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三星面板产线的走势是战略性决策。三星电子副总裁李在镕亲自参与了撤销LCD项目的决定。李在镕还亲自公布了到2025年为止,在新一代显示器技术开发方面投资13万亿韩元的计划。其中QD-OLED 屏幕是重要方向。
瞄准下一代,显示面板的新一轮竞争已经展开。比如,京东方重庆6代OLED线正在进行设备搬入;华星光电在广州规划了T8 印刷OLED 8.5代线项目;惠科也准备在长沙项目上验证OLED技术。……韩国LG目前正在提升广州8.5代OLED产能,并加速建设韩国10.5代OLED项目。据悉,三星出售LCD面板项目,腾出的厂房和设备,也会导入到6代OLED和未来高世代QD-OLED产能上。
某种角度,日本企业退出液晶面板阵营的,的确就是“撤退”了;而韩系企业则是让液晶为OLED腾出空间——是为了“换道**车”,其在谋划的是对竞争对手的“新技术降维打击”。
这一背景下,国内液晶显示行业,依然扩张的液晶产能是否“值得”和“明智”就成了一个问题:实际上,OLED也好、MICRO-LED、QLED等也罢,都面临两个问题。,与液晶共用玻璃基板TFT产能,即液晶面板线多一半的投资,对未来显示面板是通用的。
*二,新显示技术暂时难以满足显示产业的“**需求”。有其是彩电和商显产品,对大尺寸化的发展“需求猛烈”。后者需要“符合大尺寸趋势”的新产能建设。国内5年来的几乎所有液晶面板新线建设,和目前的产能提升项目,都是围绕这一趋势进行。也恰是国内大陆企业走出了这一步,才确立了对日韩台等地区液晶面板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车载屏的发展
根据资料显示,丰田、福特及凯迪拉克等公司也在新车型中尝试采用触屏中控。但目前已大批量生产的车型只有Tesla Model S。丰田汽车近期申请了全触控车内娱乐界面证书,凸显了对汽车中控触屏化的重视。而丰田汽车对在仪表盘中加入类似智能手机界面进行了尝试。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车内搭载触控功能屏幕也成为主流,车用面板每年2位数字成长,市场潜力惊人,将成为液晶屏三大主流市场。为了应对这种趋势,面板厂商在车载显示器领域开发新的技术,以占据有利市场地位。
未来,大尺寸、高清多功能集成车载触控面板将成为一种标配,同时需要车载面板能够受到驾驶环境以及室外强光、高温的影响,电阻或电容触摸屏的车载导航仪抗干扰能力强。
京东方柔性屏的黑科技
曲率半径和弯折寿命是衡量柔性显示屏耐弯折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R”指的是柔性屏的曲率半径;而“R5 20万次弯折”的意思,就是柔性屏在曲率半径为5mm的条件下,20万次弯折无损坏,这个弯折寿命是柔性屏幕能够商业量产并应用到柔性折叠手机的必要条件。
在京东方R5 20万次弯折柔性屏量产之前,显示业界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解决较小的曲率半径与屏幕厚度和耐弯折寿命之间的矛盾。此前,为了对应较小的曲率半径,业内的普遍做法是采用较加薄型化的器件设计。然而,由于受限于材料发展等因素,过度追求薄型化会降低器件的机械光学性能。
深圳市劲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一家有着17年历史的电子科技公司;是深圳市**企业和地区高新技企业,在视频监控行业做出了很多新产品,**了多项专l利,例如不间断供电WIFI网络录像机,不间断供电摄像机,智能节能双备份电源等专l利产品.随着近几年AI人工智能的发展,公司广纳贤才加大研发,在AI人工智能领域也**了成果,智能人脸识别算法,零售连锁店人脸识别客流统计系统,学生宿舍智能管理系统,人脸识别离线客流分析管理系统等等;我们的愿景是为一亿个家庭带来*和欢乐.我们秉承着积极进取、合作共赢的精神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