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土壤检测准确性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土壤。提升土壤检测的准确性,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提升肥料利用效率,进而有效提升农作物产量。 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提升土壤检测准确性的途径。
提升土壤检测准确性的必要性分析
土壤是植物整个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基础。由于不同土壤中的相关营养成分并不完全相同,因而只有科学、合理、准确地对土壤中各种养分进行检测,才能为植物正常生长提供依据和参考。
同时,土壤检测工作是一个十分严谨和精细的工作,稍有不慎,都可能导致土壤检测值和实际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就要求检测人员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尽量降低误差以及消除一些不利于检测的因素,进而全面提升土壤检测的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农业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数据,并有助于建立土壤养分分析数据库,为农业种植和耕作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作物产量, 进而全面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
提升土壤检测准确性的有效途径
**科学采集检测样品 进行土壤检测的首要环节就是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 为确保土壤终检测的准确性,
首先,需确保土壤样品具有代表性。主要原因在于土壤中的不同成分含量需借助样品质量来予以展示。因此,在进行样品采集的时候,至少应保证每一份土壤样品有 10~15 个取样点。
其次,还应该确保取样点具备一致的深度且土壤均匀分布,好能够完全覆盖整个土壤样品,以便较好地反映采集点的真实状况。
再次,具体采集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标准,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进行自然风干处理,严禁直接曝晒或者烘干。
同时,自然风干时,检测人员还应不断翻动土壤样品,以便加快自然风干速度。为避免样品受到污染,还要确保土壤样品远离灰尘、碱性和酸性物质。风干之后的土壤样品要磨碎,筛除土壤中相对较大的颗粒。后,安排专职人员对土壤进行登记保管,为日后的检测化验做好准备。
No.2准确配置溶液试剂 在配制溶液试剂时,一步是进行称量。然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称量时会出现一定误差。
为减小称量误差, 一是可以采取增量法称量。具体而言,选用电子分析天平, 首先将天平打开,其显示为 0.000 0,然后将称量瓶放到秤盘上,此时显示称重为 W1,接着在称量瓶中放入需要称量的供试品,并对二者的重量 W2 进行记录,那么用 W2-W1 得到的数值就是所称取的供试品的实际重量。如果要将称量瓶重去除,可以按一下控制板的“TAR”回零。如果将称量瓶的重量消除之后再进行称重,则终显示的数值就是供试品的实际重量。
二是应选用纯净水配制试验所需要的试剂, 并运用纯净水清洗容器 3 次以上。若未清洗干净烧杯,则会导致溶液的物质量减少,溶液浓度相对偏低。完成配制的试剂需要立即放入带有塞子的试剂瓶中,并将试剂的名称、浓度、配制人、配制日期、复核人、复核日期、有效期限等清楚**注在试剂瓶上。
三是需特别关注溶液的转移过程,应小心谨慎,避免溶液溅出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No.3合理添加质量控制样 进行土样检测时,应科学合理地进行质量控制样的添加,确保其能够依据标准样和参考样校准所需要的测量器具,以便于提升检测的真实性。质控样本身具备较为稳定的计量学特点,其能够对质控样和土样同时进行分析。同时, 还可以将土样的检测成果和标准参考样进行比对,终促使检测结果和操作人员的具体操作及器具的选用间不存在系统差,从而全面提升土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No.4 严格把控实验室土样检测质量 土壤的检测工作终需要在实验室中完成,因而需要严格把控实验室的检测质量。
一是应遵循相关土样的检测规范要求,营造适宜的实验室检测环境,确保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达标,避免环境因素带来检测结果的误差。
二是实验室检测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直接关系到终的检测结果。因此,要求检测人员具备扎实的检测技能。 对于上岗检测人员,需要通过统一考核,并且持证上岗;同时,还应该对在职的检测人员进行职业素养培训,确保检测人员树立积极正确的职业观和**观。在实际检测过程中, 高度重视检测的准确性,规范操作,以严谨的态度从事检测工作,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检测误差。
三是对于试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试验容器,应定期进行清洗和维护,妥善保管,避免容器问题带来的检测误差。
四是安排专人保管实验室中所需要使用的化学试剂和试验用水,进而全面确保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和准确性达标。
No.5**起检测仪器质量
土壤检测工作离不开相应的检测仪器,而检测仪器的质量水平也必然会影响到终土壤样品的检测质量。
因此, 提升土壤检测准确性的另外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全面提升检测仪器的质量水平。一是应定期对所有检测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对,确保检测仪器可以正常运行,且及时处理检测仪器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便于降低仪器质量不达标而带来的检测误差。
