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睿兴解析高企申报:税务审查要点:企业其他申报材料
成立时间,审计、鉴定材料的中介结构是否符合要求。)
众所周知高企认定是有一定的评分标准的,创新能力评分要达到71分以上(满分100分),其中知识产权占30分,科技成果转化占30分,企业组织管理水平占20分,企业成长性指标占20分。
而专利的类型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两项评分中至关重要!!!
在高企认定中,被承认并能计算得分的知识产权包括:
I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集成电路布图,
II类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析各个专利和高企认定的关系:
一:知识产权方面
企业如果有6个II类知识产权或1个I类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部分就属于满足条件,评分的时候还会参考技术程度,对主要高新技术产品(服务)在技术领域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以及自主研发获得的知识产权等各方面都很好就会获得较高的得分。这是高企认定条件中对专利个数要求比较明显的地方。
而且I类知识产权在高企认定中可重复使用,II类知识产权只能使用授权期3年以内的而且只能使用一次。
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
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科技成果转化,要求企业近三年每年不低于5项,一般撰写材料时会每年写5项以上科技成果转化。三年总数值要达到15~20项科技成果。目前的科技成果的方式在高企认定中只认可对应专利证书。
由此可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知识产权既是考核的一个标准,同时也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能否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硬标准,包括发明、实用新型、以及非简单改变产品图案和形状的外观设计、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
企业该如何规划与管理自主知识产权呢?
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重要指标,也是是高新企业申报创新能力评价重要指标,占30分权重。其中,技术程度(8分)、核心支撑作用(8分)、数量(8分)、获得方式(6分)。而且,知识产权的数量、技术水平、对产品支撑作用还涉及高新企业申报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模块。也就是说,企业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是高新企业申报评价分权重的核心。
知识产权类型及数量(8分):发明专利称为1类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称为2类知识产权。 1项及以上1类知识产权得分7-8分,5项及以上2类知识产权得分为5-6分,3-4项2类知识产权得分3-4分,1-2项2类知识产权得分1-2分,0项知识产权得0分。由此可见,无论多少实用新型,在这方面都无法得到满分。
技术程度(8分):度高7-8分 较高5-6分,一般3-4分,较低1-2分,无性0分。在此项标准中,发明专利占有明显优势。但却是存在一些技术性比较高的专利,因为其本身的技术特性只能申请实用新型。所以不可以性认为发明专利一定更。相反,在实用新型专利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出现程度高的专利的概率更大。
关联性(8分):即知识产权在产品上发挥的作用。关联性强7-8分,较强5-6分,一般3-4分,较弱1-2分,无关联性0分。在此处,发明专利并不占有优势。相反,实用新型专利数量越多,其跟主营产品的关联性会越大。
知识产权获得方式(6分):自主研发:3-6分,受让受赠或并购:1-3分。这里跟知识产权的种类和数量无关。
所以,如果从知识产权得分的细则深入研究会发现,专利的数量越多,得分高的可能性越大。并一定要一味追求发明专利。特别是对于配方类的发明专利其技术含量未必比实用新型高,只是因为配方和方式方法只能申请发明专利罢了。
不同类型知识产权可用于申报次数不同、分值不同。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农作物品种、新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属Ⅰ类知识产权;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软件著作权等(不含商标)属Ⅱ类知识产权。Ⅰ类知识产权可以重复多次用于高新企业申报,Ⅱ类知识产权只能用于申报一次。
企业知识产权规划的核心工作是从研发项目的创新成果中提炼出具有专利申请和保护价值的技术创新点和方案。企要是通过解决日常生产技术问题、完成的研发项目成果中挖掘申报,日常要注意跟踪和评估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谋划好知识产权的整合、、交叉许可。
评审的主观量化考核指标中
除知识产权部分,科技成果转化的30分,要求平均年成果转化5项及以上得分为 25-30分,那进3年需要15个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作为成果转化得分。
因此建议企业,有发明的申请发明,授权慢的保证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三年内达到15个以上,才是申报高企的稳妥的做法。
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性
