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否制订了各类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培训制度和计划。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质检员、测试设备操作员及关键工序上岗人员是否经过一定的培训并且合格。
企业是否保存了培训资料和考核记录。
企业是否具备了基本的测试条件和测试设备。
a) 不符合要求的输出如何进行识别和控制?
b) 组织是否根据不合格的性质及其对产品和服务的影响采取适当措施?
c) 不合格的控制是否适用于在产品交付之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以及在服务提供期间或之后发现的不合格服务?
d) 处置不合格输出的途径包括哪些?
e) 对不合格输出进行纠正之后是否实施再验证?
f) 对不合格处置的记录是否得到保留?
理解要点:
a) 要对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b) 处置不合格输出的途径包括一般包括:
——纠正;
——隔离、限制、退货或暂停;
——告知顾客;
——获得让步接收的授权。
c) 应对纠正后的产品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
d) 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
e) 组织应保留以下记录:
——有关不合格的描述;
——所采取措施的描述;
——获得让步的描述;
——处置不合格的授权标识。
1 周期校验合格就进行记录并可继续使用。
2 周期校验如不合格的仪器应立即停用或送修;查 《 仪器说明书》进行追踪不合格原因并调试,检定、校验不合格的或过了有效期的检验仪器、计量设备不得继续使用,并要贴上标示。
3 监测设备故障,在修理或更换后,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申请,按月提出申请统一维修,验收合格后,确认准确度合乎要求后方可使;不符合要求则申请报废。
4 监测设备禁止使用或报废时:
a) 应禁止使用与报废原因及日期。
b) 应予区别化,区别可用封签或隔离方式管制,以不被误用为原则。
(1) 本公司按照GB/T 19001-2016—IS0 9001:20015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根据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1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的要求制定方针,建立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2) 为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本公司应: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本公司的应用,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重点是确定产品的实现过程、过程、关键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作和得到控制所需要的准则和方法;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监视、测量这些过程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并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所策划的结果和持续改进;当本公司有外包项目(或过程)时,本公司将从供方的资源产品的质量标准、验收标准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对其实施监视和控制,确保外包(外协)产品(服务)的符合性。外程的控制将在7.4中予以规定。
关于文件化信息的审核
标准弱化了文件的要求,审核时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原则上应要求组织建立文件化的信息:
1) 法律法规(包括强制性标准)及相关方要求时;
2) 标准要求有文件化信息时;
3) 标准中使用“应确定…”、“…准则”时;
4) 因无文件化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结果时;
5)重大风险适用时的控制措施(可在过程文件中体现)。
关于过程方法使用的审核
1)针对受审核方的主要过程,特别是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应按组织实际流程识别其对应标准条款的要求,按实际流程进行审核。按流程审核所涉及的验证性条款(如人、机、料等),并不替代标准立条款(如7.1.2人员、7.2能力、7.3意识)的全面审核。
2)每个过程的输出为下一过程的输入,在审核过程中应依据审核计划安排做好过程输入的交接工作(不同组别时),保持过程审核(记录)的连续性。
关于基于风险的审核
1)审核组成员应通过审核前会议或与管理者交谈,了解组织的风险(机遇),并在审核过程中充分沟通;
2)审核组在审核过程中均应关注涉及的风险、机遇,以及关键控制点;
3)审核组应评价风险(机遇)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关于过程绩效的审核
在对组织或行业确定的关键()过程审核时,应重点关注过程绩效(如KPI)的审核。
企业选择供方的方法和控制措施,应形成书面文件。
供方评价记录要保持,抽查2—3份。
企业每次采购之前应填写采购单,采购单中应明确采购产品的质量要求。抽查采购单是否有主管人员审批签字。
企业对各道过程都应制订出书面的工艺要求(或作业书)。抽查3—5道工序,检查其工艺数据的严密性。
企业应以书面形式规定一处以上的工序为关键工序,明确关键工序控制要求,并检查其落实情况。
生产设备档案(台帐)至少包括生产设备的型号、名称、进厂时间、使用年限等。
企业应提供生产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保养计划、维修保养记录。制度应明确规定负责人员,保养计划每年制定一次,维修记录应反映相互交接验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