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建立相应的体系,以限度的减少欺诈或参假食品原材的采购风险,而且确保所有的产品描述和承诺合法,准确且属实。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食品安全所涉及的所有供应商。
3.职责
采购部:对于所有供应商原材料索取相关资料。
采购部:对供应商原材料提供的检验报告进行核实验证。
4. 程序
4.1信息来源于:行业学会,来源,私有资源中心。
4.2对所有食品原材料或原材料组进行成文的脆弱评估,以评定或冒牌的潜在风险,考虑以下因素:
4.2.1掺假或冒牌的以往证据(主要参照《151种非法食品添加物》)
4.2.2掺假或冒牌更具吸引力的经济因素。
4.2.3通过供应商接触到原材料的难易程度。
4.2.4识别参加常规测试的复杂性。
4.2.5原材料的性质。应保持对薄弱性评估的审核,以反映潜在的风险对经济情况和市场情报的变化。应每年进行一次正式的审核。
薄弱性评估表如下:
评估规则:
a原物料特性:原物料本身特性是否容易被掺假和替代。风险等级:高----容易被掺假和替代;中----不易被掺假和替代;低----很难被掺假和替代。
b过往历史引用:在过去的历史中,在公司内外部,原物料有被掺假和替代的情况记录,风险等级:高----多次被掺假和替代的记录;中----数次被掺假和替代的纪录;低----几乎没有被掺假和替代的记录。
c经济驱动因素:掺假或替代能达成经济利益。风险等级:高----掺假或替代能达成很高的经济利益;中----掺假或替代能达成较高的经济利益;低----掺假或替代能达成较低的经济。
d供应链掌控度。通过供应链接触到原物料的难易程度:风险等级:高----较容易接触到原物料中,在供应链中较难接触到原物料。
e识别程度:识别掺假常规测试的复杂性。
风险等级:高----无法通过常规测试方法鉴别出原物料的掺假和替代。中----鉴别出原物料的掺假和替代需要较复杂的测试方法,无法鉴别出低含量的参加和替代;低----较容易和快速的鉴别出原物料的掺假和替代,检测精度高。
注:危害性:根据发生的可能性判定分值为1-6分,其中高风险划分有(容易产生6分,较容易产生5分);中风险划分有(一般产生4分,轻微产生3分);低风险划分有(基本不产生2分,不产生1分)
等级分数评判结果判定:
5-10分为低风险,可忽略不计的原料,不必采取下述行动,11-16分为中风险,不大可能掺原料有新的信息时要再评估,17-30分为高风险,极有可能掺原料,需要采取下述行动控制。
4.3在原材料被看作是掺假或冒牌的高风险的情况下,应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或测试流程。
4.3.1采购要求供应商提供原材料担保书。
4.3.2每年提供一份第三方检测报。
4.3.3要求成品包装上贴有或取决于包括以下各项在原材料状态的标签或承诺声明包含以下内容:
4.3.3.1具体来源或原产地
4.3.3.2种植/变种承诺
4.3.3.3保证状态(如全球良好农业规范)
4.3.3.4生物状态
4.3.3.5身份保持
4.3.3.6特定商标命名成分
5、对供应商生产方法作业承诺声明的情况下,我司有必要向供应商索取。
5.1销售配送记录,作业承诺声明的配送服务流程,并识别污染或身份丢失的区域,应建立适当的控制,以确保承诺声明的完整性。
5.2,部门近公布的易掺原料,应立即采取相应行动控制。
质量追溯的过程:
根据《产品标识卡》上的品名、生产日期和规格等信息→查《生产记录表》可知生产批号→可依次查相应的《原料库原料发放单》可知此批产品所使用原料的来源地、入库日期等信息→由此信息通过《原料收货记录》可查出当次收货数量→可根据购买日期、供应商、品名查其相应的检验记录,可根据品名、规格及生产日期追溯相应的客户订单,可查出送往客户,并回收。
1 记录的范围和分类
1.1 记录分为:生产过程中的记录;检验过程中的记录;来自供方的记录;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的其它记录。记录至少包括:与食品安全生产有关的记录,如开发过程的记录、食品安全分析、原材料检验记录、生产过程检验记录、成品检验记录、试验记录、不合格品或服务处理记录、工艺更改记录等。与体系有效运行有关的记录,如合同评审记录、体系审核报告、管理评审报告、人员培训记录、纠正及预防措施报告等。与有关且涉及外部机构的记录,如供应商评审报告、产品报告、外审记录。
