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砂指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及其制品和建筑砂浆用砂,按产源分为**砂、人工砂、混合砂。**砂指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的岩石颗粒,**砂包括河砂、山砂、海砂;人工砂指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形成公称粒径小于5.00的岩石颗粒;混合砂指由**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对于细骨料来说,其品质应该满足如下的几个要求:,需要检测其中细砂料和粗砂料的所占比重,如果细砂料占的比重较大,满足国家的判定标准,其品质即可过关。*二,要检测细骨料中的泥质、石粉的含量,确定其含量比在国家标准的范围之内。*三,要检测细骨料中的有害物质,如果有害物质没有**标,即可投入使用。*四,要考虑细骨料堆积的密度,孔隙的大小,如果这两项指标没有满足标准,就无法保证细骨料的质量。*五,细骨料的硬度要在范围之内,吸水率也要在规定标准下。
砂石骨料起着骨架作用
首先,砂石骨料起着骨架的作用。在混凝土中有水泥浆和骨料等,当去除水泥浆之后,砂石骨料可以作为支撑,承担建筑材料的重量。我国自上个世纪开始就注意到了砂石骨料的重要性,并提高了砂石骨料在混凝土中的比重。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采用了品质低劣和离散性大的砂石骨料,影响力建筑工程的质量,对此应该引用人工制成的砂石骨料,节省成本,**质量。
机制骨料的积极影响
其次,机制骨料对建筑工程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机制骨料的材料来源广泛,人们可以把废旧的材料应用在机制骨料的制作上。另一方面,机制骨料的类型很多,建筑工程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骨料。同时,机制骨料的质量相对稳定,颗粒级配比较合理,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高质性和安全性。
砂石料的原料标准:
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砂、人工砂、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
适用: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要求和检验。
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砂:自然形成.公称粒径小于5.00的岩石颗粒。
碎 石:岩石破碎后公称粒径大于5.00的岩石颗粒。
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0.080的含量。
砂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 的含量。
石泥块含量: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的含量。
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紧密密度: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坚固性:骨料在气候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压碎指标:人工砂、碎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针片状颗粒含量: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平均粒径指该粒径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例:5~10的石子:计算:5+10=15/2=7.5
碱活性骨料: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骨料。
首先,粗砂料会影响水工混凝土的强度。不同的砂料半径不同,孔隙也大不相同,因此在制作水工混凝土的过程中,只有选择一致粒径的材料,才能提高水工混凝土的强度。
其次,粗砂料会影响水工混凝土的抗渗性。如果粗砂料的密度比较小,那么在结构上就会相对稀疏,在水流经过时,结构的疏松会使水流渗入内部,深入空隙,减弱水工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再次,粗砂料会影响水工混凝土的耐久性。粗骨料的坚硬程度是由石子的质量决定的,如果粗骨料中的石子材料质量较差,就会在受到外界压力时出现破裂的情况,对水工混凝土的抵抗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在粗骨料中选择硬度较大的石子作为组成材料。
建筑用砂及常规检测项目: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物含量、轻物质含量、含水率、吸水率。
检测标准:《建设用砂》(GB/T14684-2011)
建筑用砂分为:粒度小于4.75毫米,细度模数MX 3.7~1.6的细集料。
①以石英颗粒为主夹有少量岩屑与泥质的河、湖、海成的碎屑沉积物,称**砂;
②硬质且未风化岩石的人工机械破碎物,称机制砂;
③上两者的混合物,称混合砂。机制砂和混合砂又统称为人工砂。75%的砂用作混凝土集料混凝土是以水泥、水、砂和粗集料卵石混合后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其中砂的用量约占30%~60%。另外还用以制灰砂砖、建筑砂浆。作为细集料的砂的质量和技术要求有:颗粒级配、含泥(石粉)量和泥块含量、细度模数、坚固性、轻物质含量、碱集料反应、亚甲蓝值七项。
主要从事电工电子、汽车电子产品、轨道交通产品、光伏产品、金属及高分子材料等产品检测。茏测设有多个具有**设备及检测功能齐全的实验室,先后成立了气候环境可靠性实验室、机械环境可靠性实验室、化学环境可靠性能实验室,高分子材料检测实验室、成分分析实验室及疲劳等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