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简介: 辣椒红色素别名辣椒红,是一种存在于成熟红辣椒果实中的四萜类橙红色色素,属类胡萝卜素类色素。其中极性较大的红色组分为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占总量的50%~60%,另一类是极性较小的黄色组分,主要成分为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它们具有维生素A的活性。辣椒红色素不仅色泽鲜艳,色**,着色力强,保色效果好,广泛应用于水产品、肉类、糕点、色拉、罐头、饮料等各类食品的着色,还可以有效地延长仿真食品的货架期;而且*性高,具有营养保健作用,并被现代科学证明有*、抗辐射等功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辣椒红色素已被美国FAO、英国、日本、EEC、WHO和中国**等组织审定为无限性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其**市场十分紧俏。二、相关定义 用溶剂(二氯甲烷、三氯乙烯、丙酮)萃取辣椒属植物的果实,然后除去溶剂而得油溶性初制品,是为“辣椒油树脂”。再用仅能使辣椒素(非色素)溶解而不溶解辣椒色素的溶剂分离掉辣椒素,再经减压浓缩而得辣椒色素。通常为粉末状**色素或者为深红色油状液体色素。辣椒红是存在于辣椒中的类胡萝卜素。是一种营养强化剂。 根据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辣椒红可用于冰淇淋、糕点上彩装、雪糕、冰棍、饼干、熟肉制品、人造蟹肉、酱料、糖果,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三、主要成分 辣椒的显色物质主要是辣椒红色素。辣椒红色素是存在于辣椒中的类胡萝卜素类色素,占辣椒果皮的0.2%-0.5%。国外学者曾对辣椒中的类胡萝卜色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已从辣椒中分离出50多种类胡萝卜素,其中已鉴别出30多种类胡萝卜素。研究表明,辣椒红色素较主要的成分是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一般来说,辣椒红色素(色价10000单位)具有如下一些平均指标:脂肪酸80%一85%,主要由亚油酸、油酸、棕桐酸、硬脂酸、肉豆蔻酸组成;维生素E0.6%一1.0%;维生素C 0.2%一1.1%;蛋白质(总氮)140 -- 170mg/l00g样品;类胡萝卜素11.2%一15.5%,主要由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R一胡萝卜素、黄体素、玉米黄素、隐黄质等组成,其中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占总量的50%一60%。 不同辣椒品种成熟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相差很大,不同成熟期辣椒果实中类胡萝卜素总量、红色类胡萝卜素(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含量以及叶绿素的含量都有很大的变化.从结果初期到果实*成熟,类胡萝卜素总量和红色类胡萝卜素量分别增加66 124倍,而叶绿素含量到成熟时接近零,红色与黄色的比例也从0.22增加到1.34。因而常用成熟红辣椒果实来提取辣椒红色素。四、辣椒作用 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镇疼、止痒、抗炎、抑菌、脂质过氧化调节、心肌保护、*等生理功能和持久的强消炎镇痛作用,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加工、食品餐饮、医药工业、饲料等领域。利用红辣椒作原料,不仅可提取出高附加值的辣椒素(4万元/kg)及许多副产品,提取后剩余残渣作为动物饲料或深加工原料可以再利用。因此对辣椒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能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辣椒素类物质是一种混合物,己经确定有19种成分,其中辣椒素、二氢辣椒素等5种组分的含量较高,之和已占总量99%左右,5种化合物中又以辣椒素(占总量69%)、二氢辣椒素(占总量22%)含量高,二者之和占总量91%。五、理化性质基本性质 纯的辣椒红素为有光泽的深红色针状结晶。作为一般的辣椒色素,为具有特殊气味的深红色粘性油状液体。几乎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非挥发性油,部分溶于乙醇,不溶于甘油。耐热性较好。遇Fe3+、Cu2+、Co2+等可促使褪色,遇Pb3+形成沉淀 稳定性质 所谓稳定性,是指色素在各种可能的环境中能否保持原有色泽,即是否褪色或变色。辣椒红色素在被提取前贮存在辣椒果实的完整细胞组织中,由于受到细胞膜及细胞内某些成分的保护并形成脂类,对光、热等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当辣椒红色素被提取出来以后便失去了细胞膜等生物保护机制,各种外部条件对其均可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破坏其稳定性。稳定性是衡量色素可用性与经济**较重要的指标。因此,研究辣椒红色素稳定性并设法增强其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是其能否得到较广泛应用的关键。光稳定性 光对稳定性的影响在室内光线下,稳定性较好,放置4 周,色素无褪色现象。但如直接暴露在室外强光之下则很*褪色。热稳定性 有一定影响。温度越高色素损失愈多,加热至70℃以上则损失较明显。pH稳定性 酸、耐碱性好。pH 值在3~12之间时色泽稳定不变。金属稳定 金属离子对稳定性的影响Cu2+、Fe2+对辣椒红色素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Sn2+、Al3+在浓度较高,即大于400 mg/kg 时对红色素的色价有影响,而Fe3+、Na+、K+、Mg2+等对红色素的影响可以忽略。稳定技术 主要是使用稳定剂。学者在研究稳定剂的用量与稳定化效果的关系时发现, 辣椒红色素的乙醇溶液以儿茶素作稳定剂的较佳用量为1.5×10-4,以槲皮素作稳定剂的较佳用量为1.0×10-4。比较有效地防止辣椒红色素褪色的稳定剂有:芦丁、儿茶素、槲皮素、绿原素、维生素E、异维生素C钠、茶多酚、酵母自溶提取物以及常用的合成抗氧化剂丁基羟基回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等。微胶囊技术已逐渐成为辣椒红色素的稳定化研究与开发的热点。辣椒红色素的微胶囊化是将一定比例的辣椒红色素与β- 环糊精及其它壁材在一定比例的丙酮- 乙醇溶液中进行包埋,真空干燥制得样品。其主要工艺流程为: 配料→乳化→均质→喷雾干燥→微胶囊。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采用微胶囊包埋技术制成的微胶囊食用**辣椒红色素,包埋率高达98%。采用微胶囊包埋辣椒红色素,芯材包埋率和微胶囊收得率也达到90%以上。辣椒红色素微胶囊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较大地提高了色素稳定性,从而提高了食品质量,有助于提高产品档次,节省生产成本,为辣椒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科技含量。 CAS : 465-42-9 ; 主要用途 : 着色剂 ; 执行标准 : GB ; 产品规格 : 25kg/桶,5kg/桶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来源 : 合成着色剂 ; 色素含量 : 99(%) ; ** : 河北晨光 ; 主要着色成分 : 辣椒红 ; 型号 : 食品级 ;
武汉盛世天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瓜尔豆胶、乳糖、硫酸软骨素、木糖醇、D-木糖,L-阿拉伯糖,乳清蛋白,微晶纤维素等产品**生产加工的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武汉盛世天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得业界的认可。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 **名称 : 盛世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