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1、 封口操作员应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 生产前先检查封口机电热丝是否松动、断裂,漆布是否平整。若漆布条已变黑则应立即更换。
3、 插上封口机电源,红色指示灯亮。打开加热开关先预热10分钟,然后根据被封材料的品种和厚度调整封口时间和温度,作业前先对封口机进行试验。
4、 将被封袋放入,踏下脚踏板,指示灯亮,等黄灯熄灭1-2秒后,抬起踏板,取出被封塑料袋,检查封口质量。封口质量要求封接牢固,花纹清晰、不缩不皱。
5、 按调整好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生产,正常封口作业调节器调整在4 -4.5的数值之间。
6、 如使用不当将塑料熔粘在漆布上,不能用硬物刮削。只要将清晰度降低一点,重新放入塑料袋封一次,等黄灯熄灭后再过一会放开脚踏板,取出袋子,即可将熔在漆布上的塑料一起揭起。取袋时,手势从一边向另一边揭起。
7、 手工封口:左右手分别拿袋口两边对角折叠再以上下两层将待口边拉紧到纸箱横侧即可封箱操作。
8、 封口过程中,封口人员应随时注意检查产品的封口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进行返工处理。若封口机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当班主管,通知维修人同进行维修。
9、 作业结束封封口机停止使用时,操作员应关闭机台的电源开关,再用干手巾擦拭干净。
班组设备管理职责:
在车间的下,具体执行有关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工作的各项规定制度,做到合理使用,按规操作,日常保养,安全运转等工作;
切实做好润滑管理,班组人员要做好“三好”、“四会”(管理好、用好、修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设备管理:
1设备动力管理工作,由主管部门和使用部门对建立单台档案,历次维修、保养要有记录。对设备事故要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处理;
2固定资产:经济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设备,经使用部门安装就位,验收合格,技术资料齐全,经调试投产的,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自制设备经过验证适用有效,图纸资料齐全,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列入固定资产管理;
3企业内的设备调度,由车间提出申请,上报生产部,审批后实施。重要设备须经总经理批准后方能实施。调出、调进部门均应办理相关手续,双方交接时,应对设备的状况、性能和附件等进行详细交接记录;
4设备移交由主管部门组织采购部门或制造部门及设备使用部门的人员共同进行验收,合格后由主管部门填写《设备验收单》;
5设备停用和封存;设备连续停用三个月以上,由使用部门原地封存保管,封存前必须清洗、加油,并定期保养,连续停用一年以上的,由设备部门列入闲置设备,停用设备封存后,不得任意拆除设备上的电动机,电器原件和机械部件,未经分管负责人同意,任意拆除设备者,以破坏设备处理;
6对于生产设备(指固定资产)为满足生产和工艺要求进行改装由分管经理审批,改装验收投产后,由设备部门、财务部门进行改算,增值入帐;
1总则
公司编制了《管理评审程序》规定管理者应在不超过12个月的时间间隔内评审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评价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形成并保持相关的记录,确保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会议应对以下事项进行评审分析:
a) 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外部审核结果。
b) 内、外部沟通活动,包括顾客反馈信息,以及相关方的意见。
c)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绩效,包括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方针和目标实现情况,产品实现过程和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和结果。
d) 纠正和预防措施状况。
e) 以往管理评审会议的跟踪措施。
f) 可能影响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
g) 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出的改进建议。
h) 外部产品检验,食品安全的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
i) 紧急状况、事故和撤回。
j) 体系更新活动的评审结果。
资料的提交形式应能使管理者将所含信息与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相联系。
3 评审输出
记录管理评审过程并编制《管理评审报告》作为评审输出,其内容应包括:
a)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的修订。
b) 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采取的必要改进措施。
c) 与客户要求有关的产品的必要改进措施。
d) 食品安全的保证。
e) 由于上述改进措施而导致的资源(包括设施)要求的变化。
《管理评审报告》分发各部门实施,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1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
根据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公司制定可测量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参见《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管理程序》);根据各部门在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承担的职责,将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分解落实到各职能管理部门。公司以及各部门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包括了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水平、食品安全水平、满足服务和客户要求的内容。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目标颁布令》(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附录)。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的完成情况应进行考核分析,编制《目标考核分析报告》。
2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策划
管理者组织各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为实现此要求,公司制订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策划程序》,以确保:
a) 确定体系所需要的过程以及覆盖的范围(见1.2),以满足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的要求。
b) 任命管理者代表、食品安全小组和组长,设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架构,并明确各部门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职能,确保管理体系顺利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
c) 通过对标准的学习与理解,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写相应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以规范公司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
d) 当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变更(如:公司组织架构发生大的调整;公司的产品、活动范围、技术和工艺发生变化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发生变化时),公司将重新对上述内容进行策划,以确保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方针目标的持续适宜性。
维护保养
1.精心维护好设备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各类修理工作量、降低维修费用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为此,特制订本制度。
2.严格执行设备的“两保”制度。操作者应按照本设备的维护保养规程,做好本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在定期保养结束后,组织人员逐项进行检查,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由设备员或车间提出处理意见。
3.车间应加强巡回检查,将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处理,应做到预防为主,及时排除故障。
4.为了维护好设备,操作工应做到:
4.1日常保养
要求操作工人在每班生产中必须做到:班前对设备的润滑、传动机构、滑动面等进行检查,确认无问题后,再开动设备;班中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处理;下班前要认真清扫设备,清除铁屑,擦拭清洁,在滑动面上涂上油层。
术语和定义 1)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 产品:过程的结果。
3)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生产过程的控制 销售级 4) 将顾客订单转化为《定货单》,转发给生产部。
生产部 5) 填写《生产通知单》通知各车间作好生产准备,并组织生产。
6) 各生产车间依据生产实际需要,可到仓库领料。
7) 生产必须的作业标准、操作规则,必须存放在操作现场,以便取阅,并保持为相应的有效版本。
8) 各工序的生产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生产作业要求进行生产,并对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自检。
9) 各生产车间将每日生产情况记录于《生产日报表》(切袋)、《工作流程表》(印刷、复合)等相关报表。
10) 物品摆放整齐。生产现场应保持应有的清洁卫生,保持搬运通道畅通。
品管部 11) 生产出的半成品和成品分别由质检员按《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进行检验,合格品由生产车间转入下一道工序,或直接入库,不合格品则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处理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生产部
品管部 12) 生产设备操作员正确操作、保产设备,维修人员对生产设备进行维修,以保证生产能力。
13) 品管部质检员对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是符合性。
14) 生产部和吕管部须对生产工艺运行善予以控制。
15) 生产人员和质检员发现生产异常时,应立即向相关上级主管报告异常情况 ,必要时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要求相关责任部门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跟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与效果。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生产部 16) 本公司的熟化工序为过程,必须予以确认:
A)制定相关工序作业、设备操作书,如《熟化作业规定》。
B)设备的认可:正确操作、保产设备,维修人员对生产设备进行维修。
C)人员的鉴定: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D)作适当的生产和验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