依据《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企业的产品(服务)范围应属于以下类: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2、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间性
发明专利从申请到取得证书至少需要2-3年,企业在申报发明专利时要提前做好规划。对于时间有限的企业,可以考虑采用受让的方式取得发明专利,转让手续办理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实用新型一般申报时间需要12个月的时间,一般当年申报即可取得专利证书,申请软件著作权的期限为2个月左右可以授权,一般软件开发类企业适用较多,其他企业可以酌情申请,但要确保与主业的相关性。
3、 保护技术秘密和申报专利的权衡
核心性是“核心自主知识产权”重要的特征,对于拟申报的企业来说,其所运用的技术内容本身即是企业开展业务的根本,高新认定是对这种技术内容进行认可、鉴定和的过程,应当注意在该过程中对企业技术内容的保护。
在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下,知识产权与技术秘密的关系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规则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按照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思路,一项能够被认定为知识产权的技术内容,当事人可以选择知识产权申请的公开化保护和技术秘密的秘密性保护两种方式。
模具行业比较常见的的业态,因其数量多,涉及面广,已是目前申报的主业。但即使如此,模具行业在申报时,仍有很多注意事项。本文先阐述模具行业中的加工、铸造两个细分领域申报时的注意事项。
一:模具行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知识产权的要求
总的来说,对知识产权的要求为:企业应有不低于15个知识产权,其中已授权的一类知识产权不低于1个或已授权的二类知识产权不低于6个。(相关数据总结自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知识产权部分和科技成果转化部分的评分标准,详情请垂询:思睿晶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知识产权应以吻合企业实际经营生产情况为。不可强行申报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知识产权。
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知识产权的分类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将知识产权分为两类:一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集成电路布图、植物新品种等;二类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
发明专利:事物整体的发明创造 或 加工工艺、配方、方法、算法等。(从无到有的整体创造或者抽象的技术)
实用新型专利:有形可见空间物体的结构性改造。(对实际物体的局部结构的改进)
外观设计专利:外在空间形象。(六面图)
集成电路布图:集成电路的设计图(整体图及各层设计图)
软件著作权:计算机程序(可包含电脑、手机、PLC等运行程序)
三:各知识产权在高企申报中的适用性
实用新型专利:为模具行业申报高企时常见的知识产权。因其技术特征与行业特征为吻合。是模具行业申报高企的选。
发明专利:模具行业多为按照客户图纸进行加工,即使自行设计某一模具,也很少能够达到发明专利的要求。因此,不建议申报此类知识产权。如若申请,应在高企申报材料中重点突出该知识产权的技术性及对主营产品的技术支撑作用。机构推荐企业做发明专利,只是因为发明专利费用比较高。
外观设计专利:高企认定以技术为导向,外观专利并不占优势。但不少模具本身的技术特征就体现在外部结构。因此高企申报中如果使用了外观设计专利,一定要重点突出其技术性。
集成电路布图:模具企业原则上不涉及集成电路布图。集成电路的设计是非常的。一般的模具企业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自行设计集成电路。不良机构推荐企业做集成电路布图,因为其费用高,出证速度快,但有很严重的后遗症。
软件著作权:软件著作权在高企申报中占有费用低、速度快的优势,可以配合专利形成软硬件结合的综合型的优势。但事实上,机械行业做软件著作权已经列入了国家重点复查的行列。因为一般的模具企业或生产型企业不可能自行编写程序来使用。甚至,连一个程序员也没有。此类企业申报软著,无异于掩耳盗铃。
总结有两种声音:
一种:1个发明专利或5个实用新型;
二种:15-18个专利。
认为只需要1个发明或5个实用新型即可申报高企的机构:让客户一下子申报十多个专利,就是在坑钱。
认为需要15-18个专利的机构:只拥有1个发明或5个实用新型就去申报,是对政策条件的肤浅认识,是在让客户冒险,看似给客户省钱,实际得不偿失。
而的这两种说法的依据分别是什么?谁对谁错呢?接下来和大家一起来分析讲解。
一种:申报只要1个发明专利或5个实用新型。
这个说法是有明确的依据的。即评审标准中,主观量化考核指标中相关规定。即我们常说的打分系统中,总分100分,其中知识产权部分为30分。
而知识产权部分的评分由知识产权类型、数量、性、与主营产品关联性、获取方式等几个方面组成。其中知识产权数量里的量化标准为1个发明专利或5个实用新型专利可以获得知识产权数量方面的满分(8分)。
这里是高企审核制度中对知识产权数量明确的量化要求。以此为评判标准,可以得出,高企申报只要1个发明专利或5个实用新型。
二种:申报需要15-18个专利。
这种说法不完整。完整的说法应该是以企业成立年限计算,成立3年以上的企业需要拥有15-18个专利,而成立3年以内的企业拥有的专利数应该是企业成立的自然年的年度数*5。
也就是说若企业成立2年就申报,企业需要拥有不低于10个专利,若企业成立1个年度,则需要不低于5个专利。
这种说法来自于哪里呢?
