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架因此设计中要全方面的对复杂的受力情况合理的简单化,可以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对管道废品抗震支吊架中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条件进行核算。接下来就来讲讲这些条件:
强度条件:管道装配式抗震支架所有构件单薄环节处的大应力应该是不逾越设计温度下相应的许用应力值的要注意不要漏掉各个废品抗震支吊架构件的强度控制点并注意废品抗震支吊架构件设计温度、材质、许用应力以及荷载组合的确定
抗震支架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快来收藏吧!
我们都知道抗震支架是用于建筑机电抗震系统的材料,地震每年都会发生,如果没有点防震抗震能,建筑物就很容易会崩塌,造成人身财产安全危险。所以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建筑机电抗震。为抗震减灾做好铺垫,这对于建筑物的抗震减灾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那么关于抗震支架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相关规范:
2014年10月9日,*共和国住房和城乡*585号文件:住房城乡关于发布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公告,批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为标准,编号为GB50981-2014,自2015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1.0.4、5.1.4、7.4.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所以,自2015年8月1日之后出具图纸或出具图纸审查报告的工程,均需设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
设计依据:
1、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7.1条: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2、依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1.0.4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设计;不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度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机电工程的抗震设计。
设计范围:
1、D**5以上的生活给水、消防、采暖及空调水等管道系统;
2、悬吊管道中重力大于1.8KN的设备或吊杆计算长度**过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
3、内径不小于60mm的电气配管;
4、重力不小于150N/m的电缆桥架、电缆槽盒、母线槽;
5、矩形截面面积≧0.38㎡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通风、空调等系统;
6、所有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
7、内径不小于25mm的燃气管道;在建筑高度>50m的建筑内,燃气管道应设置抗震支撑;
8、设在屋顶的共用天线等。
设置形式:
按设置形式分:螺杆式、底座式、多管底座式、组合式等;
力形式分:竖向抗震支吊架、侧向抗震支吊架、纵向抗震支吊架等;
应如何做好综合支吊架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任何工程都应做好的一个步骤,为达到质量要求对技术和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消除质量上存在的不合格,**工程质量。综合支吊架质量控制可谓是重中之重的一个环节,在支吊架工程中,对质量的要求十分高,应该按照支吊架制作安装质量验收规定来执行,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图集来施工制作,当然这只是基本的,除此外,综合支吊架质量控制还需采取以下措施:
,做好支吊架焊接,对焊接进行详细的检查,并且确保焊缝均匀,没有虚焊砂眼等想象的发生,如有则及时处理;
*二,支吊架的尺寸要正确,仔细的进行测量,避免误差;
*三,为保证支吊架安装的准确性,支吊的拐角需要使用角尺来测量,避免误差;
*四,对安装好的支吊架进行测量试验,确保支吊架得承重能力及牢固性。
抗震支架的作用是什么?
抗震支架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抗震功能的支架,当遇到强烈震动时,抗震支架不受震动影响,已达到抗震目的。简单的说,就是在机电管道设备上安装的抗震措施。安装抗震支架可以避免和减少地震对建筑物内机电设备的损坏。降低地震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5年发布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公告:批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981-2014,自2015年8月1日期实施。在此之前所有的建筑物基本没考虑机电抗震的设计,由此中国的建筑机电行业在抗震领域就有了国家标准,从而提高了机电系统的运行安全。
河南中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07年;是一家集生产、销售、安装、施工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公司与国内**设计公司和科研院所合作,研发了多种**产品广泛的应用在建筑、交通、**、水利、能源、化工、环保等诸多领域; 公司在河南长葛产业聚集区与河南省星民动力机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生产、研发中心;专业研制及生产、环保设备、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管廊预埋槽及支架、电线电缆桥架、金属构件加工、建筑防护栏(网)、机场围界、照明设备、自动化仪器、仪表、金属制品制造及防腐等相关的产品。产品在商周高速、南水北调中线、常州江边污水处理厂、上海青浦自来水厂、郑州陇海、三环高架、南阳回龙电站、城市管廊等大型重点工程中得以应用,社会反映良好。 公司倡导诚信文化、双赢文化和创新文化,秉承“诚信、优质、责任、共赢”的企业****观。公司坚持在客户、企业、员工、社会等方面实现多赢的战略思想。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公司将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研发**产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真正做到智能制造一站式服务;发挥规模效应,拓展经营领域,为实现制造强国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