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箱作业分为手工封箱和机械封箱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手工封箱
1手工封箱采用封口器操作,封箱时应注意胶带与纸箱两端的长度控制在3-,不能粘住印刷的字体。
2手工封箱封口要紧密,截切胶带时,不能损失到纸箱侧面。
机械封箱
1封箱前须调节联腿部件及侧架部,使工作台面处于水平状态并达到适当的高度。
2.2据实际包装所需的胶带种类,把合适的OPP胶带安装在胶带轮上,使胶带面对进箱方向。而后背胶带面绕过套管,胶面纸绕过单向铜轮,后到压带钢丝同压滚动胶轮之间,保持胶面对着进箱方向。
2.3如果出现封口不对中,可调整胶带轮的位置。
2.4将纸箱送入输送带之间,放进长度约箱长的1/3,然后将导轨压在纸箱两侧并前后推动纸箱,使其能移动畅通,后拧紧星形手把螺丝。
2.5手控柄逆时针转动,使输送部件下降到皮带与纸箱上平面接触为止,退出纸箱,并将上输送部件下降2-3即可。
2.6调整导向滚轮使箱上盖口密合。
7接通电源,打开开关,空机运行片刻后正式封箱作业。
2.8封箱时成品箱里面的PE袋不可外露。箱口要封紧,缝隙必须在OPP胶带。大包装封箱时,PE袋应折叠起来,袋中食品不可外露。
2.9 操作结束,关掉电源并切断总电源。
1以客户为关注焦点
公司以客户为关注焦点,通过工作沟通、市场调研、建立客户档案、定期拜访客户、电子邮件、网络等方式收集客户的相关信息,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并予以满足,以持续增进客户满意。具体见7.2“与客户有关的过程”和8.2“客户满意”描述。
管理者明确并宣传、引导员工真正树立“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管理思想,并将之贯穿于所有的工作过程中,在努力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的同时,使客户满意化。
3 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
公司制定和颁布了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同时制订了《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管理程序》,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方针颁布令》(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附录)。
a) 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与公司一贯的宗旨相适应,适合于公司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过程的性质和规模,与公司在食品链中的作用相关。
b) 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能体现公司满足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客户的需求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c) 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为制定公司和各部门的目标规定了框架基础,并应由可测量的目标来支持。
d) 通过办公会议、专题学习、培训、墙报、内部刊物及其他方式,加深各部门员工对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的认识、理解与沟通。通过宣、标识牌、文件的方式使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便于相关方获取,让相关方了解和认同公司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承诺。
e) 通过管理评审,检查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是否在持续适宜性、有效性方面得到满足。需要时,按《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规定进行修改。
记录的控制
公司制定了在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记录要求,并编制了《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对其进行管理。包括如下方面内容:
记录作为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必须予以保持,规定了记录的保存期。
记录的收集和初步整理由产生记录的相关部门负责。
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的方法。
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的记录。
公司的记录表格可为电子版本和纸张形式。电子版本为非受控文件。
内部沟通
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如下的内部沟通方式、方法,在不同部门和层次之间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包括过程和要求、食品安全危害信息、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沟通,使不同层次的人员都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与工作相关信息。对沟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落实,消除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障碍。
为确保内部沟通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沟通过程视需要而定,会议、座谈讨论、通报、书面材料、电子媒体、记录、通讯、内审、管理评审等是可选择的方法。一般沟通活动可包括:
a) 文件(包括记录);
b) 在工作区域内由管理者引导的沟通;
c) 小组简要情况介绍会或其它会议;通过管理例会和有关专题会议,如成绩表彰会,加强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与任务有关的应有会议签到表,必要时应做书面会议记录和报告;
d) 布告栏、内部刊物和(或)杂志;
e) 声像和电子媒体,如电子邮件和网址;
f) 组织内人员的调查表和建议书。
鼓励不同岗位之间员工就如何实现目标和工作的配合、协调进行积极充分的沟通。沟通应贯穿于整个体系中,对新产品的开发和投放,原料和辅料、生产系统和设备、顾客、人员水平和职责的预期变化进行明确地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宜特别关注新的法律法规要求、突发或新的食品安全危害及其处理方法的新知识。
上述沟通过程可使用的适当记录包括:合理化建议书、会议签到表、信息联系单等。
通过内部沟通过程,应确保管理者和食品安全小组及时获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信息,以用于体系的更新和管理评审:
a) 产品或新产品;
b) 原料、辅料和服务;
c) 生产系统和设备;
d) 生产场所,设备位置,周边环境;
e) 清洁和消毒程序;
f) 包装、贮存和分销系统;
g) 人员水平和(或)职责及权限分配;
h) 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要求;
i) 与食品安全危害和控制措施有关的知识;
j) 组织遵守的顾客、行业和其他要求;
k) 来自外部相关方的有关问询;
l)表明与产品有关的食品安全危害的抱怨;
m)影响食品安全的其他条件。
设备及器皿的卫生
a) 好的清洁习惯是必不可少的,一次性使用的东西如器皿、纸和纸巾等应放在适当的箱子里,经常从生产区清理出去。
b) 漏斗、浆装搅拌器、等应离开地面,离不开清洁的表面存放。
c) 只能使用干净的器皿和易清洗的器皿装配料,重要的是保持他们离开地板。
d) 应保持锋利与清洁,以保证金属物不进入产品。
e) 清洗及清洁过的轻便设备及容器,应存放在一个能够保护食品触面不受泼水、尘土及其他物质的地方和方式。
D.卫生设备及控制
1.水:包含在本守则————一般生产区
2.铅管:包含在本守则————一般生产区
3.污水处理:包含在本守则————一般生产区
4.厕所设施:包含在本守则————一般生产区
5.洗手设施:包含在本守则————一般生产区
6.垃圾及废物处理:包含在本守则————一般生产区
7.午餐及更衣室:包含在本守则————一般生产区
1 目的:为了确保车间安全生产,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生产车间对生产安全进行管理和控制。
3 职责:生产员工必须遵守本操作规范,车间主管负责对生产安全进行督查。
4 安全生产操作规范:
4.1员工在生产工作区内不得赤脚或穿拖鞋,以免因地面湿滑而导致跌摔损伤事故(成品
挑检车间除外)。
4.2开闭各种电源开关时,手要保持干燥。车间的灯具玻璃罩要定期检查防落伤人。
4.3车间生产中,潜水泵、机器设备等使用的电缆线布局要合理,因工作需要须布放在
人员、推车经常经过的位置时,要由专人每天负责检查电缆线的完好性,防止损
漏电。出现隐患要立即整改。
4.4车间使用的电动车、工业货运电梯必须由受过、训练、培训的操作工进行操作。
货梯运行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停用/检查/报告,待查清原因排除异常情况后
再使用。严禁带故障运行,禁止载人运行。
4.5喷洗机、搅拌机等设备开机前应先检查机内是否有影响安全隐患的异物;检查后开机空载1~2分钟运转正常后,方可投料生产。
4.6员工在水池内的液体深度超过1.5米的水池顶部操作时应精力集中,注意防跌摔损
伤,操作时附近20米内应有同事互相照应,以策安全。
4.7下班前,车间主管应安排专人检查电源、电器设备是否按规定处于正常状态。
4.8车间的生产用汽设备要有过压安全泄汽阀门,以确保用汽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