1.2 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的记录,主要有:管理评审、合格供方评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内部质量审核、培训及考核等。
1.3 记录的媒介形式为表格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如软盘。
2 记录的分级管理原则
2.1 品控部制定《记录清单》,负责记录的登记编码、更新和发放、销毁的报批、归档范围的确定,以及管理体系运行相关记录的归档管理。
2.2 各使用记录的部门,负责按照《记录清单》上的要求管理本部门使用的记录,如:填写、收集归档、保存。
3 记录的编制和审定
3.1 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自行编制记录表格的草案。以满足质量、食品安全要求和体系的有效运行为制定原则。记录的格式、栏目要与程序文件及作业书要求的内容一致。
3.2 新编制的记录表格草案,由品控部审批、统一编号备案。
3.3 外来的记录表格,采用原有的编号,由品控部备案。如没有编号,由品控部统一编号备案。
文件的评审:
1 文件修订/制作/废止作业:文件需修订/制作/废止时,由权责部门提出申请,交管理者代表,必要时总经理批准。
2 公司全体职员均可对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手册、程序、工作文件、记录等)提出修改意见,以促进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3 当以下情况发生时,品控部可报请管理者代表对相关文件进行再评审。
A、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发生重大变化。
B、公司活动发生重大变化。
C、公司结构和职能发生变化。
D、其它须引起重视的质量、卫生问题。
1 品控部根据公司的HACCP计划和质量食品安全方针制定目标,包括:
A、公司总目标
B、各部门目标
2下年度各部门的目标制定在本年底由品控部完成,经总经理审批后颁发。
3 品控部在制定目标时应明确与目标相关的责任部门,并将各目标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即在不同职能层次上建立目标。
4 品控部确定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5 管理者代表审批目标后,以书面形式下发各责任部门。
6 品控部负责编制实现各项目标所需采取的措施,并形成文件《PRP控制方案》,提交总经理批准。
7 各责任部门根据《PRP控制方案》,对所负责的目标开展管理活动,并收集目标相应的数据,按方案中规定的评价周期进行统计,提交管理者代表。
8 品控部根据各部门的目标达成情况,汇总成总体目标达成的评价报告,在近一次管理例会中向总经理汇报。
9每年管理评审前,各责任部门向管理者代表提交年度目标的达成情况汇报,由品控部汇总,提交管理评审会议。
10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和统计技术的选定,按照《数据分析控制程序》执行
质量审核
每一个制造商应建立质量审核的程序并完成这样的审核以确保质量体系符合经确定的质量体系要求并保持有效性。进行质量审核的人员应不能直接负责受审核的事项。必要时要采取纠正措施包括对不合格的再次审核。应报告每次质量审核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应由负责受审核方的负责人进行评审。质量审核和再次审核的结果和日期应形成文件。
820.25人员
(a) 总则:每一个制造商应具有充足的人力资源,这些人员应具备必要的教育、培训和经验以确保正确的完成本部分所要求的活动。
(b) 培训:每一个制造商应建立一个识别培训需求的程序以确保所有的人员能够接受适宜的培训以完成本职工作。培训应形成文件。
(1)作为培训的一部分,工作人员应了解由于其不恰当的操作而造成的器械缺陷。
(2)进行验证和确认活动的人员应了解可能遇到的器械缺陷和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