这种说法其实来自于对高企申报政策文件的深入解读和权衡。
评审的主观量化考核指标中,总分100分,知识产权部分占30分,科技成果转化占30分,研发组织管理水平占20分,成长性指标占20分。
除知识产权部分,科技成果转化占比也是30分,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成果转化的细化得分标准如下:
平均年成果转化5项及以上得分为 25-30分,
平均年成果转化4项及以上得分为 19-24分,
平均年成果转化3项及以上得分为 13-18分,
平均年成果转化2项及以上得分为 7-12分,
平均年成果转化1项及以上得分为1-6分,
平均年成果转化0项及以上得分为 0分。
由此可以看出,平均年转化不低于5个科技成果,则能得到zuigao档分。
那科技成果转化是什么呢?
其实,这是一个流程,可以用下面的分段进程来表示:
企业开展科研立项---科研立项得到科研结果---科研结果用于产品的生产---新产品品质提高带动了销售的增加。
上面的流程,其实是高企审核的核心,不仅仅关系到了量化打分。更关乎到了研发费的审计和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审计,这一点后面再说。
先说其中跟专利有隐含关系的一点,那就是科研成果。
所谓科研成果,其方式有两种:
1、一句话概括科研工作结束后得到的技术点也就是所谓的技术诀窍;
2、知识产权(专利、软著,申请知识产权自然就包含了技术点)。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专利证书是科研成果在技术指标和认可度上的zuijia,根正苗红。而技术诀窍,虽然包含了技术点,但隐含了意思就很简单,这虽然是一个技术点,但是还没达到申请专利的级别。
在目前国内相对宽松的专利审核制度下,如果连实用新型专利都无法申请的技术点,其技术含量和被认可的程度可想而知。评审自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在没有专利下的科技成果更容易被否。
为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被认可度,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部分:科技成果的材料用专利证书而不是所谓的技术诀窍,显得更为有利。而高企一般情况下审核的是企业前三年的材料。
由此计算:每年不低于5个科技成果转化,即15-18个专利,相对是保险的。所以,如果从知识产权得分的细则深入研究会发现,专利的数量越多,得分高的可能性越大。
根据企业所属领域并不一定都要一味追求发明专利,特别是对于配方类的发明专利其技术含量未必比实用新型高,只是因为配方和方式方法只能申请发明专利罢了。
(中睿兴解析高企申报:科技成果转化及企业组织管理水平方面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管理水平考核严格,每年都要有科技成果转化并提供相应的材料)
苏州思睿晶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公司拥有批、敬业、、经验丰富的项目申报技术团队,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向超过1000家企业提供过项目咨询服务,深受客户的信任和喜爱,在业内也拥有很高的声誉和评价。 营业范围:知识产权代理,版权注册,商标申请,专项资金,,高新技术产品,民营科技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小巨人,,体系认证,双创人才,*,人才等各类科技局、经信委、环保局项目。 业务覆盖面:江苏:南京,苏州(姑苏区,高新区,工业园区,相城区,吴中区,吴江,昆山,张家港,太仓,常熟)。无锡:江阴市、宜兴市、崇安区、北塘区、南长区、滨湖区、惠山区、锡山区及新区。常州全境,南通:南通各区,如皋,海门,海安,如东,启东。扬州各区。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 浙江:杭州,湖州,舟山,宁波,温州。 客户类型:园林绿化行业,纺织行业,电梯行业,电子行业,光电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生物科技产业,磨具行业,机械制造业,药品行业等。(除贸易、咨询、行业外的所有行业) 由于我司在项目申报的出色表现,我司规模也日益扩大,由初十人的团队扩大到现在50人的申报队伍,为知识产权事业部、高企事业部、础设施事业部、人才项目事业部、创新项目暨金融类项目事业部部,且在昆山、无锡等地设置了办事处,客户遍及长三角及整个江苏省,其中高企申报成功率可达95%以上。然追求的TSS人从不满足,一直在追求精益求精,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养和服务水平。江苏中睿兴期待与您精诚合作,共创辉煌! 园林绿化行业 纺织行业 电梯行业 电子行业 光电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 生物科技产业 模具行业 机械制造业 药品器械行业 汽车制造业 汽车零配件 包装行业 造纸行业 新能源产业 光伏行业 风能行业 软件行业 设备制造业 物联网行业 互联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