二是就现行的法律来看,对于土壤样品质量检测方面的内容较少涉及,因而由于仪器设备质量带来的土壤样品检测误差并无实际的法律意义。这就要求检测单位及时建立和完善检测制度,同时完善相应的考核制度。对落后的操作技能、操作方法及时改进,对质量不达标、功能不完善的检测仪器设备及时更换,进而全面提升土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No.6开展原始记录的检验工作
土壤检测中进行原始记录的检验,主要目的在于对土壤的发展历史进行追溯,以获得较精准的检测结果。同时, 进行土壤检测原始记录的检验,其是整个土壤检验过程和检验结果的真实记录,也是终检验报告书的形成依据。
一是需确保检测原始记录的格式化。采用某种固定模式将检验原始记录予以固化,事先在原始记录中登记检测过程中需要涉及到的样品名称、检验项目、计算公式等固定不变的内容,而预留样品的称量、一期读数、温湿度、计算结果等可变的内容。这样就能够在具体检测过程中,将检测的实际状况对应填写到原始记录中。这种操作方法十分便捷,且易于编号备案和后续查询。
二是原始记录还应该全面、真实和完整,确保查阅者一目了然,全面覆盖所有的检测要素,全面提升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并为后续查验和检测结果确认奠定基础。
结语
土壤作为农作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基础,准确检测其营养成分,能为农业的种植和耕种方式提供依据,同时也能够为科学配方施肥提供数据参考。为了全面提升土壤检测的准确性,应从土壤样品的采集开始把关,科学配制试剂溶液,合理添加质控样,严格把控实验室和试验仪器质量,落实好原始记录的检验工作。同时,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标准, 科学开展土壤检测工作,努力提升检测人员的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提量提质,终切实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
土壤污染的风险管控:制定风险管控方案,实行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
中科检测为您提供专业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服务!
全土壤重金属检测攻略在这里
重金属作为土壤污染中的一大物质,一直都是农业发展的“绊脚石”。土壤中的重金属经过食物链的传递,终会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而工业活动以及人类活动不可避免产生的废气,废物、废水,对土壤中的重金属的富集又起到一定推波助澜的的作用。随着严《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土壤重金属检测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土壤重金属检测的那些知识。
土壤重金属检测主要检测哪些元素?重金属元素有很多,但是具体到环境污染,容易富集且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主要有砷( As ), 钴( Co ), 铬( Cr ), 铜( Cu ), 锰( Mn ), 镍( Ni ), 铅( Pb ), 钛( Ti ), 钒( V ), 锌( Zn )等。大多情况下土壤重金属检测都是针对这些元素含量及分布情况进行检测的。
一、土壤重金属的检测标准:
GSB 07-3272-2015 环境基体 土壤重金属元素分析标准样品
DB37/T 1305-2009 土壤中重金属微波消解快速测定方法
DB43/T 1165-2016 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标准
DB51/T 2221-2016 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土壤采样技术规范
DB61/T 1162-2018 土壤 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DB65/T 3974-2017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NY/T 1613-2008 土壤质量 重金属测定 王水回流消解原子吸收法
二、土壤重金属检测样品采集方法:
土壤样品采集时,一定要遵循样品具有代表性的原则, 也就是说,由于土壤不均一性,我们需要尽量让土壤检测区域采样点具有代表性、均匀性。 采样时,要贯彻“随机”、 “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采样点的布局方法主要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网格法布点等。
三、土壤重金属检测样品制备方法:
从野外取回的土样,需要在实验室进行风干、 磨碎、 过筛、 混匀、装瓶等制备工序。具体步骤是将采回的土样平铺,放置在阴凉、干燥、无灰尘污染、通风的室内自然风干,对土样进行翻松以免结块,然后,将土样磨碎,分别用 20 目 与 100 目 孔径的筛子,筛取后装入密封的乙烯封口袋中。然后对编号、日期、采集地点、采集数量,制备人员进行详细的登记。
四、土壤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石墨炉、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ICP)、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AS)、原子荧光光谱仪(测 Hg、As 等)X荧光光谱仪(XRF)、气质联用仪(GCMS)
进行土壤重金属检测,对于土壤污染现状的分析,评估环境污染情况都有重要的参考**。通过对土壤重金属检测得到的数据来规划城市发展,布局工业、农业区域,规划土壤修复方案都具有积极意义。当然土壤重金属检测还可对污染企业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中科检测为广东省重点企业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排查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由于土壤污染来源广泛,并且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等特点,导致企业往往对土壤环境的日常监管以及污染防治缺乏积极性,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今天中科检测的小编就来盘点一下企业在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设备以及检查项有哪些呢?
