人才办、门负责对辖区内人才及企业进行审核推荐、日常服务和管理。
人才补贴政策多多,欢迎前来咨询我们哦
苏州思睿晶华是一家集项目申报、成果转化、建设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供应商,由于我司有经验丰富、表现出色、的团队,目前公司规模也日益扩大,由初十人扩大到现在四五十人的申报队伍。公司设为高企事业部、础设施事业部、人才项目事业部、创新项目暨金融类项目事业部,遍及长三角,特别是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