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山东、蒙西—天津南特高压工程相继建成投运。另外,随着国家电网公司“能源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大电网发展的基本形式。
电网发展方面,筹划外送通道,增强资源配置能力。合理布局能源富集地区外送,建设特高压输电和常规输电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新增规模1.3亿千瓦,达到2.7亿千瓦左右;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系统安全水平。
严格控制电网建设成本,提高电网运行效率。这应该是十三五期间需要重点关注的,发挥电网潜力,消除冗余,对于电网建设与规划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的今天,至关重要。比如统一线路和主变载流量控制标准,现阶段,规划部门与运行部门在电网的安全运行控制标准上存在一定差异,必要时需挖掘其潜力,减少新增设备投资;比如需求侧管理,需求管理中的行政、经济、技术措施对于电网负荷特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仅可以提高电网负荷率,降低电网最高负荷,还可以增大日最小负荷率,实现电网的移峰填谷。下图为典型国家输电网利用效率指标。
升级改造配电网,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大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力度,基本建成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配电网,适应电力系统智能化要求,全面增强电源与用户双向互动,支持高效智能电力系统建设。
随着特高压建设的持续推进,智能配网建设的火热兴起。智能电网设备在特高压、配电网领域中不断扮演着各种关键角色,有力地支撑了电力工程建设。国内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智能电网成套装备,已成功应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多条输变电线路的建设工程。智能配网将成为我国电力行业新一轮的投资重点,产生越来越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配网建设大幅提速。智能配网是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之一。随着全球范围内主要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实施,各国政策和资金投入的加大,智能配网市场领域未来将迅速增长。目前,我国智能配网领域还处在起步阶段,国内城市配网馈线自动化率不足10%,仍处在试点和初步建设的阶段。
通信方式
装置标准配置具有 2 个与自动化系统通信的 100BASE-T 标准以太网接口,装置可接入单网系统
或双网系统运行。单以太网运行默认采用 A 网口接入,双以太网运行则 A、B 网口同时接入。在菜单“\
运行设置\HMI 设置”下设置相应通讯端口地址。通信介质建议均采用以太网用屏蔽双绞五类线 STP5。
当装置以太网通信接入自动化系统时,多台装置依靠接入集线器(HUB)相对集中,与自动化系
统主站连接。如果不是采用交换式集线器,接入的装置数量最好不要超过该集线器可接入数量的 2/3,
以保证装置上送信息的实时性。
乐清市南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厚继薄发,无限超越,发扬“诚信实干,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为中心,致力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和产品的发展,保持技术、质量、服务、管理的优势。不断追求卓越,为中国电力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