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是指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 稳定**5℃时灌浆料、钢筋灌浆料、预应力灌浆料及砌体工程的施工。
冬季施工前的准备
1)首先做好冬季施工组织计划及准备工作,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冬季施工技术规范,配备足够的防寒保暖材料,无收缩细石混凝土厂家直售,对各项设施和材料提前采取防雪、防冻等措施,对所**械设备做好的维修和保养,以保证冬季施工期间的正常使用。
2)调整预应力灌浆料配合比。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是提高预应力灌浆料抗冻的重要手段。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较低的坍落度稍增加水泥用量从而增加水化热量缩短灌浆料达到龄期强度的时间;在灌浆料中掺入早强外加剂,缩短凝结时间,提高早期强度,应用较普遍的有硫酸钠和MS-F复合早强减水剂;选择颗粒硬度高和缝隙少的集料,使其热膨胀系数和周围砂浆膨胀系数相近。
3)安装锅炉和供汽管道,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对锅炉进行试火试压,并通过有关安全部门的检验。
4)搭设施工所需的暖棚。
钢筋及钢绞线的加工制作
1)钢筋焊接尽量在室内进行,为此需加工专门的焊工棚,保证焊接作业都在棚内操作,通用型细石混凝土厂家直售,棚内用灯管或电热器保温,保证温度不**5℃。当必须在室外进行时,低温度不宜**-20℃,并应根据实际情况用彩条布搭设临时棚等措施来防雪挡风,加固细石混凝土厂家直售,减小焊件温差。
2)刚焊接好的部位应保证冷却到作业棚气温后,再置于外界气温中,避免刚焊接的部位立刻接触冰雪或较低的气温环境。
3)避免在0℃以下用水冲洗钢筋,以免钢筋上附着水结冰。
4)对于后张法施工的箱梁,采用蒸汽养护时不能先将钢绞线穿入梁体中,避免钢绞线生锈。为防止波纹管漏浆堵塞造成穿钢绞线困难,可预先在波纹管内穿入比波纹管直径稍小的塑料管,在灌浆料浇筑完成后及时拔出,待张拉前再穿入钢绞线。
![]()
灌浆料施工技术
1、提前准备搅拌器具、灌浆机器设备、模板及养护物件,清除灌浆室内空间并提早将混泥土外表湿润。
2、架体模板并且用混凝土(砂)浆、塑胶胶布堵漏模板相接处以保证不渗水、跑浆。
3、按灌浆料净重的12-15%加水流量放水拌和(机械搅拌2-3分钟,人力拌和五分钟之上)
4、将搅拌均匀的灌浆料从一个方位灌进灌浆部位。必需时可利用竹片或钎子引流,可适度振捣力度或缓缓的敲击模板。
5、工程施工结束后应先遮盖薄膜并盖上毛毡或被子潮湿养护3-7天。
6、应用温度为-10℃至40℃。禁止在灌浆料中掺杂一切减水剂或外掺料。取对策,避免灌浆部位遭受太阳照射或其它辐射热。
7、采用适度减温对策,与环氧胶泥灌浆原材料触碰混泥土基本和机器设备底盘的温度不得**过35℃。3.料浆入模温度不可**过30℃。
8、灌浆后应立即采用保湿补水养护对策。
冬季养护
1.冬季工程施工,工程项目对抗压强度增加无特别要求时,灌浆结束后外露部份应立即遮盖薄膜并盖上保温隔热材料。起止养护温度不可小于5℃。在负温标准养护时不能浇灌。
2.拆板后环氧胶泥灌浆原材料表层温度与自然环境温度之差**过20℃,房山区细石混凝土厂家直售,应选用保温隔热材料遮盖维护。
3.如自然环境温度小于环氧胶泥灌浆原材料标准的少工程施工温度或须要加速抗压强度增加时,可运用人力加温养护方法;养护对策应符合执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的相关要求。
灌浆料有非常多的型号,在实际使用中了解灌浆材料的型号,选择正确的灌浆材料型号,才能确保施工的大质量,下面就谈谈灌浆料通常的型号分类。
1、普通型号灌浆料:适用于灌浆厚度在30mmlt;δlt;200mm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同时适用于地脚螺栓锚固、栽埋钢筋等基础加固施工。
2、加固型灌浆料:灌浆厚度≥150mm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大型建筑物的梁、柱等加固施工场合,性能比普通灌浆料强度较高,承载能力较大。
3、流动性灌浆料:灌浆厚度10mmlt;δlt;150mm设备灌浆,主要用于混凝土建筑裂缝的修复。
4、**早强灌浆料:主要适用于抢救性施工,工程时间要求比较苛刻的条件下施工。通常使用完成2个小时以后,就可以正常使用,对于水下作业,道路修复使用非常广泛。
5、**高强灌浆料:适用于承载能力非常大,并具有震动的场合施工,主要适用于桥梁,隧道建筑等。
6、耐低温灌浆料:主要适用于在室外温度零下的低温环境下施工。
7、耐高温灌浆料:主要适用于建筑材料承受500摄氏度以上高温的环境下使用。
![]()
施诺迪了解更多-房山区细石混凝土厂家直售由施诺迪涿鹿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施诺迪了解更多-房山区细石混凝土厂家直售是施诺迪涿鹿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今年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杨女士。
施诺迪涿鹿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坐落在文化古都河北?涿鹿。创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是一家从事特种建筑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型企业。公司一直执著于砼的加固、修复、防腐、防水倾力技术研发,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深化改革,凭借多综合优势和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为制造品质产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司愿与社会各界广泛交流,真诚合作,携手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