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认证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食品安全是全球消费者和关切的问题之一。因此食品供应链必须通过相应的测试和认证,以确保产品的合规,同时也需应对业务方面的压力,控制成本和减少市场准入所需周期。所以,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和食品服务供应商要求他们的供应厂商必须通过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认可的标准认证。
什么是BRC全球标准?
英国零售协会(BRC)全球标准,初于1998年确立并发布,为食品生产商和供应商确立了食品的安全、质量和操作标准。
该标准可全球范围内使用,得到了GFSI的认可,通过协调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旨在减少对多个供应商审核的要求。BRC 标准被众多全球大零售集团、制造商和食品服务机构所认可,为证书持有者提供了的国际标志。
为什么需要BRC 认证?谁需要BRC 认证?
英国大多数大型零售商只选择通过BRC 全球标准认证的企业作为供货商。大多数零售商会要求制造商提供BRC 认证证书,并满足其零售客户的法律和质量要求。这是因为根据1990 年的《食品安全法》,零售商要对自有的产品及其负有法律责任。
该法不强制要求出口英国及欧洲的外国公司遵守BRC 标准。但是正如其名,全球标准已经成为多个行业 (食品、非食品类消费品及包装材料) 广泛接受的供货商佳标准,不但用于零售商产品制造商的评估,也用于产品的评估。
许多欧洲及全球的零售商 (如澳大利亚) 在选择供货商时,作为条件之一,也会要求提供BRC 证书。
另外,某些国际拥有者还会在其世界各地的制造厂推行BRC 认证。
执行该标准的好处之一是它符合“合理措施”的法律要求,因此其认证并非贸易障碍,而是满足法律要求的一个手段。
公司通过教育培训/公开宣传/设定岗位职责等措施,使公司的全体工作人员均了解方针、目标、自身工作对体系的贡献等内容。
现场与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交流,了解方针、目标、岗位职责等基本要求,具有较好的服务和质量意识。
工作人员对食品安全管理意识较强,可以满足体系支行的需要。
公司制定了《沟通控制程序》,规定了与各方面沟通的方法,有《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内部沟通的形式主要有:会议、电话、电子邮件等
编制了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书能够满足本企业需求。
制定了《文件控制程序》,文件首页均有编制、审核、批准人,文件发放受控,详见《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各部门对本部门文件进行了控制;公司的作废文件直接销毁, 但外来文件未编入受控文件清单
1998年,英国零售商协会应行业需要,制定了BRC食品技术标准(BRC Food Technical Standard),用以评估零售商自有食品的安全性。BRC认证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食品规范,不但可用以评估零售商的供应商,同时许多公司以其为基础建立起自己的供应商评估体系及产品生产标准。
BRC认证适用范围:
《BRC全球标准—消费品》对安全、合法的消费品提出了质量要求(见术语表中“质量”的定义)。这些消费品可以是固有的、零售商自有,或被其他组织使用的。
本标准旨在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合法性和质量,而不是涵盖员工安全和健康、环境及道德。
《BRC全球标准—消费品》的适用范围覆盖在《欧盟通用产品字全指南》(2005)范围内的产品。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不包括:
1、从属于公路交通和建军筑使用规则管理的机动车辆。
2、散装或用循环包装容器销售的燃料。
3、服务业(保险业,银行等)。
4、药品。
5、维生素,矿物和草本植物添加剂。
6、植物和花卉的园艺种植。
7、活体动物和宠物。
安装确认(IQ)阶段: 安装确认的目的是保证系统的安装符合设计标准,并保证所需技术资料齐全。具体确认内容包括如下:
1各种标准清单,包括使用者要求、功能性要求、物理要求、系统标准。
2各种标准操作程序(SOP),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操作、预防维修、备份和数据存档、灾难(断电、硬软件损坏等)恢复及系统退役。
3配置图,配置图是控制系统的概图,包括以下内容。
3.1整个系统概图。
3.2各个中央处理器(CPUS)包括插件的配置图。
3.3输入/输出装置接线图。
3.4控制回路图。
3.5状态转变图。
3.7硬件驱动/网络驱动指示树,可包括逻辑的和物理的驱动。
4 硬件和软件手册,包括安装、操作、维修保养手册。
5 硬件配置清单,包括已安装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对于芯片、微处理器或 EPROM,应记录其修订版号。
6 软件清单和源代码的复制件
列出与系统有关的所有软件和软件版本,并保证所有软件的复制件都归入档案,安全存放。
应存放以下几种软件:源代码产生器或编辑器、源代码(包括初级排序、功能和报告的产生)、操作系统、诊断程序、存档/备份程序。
7 输入/输出(I/O)清单及连续性检查。连续性检查是保证信号可从控制系统发至装置并又可从装置返回至控制系统。
8 环境和公用工程测试
确认并记录系统安装的环境,包括清洁度、射频/电磁干扰、振动、物理安全性、噪声、照明。
记录关键公用工程系统的情况,并确认公用工程系统的关键性质与功能说明书相符。包括火警通告/抑制、冷却系统、电力及调节、不间断供电、WAN 连接、LAN 连接、灾难恢复接线、电话数码/模拟。
确认并记录系统符合安全及人机工程的要求。
9 结构测试(白盒法),主要指源代码的结构测试。对以下各项进行确认:
9.1遵循模块化程序设计。
9.2无效代码。
9.3按照标准进行识别、修订、注解和评论。
9.4算法/公式和计算准确。
9.5模块排序准确。
9.6关键上属性、报警等锁存准确。
9.7保持惟一的逻辑输入/输出。
9.8数据贮存寄存器是惟一的。
9.9定时器和定序器设定准确。
9.10 确认整个安装过程符合操作手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