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确保HACCP计划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更新适应危害分析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HACCP计划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更新过程,包括确定关键控制点及其上的关键限值,建立关键控制点的监视系统及其实施。
3、职责
3.1食品安全小组负责HACCP计划的建立、保持、更新和确认。
3.2管理者代表HACCP计划的批准。
3.3各部门参与和配合实施HACCP包括监视和必要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4、定义
关键控制点:能够施加控制,并且该控制对防止或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是必需的某一步骤。
5、程序
5.1关键控制点(CCPs)的识别
a)根据危害分析的结果(危害分析工作表),由HACCP计划管理的控制措施所在的产品和/或过程步骤即为关键控制点。
b)如果危害分析的结果不能确定关键控制点,潜在的危害须由操作性前提方案控制。
c)同一危害可能由不止一个关键控制点实施控制;而在某些产品加工中可能识别不出关键控制点。
5.2关键控制点中关键限值(CL)的确定
5.2.1设定关键参数
a)有某一个关键控制点上的食品安全危害都应设立对应的关键参数,关键参数应能严格反映危害水平。
b)关键参数应符合有效、直观、简捷快速和经济的原则。可考虑使用温度、时间、厚度、纯度、PH值、水分活度、体积等;
c)从危害及其可接受水平、相应的控制措施来确定关键参数。只符合上述原则,应优先考虑直接依据危害来设立关键参数。
5.2.2确定关键限值
a)针对每个关键参数,确定关键限值。在关键限值内,应可确保食品安全危害在可接受水平内。
b)确定关键限值要基于科学依据,如法规、科学文献、工业标准、验证和确认的结果、试验结论、客户和意见、公认惯例等。
c)当一个关键参数控制多个危害水平时,其关键限值应由对其不敏感的危害来决定。
5.2.3应保持文件化的确定关键限值全理性的证据,必要时,编制《关键限值技术报告》,阐述设立关键参数和确定关键参数的科学依据。
5.2.4基于主观信息的关键限值,如对产品、过程、处理等的感官检验,应有书、规范和(或)教育和培训的支持。
5.2.5建立操作限值
必要时,针对每个关键限值,适当选取更严格的数值作为操作限值。如果说明CCP有失控的趋势,超过操作限值,但没有超过关键限值及时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以减少超出关键限值的可能。
信息交流(内/外部沟通):
1 信息交流的方式:管理例会、各类会议、培训、文件申请单、纠正/预防措施报告、相关报表、电话、板报宣传栏、声像资料、内部审核、电子邮件、内部网络、公告栏、意见箱、内部刊物等。
2 内部信息交流:
各部门对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任何的问题、建议、改善要求时,均可通过以上的适当沟通方式联络管理者代表或食品安全小组组长。
与质量食品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部门及时联络品控部或食品安全小组,由其处理并填写《备忘录》,必要时须经管理者代表审阅后再作处理。对可能影响到质量食品安全的沟通联络信息须进行必要的记录。
必要时,与质量食品安全有关的重大信息在公司的管理例会讨论。
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示例:记录、规范、程序文件、图样、报告、标准。
注1: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注2:某些要求(如易读的要求)与所有类型的文件有关,然而对规范(如修订受控的要求)和记录(如可检索的要求)可以有不同的要求。
1.目的:
本程序明确了对表单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方法,以保证提品和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和证据。并据以衡量体系运作的符合性、有效性、持续性。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与质量、食品安全、卫生相关的记录管理。
3.职责:
3.1 各部门负责
3.1.1 对与质量、食品安全有关的活动进行记录;
3.1.2 按照《记录清单》的要求对记录进行收集、整理、保管;
3.1.3 在必要时提供记录给需要的部门;
3.2 品控部负责公司记录的设计和控制管理:
3.2.1 制订记录保管的规定;
3.2.2 对记录所涉及到的表格进行编号管理;
3.3 部门负责人负责记录借阅的审批;
3.4 管理者代表负责记录销毁的审批。
状态的标识:
1原/辅料、产品的验收状态分为:待检验、检验中、合格、不合格、待处理、报废五类。
2 商品经进货验收合格后入仓,报废商品置于报废区,QA检验为报废品置于垃圾暂存间。
3 商品入库前,因人员、空间、装卸等原因未及时进行验收时,仓管员应负责将原料置于未检验商品堆放区,以示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
4 验收状态标识用的标识物等由仓管员统一管理,仓管员应确保货仓内每一件货物都被以状态标识卡标明所处的验收状态。
5验收合格后办理入仓手续。经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料不得用于生产,验货员将有关货批标识“不合格品”。暂不能确定其合格与否的物料标识为“检验中”。
6 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仓管员在产品储存、出库时负责标识的保护监督,货运人员跟单时随时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标识失落或模糊不清,应重新验证,确认后予以标识。
7 仓管员应将暂不能确定其合格与否的商品置于隔离区。
质量体系记录
每一个制造商应保持一个质量体系记录(QSR)。QSR应包括(指出出处)本部分所要求的活动的程序和文件,这些活动不是针对类型的器械,包括但不局限于820.20所要求的记录。每一个制造商应确保QSR的制定和批准符合820.40的要求。
820.198抱怨文档
(a)每一个制造商应保持抱怨文档。每一个制造商应建立和保持程序以确保由的部门负责接收、评审和评价抱怨。这样的程序应确保:
(1) 适当地和及时地处理所有的抱怨;
(2) 受到口头抱怨时要及时记录;
(3) 要对抱怨进行评价以确定所抱怨的事件是否需要按照本章803和804的要求报告给FDA的的报告部门。
(b)要评审和评价所有的抱怨以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调查。当没有进行调查时,制造商应保持记录其中包括记录没进行调查的原因以及决定不进行调查的负责人的名字。
(c),除非已经调查过类似的抱怨,否则对任何有关器械故障、标签和包装对其规范的满足性的抱怨都应进行评审、评价和调查。
(d)如果按照本章803和804的要求,要由的人员对必须报告给FDA的抱怨事件进行快速的评审、评价和调查,并将该抱怨的文档单独保存或做明显标识。除了820.198(e)所要求的信息,调查记录应确定以下问题:
(1) 器械是否没有满足规范
(2) 器械是否用来诊断或用
(3) 器械与所报告的不良事件有何关系
(e)当进行调查时,应由的部门保持调查记录,调查记录应包括:
(1) 器械的名称
(2) 收到抱怨的日期
(3) 所使用的器械的标识和控制码
(4) 抱怨人的联系电话、和姓名
(5) 抱怨的性质和细节
(6) 调查的日期和结果
(7) 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8) 对抱怨的回复
(f) 如果制造商的负责处理抱怨的部门不在生产场地,生产场地应能易于获得对抱怨的调查和调查的记录。
(g) 如果制造商的负责处理抱怨的部门不在美国,则本部分所要求的记录也应能在美国获得:
(1)在美国定期保持制造商记录的机构位置
(2)初始销售商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