一、储罐区域
储罐区由于存有大量的散装液体,因此一旦发生跑、冒、滴、漏或其他形式的突发环境事件时,较易造成土壤污染。特别是地下储罐容易受到地面沉降和土壤腐蚀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罐体与管路破损。
重点检查内容
地下储罐
(1)罐体是否置于混凝土容器中;
(2)罐体为单层罐或双层罐;
(3)罐体是否带有阴极保护或泄漏检测系统;
(4)进料口、出料口、基槽和排尽口等部位是否设有溢流收集装置。
地上储罐
(1)罐体为单层罐或双层罐;
(2)罐体是否带有阴极保护和泄漏检测季预警系统;
(3)罐体下方及围堰是否为防渗设计;
(4)是否设有溢流收集设施。
装卸平台
1)平台地面是否为防渗设计;
(2)进料口、出料口、管道连接处、阀门、法兰处是否设有溢流收集设施。
二、废弃物存放区域
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等废弃物通常含有有毒有害成分,若将其露天存放或未进行防渗防漏处置,易造成渗滤液体进入并污染土壤。
重点检查内容
(1)生活垃圾及危险废物是否存在露天存放;
(2)废物暂存区域是否满足防雨、防风、防渗,地面是否存在开裂;
(3)存放大量液态危险废物的仓库是否设置防渗沟和应急池。
三、废水处理站
废水处理设施的主要土壤污染风险主要为两点。其一在于污水管道和各槽体发生破损时,还有污染物质(重金属、**物等)的废水溢流进入土壤;另一点在于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若存在露天随意堆放等现象时,易造成土壤污染。
重点检查内容
(1)地上及地下管道材料、连接口是否有防渗措施;
(2)站内是否设有溢流收集设施;
(3)对废水污泥是否有防渗、收集和处置措施。
四、化学品物流运输
液态化学品在厂内外的转运一般通过管道或车辆完成。一旦管道发生破裂、损坏,或者乘装液体的容器发生倾翻、破损时,易造成泄漏物质进入土壤。
重点检查内容
管道运输
(1)地下或提升管道是否为双层设计;
(2)管道是否具有防渗、防腐、阴极保护等设计。
车辆运输
(1)是否使用密闭容器(圆桶、集装箱等);
(2)运输车辆货仓是否经过密闭防渗处置;
(3)运输路线是否提前规划。
中科检测具备土壤检测资质及能力,欢迎来电咨询 !
中科检测(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是中国科学院旗下独立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由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全资成立,总部设立在广州。旗下设有嘉兴中科检测,重庆中科检测,湛江中科技术,东莞中科检测四大分公司及深圳、福建、山东等全国省市20多个办事处和工作站。 中科检测作为中国科学院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机构,其中生态环境部门专业从事“生态环境检测、鉴定和估工作”,充分发挥技术与服务专业的优势,可为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多年来,中科检测为生产、科研、贸易、管理、诉讼、技术引进、商务仲裁等活动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分析测试技术服务,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测试共性技术支撑。 中科检测作为从事生态环境检测、鉴定和估工目前主要针对水(含地表水、地下水、降水、生活饮用水)和废水、生活垃圾、空气和废气、室内空气、土壤和沉积物、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煤质、海水、海洋生物体、海洋调查、环境噪声与振动、辐射、公共场所空气、工作场所等15大类别8000多个项目参数进行检测。 对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进行鉴别、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价与鉴定、固体废物产品化鉴别、竣工环保验收、土壤污染估与修复可行性方案设计、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可行性方案设计、生态环境损害估、安全隐患排查、生产企业土壤与地下水监测、VOCs减排及监测、污染场地修复估与验收、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污染物及重金属监测、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碳排放估与核算、职业病危害预价、清洁生产与价、环境风险估应急预案、疑似污染地块调查与排查出具符合相关规范及政策要求的估或鉴定报告 中科检测以的管理理念为标尺,以丰硕的研发成果形成**的竞争优势,中科检测将力求不断创新,以的检测服务为客户创造,打造服务品牌,铸造**中科检测,从中国走向世界,**检验检测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