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3日,万众瞩目的ISO 9001:2015正式发布,这标志着全球质量管理一个新的开始已经到来。负责标准修订工作的ISO/TC 176工作会Dr. Nigel表示:ISO 9001新版为未来25年的质量管理标准做好了准备。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目前应用范围广、发证量多的国际标准体系,自1987年问世以来,随后在1994年、2000年、2008年经历了三次转版。其之所以如此受欢迎,还要归功于该标准为各类组织提供了通用的质量管理框架和思路,同时也为组织建立了提供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及服务的基本信心。
关于新版的内容变化,质量管理领域为您“数字化”解读:
1个目的:
现在ISO9001更加聚焦于一个核心目的,就是“质量管理体系(QMS)的预期结果”。关键是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了要求与顾客满意是否增强了。终,是否朝着实现组织的方向在迈进,这才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QMS)有效性的标准。
2个模型:
新版标准更新了两个模型,即过程模型和质量管理体系(QMS)结构模型。
3大支柱:
新版标准从MSS高阶结构、基于风险的思维、力三个方面,从实体结构和思维结构的不同方向,为面向未来的ISO9001构造了3大支柱。
1)MSS(管理体系标准)高阶结构
与ISO9001:2008相比,2015版现在是下面的10个条款的结构
2)管理能力
ISO9001在改版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要强化管理者在QMS内的作用,决心赋予管理者一个更积极的角色。毋庸置疑,管理者的参与和支持对于QMS实现预期结果、达成QMS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而现实的矛盾在于管理者的参与程度实际上有所下降。因此,新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试图强化力在QMS中的作用。
3)基于风险的思维
基于风险的思维现在融合到新版标准的全过程,并且在QMS策划和审核过程中,都应该主动的应用基于风险的思维。以增强顾客的信心和满意度,确保持续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在组织内部建立积极的预防和改进文化,实现持续成功。
在总经理下公司开展以下活动,证实以顾客、相关方和员工为关注焦点的作用和承诺:
a)确定、理解并持续满足顾客及各相关方在服务符合性、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需求和期望,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及其它要求;
b)确定和应对能够影响产品、服务符合性、食品安全安全绩效以及增强顾客、相关方和员工满意能力的风险和机遇;
c)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及各相关方满意。控制过程,使这些需求得以实现及食品安全得到控制并持续改进,向顾客及各相关方提供安全卫生的产品、满意的服务和良好的环境形象。
本手册引用了下列标准。在手册发布时,这些标准均为有效版本,在使用本手册时,将依所有标准的修订而采用版本。
1.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和术语
2.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 《中华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4. 国家标准GB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5.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GB/T22000
公司确定运行过程所需的来源于内部和外部的知识,以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这些知识应予以保持,并在需要范围内可得到。
为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组织应考虑现有的知识,确定如何获取更多必要的知识,并进行更新。知识来源包括:
a)内部来源(如:知识产权、从经验获得的知识、从失败和成功项目中获得的教训、获取和分享未形成文件的知识和经验、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改进结果);
b)外部来源(如:标准、学术交流、会议以及从顾客和外部供方收集的知识)。
特别事件的处理
客服助理对集体投诉事件应在立即报告服务处,服务处接到集体投诉事件报告后立即通报公司总经理和综合管理部,并与相关/住户/顾客(服务对象)联系,约定回复时间,直接组织人员及时进行处理,并填写《特别事件报告》。
客户服务主管无法解决的投诉,服务处应组织相关人员协助处理
服务处无法处理的投诉,应由服务处报公司综合管理部要求协助处理。
客服助理对公司综合管理部转交的投诉,应在投诉处理完毕后12小时内将投诉处理结果报公司综合管理部。
预期效益:
1.客户要求鉴别流程建立,以确认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要求,增强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以达永续经营的方向,并创造商机。
2.改善产品/服务品质、准时交货、降低成本、提率等客户所期望的系统品质。
3.计划、实施、检讨与审查(P-D-C-A)的不断改善系统,建立公司完整的品质管理系统,作为迈向全面品质经营(TQM)的基础。
4.公司品质政策、绩效目标与执行计划得以建立,作为全员作业的准则,并满足客户要求。
5.公司产品/服务均符合法规要求。
6.文件与资料皆能经检讨、建立与管制,符合标准要求,并促成公司内部流程标准化、合理化。
7.高阶管理阶层能由管理审查系统,定期审视及检讨改善公司品质系统运作的状况与成效。
8.强化供应链关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