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结构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企业应设立相应的部门机构,明确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并形成文件加以公布。
企业是否设立了相应的部门机构,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是否明确规定及相互沟通,组织机构图是否明确质量部门职责。
各类人员是否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和相互联系。
企业根据自己的规模设立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允许和简化机构,但质检部门必须立,并有质量否决权;其他职能未必设立机构,但必须确定人员负责,这些职能至少包括;工艺技术、生产技术、生产计划、质量管理、设备维修,安全管理等。质量手机的组织机构图与实际相符。
根据质量手册和有关文件规定各部门(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随机抽查3—5人检查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是否明确。
a) 生产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
b) 负责生产管理的,并追踪检查计划的落实,使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c) 参与产品的评审,对评审结果负责;
d) 负责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的控制实施,并在车间和仓库做好产品标识工作;
e) 负责防护的控制,以及监督各工序做好产品的防护工作。
f) 做好现场与环境的控制与管理;
g) 半成品和终产品的不合格评审,并负责生产车间对不合格的标识、记录、隔离和处理;
a)负责制定质量检验标准、质量考核制度等;
b) 负责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工作的控制,并对实施部门进行监督;
c) 参与有要求的产品评审和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并对评审结果负责;
d) 对不合格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标识、隔离和处理的控制,组织有关部门对不合格的 评审和确定处置方法,对返工后的产品进行重检;对不合格的严重性、出现的频度、根源进行分析评估,必要时要求有关部门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
e) 进货检验员负责公司来料的品质检验、不合格处理;
f) 制程检验员负责生产过程成品及办成品的首件检验和巡检、不合格品处理;
g) 成品检验员负责公司产品的出货检验、不合格处理;
《质量管理手册》根据ISO9001:2015标准的要求和本公司的具体实际,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作出了系统的、纲领性的阐述。它反映了公司贯彻质量法规性文件,也是操作书。现予以颁布,自 起正式实施。
望全体员工认真贯彻执行手册中的各项规定,为实现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而努力工作。
质量管理手册是描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部门、人员、产品和服务过程及相关活动,并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GB/T19000-2016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质量管理手册》采用GB/T19000-2016标准中规定的术语和下列术语。
1公司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活动,管理者代表负责评审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评审组由我公司各部门以上管理人员组成,需要时吸收其它相关人员参加。
2根据公司总经理的提议,由行政部拟定“管理评审会议通知”并经公司总经理签署后于评审会议的一个星期前分发到评审组成员。“管理评审会议通知”应包括如下内容:评审会议时间、地点和议程等。
3行政部准备评审有关的资料,承担评审日常工作,并配合进行评审。各部门准备有关本部门的评审资料参加评审。
4评审人员在评审会议上应积极发言、认真评审,提出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议。公司总经理在评审会议结束前要作总结性发言(包括决定)。
5评审会议结束一周内,行政部应将评审会议记录整理成“管理评审报告”,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及时分发到评审组成员和有关部门。
4管理评审后的跟进
4.1行政部根据评审会议提出的改进建议,按照《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的规定要求执行。
4.2各部门负责有关本部门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并对其实施结果的有效性负责。
4.3品管部负责跟踪检查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验证。(必要时可组织相关人员共同验证)
成品标识:
品控员按产品的检验标准对成品进行检验,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分开放置,不合格品放置于不合格框内。
品控员检验合格的成品,由成品仓管员将其按区域分类摆放。
立包装的产品做好批次/日期标识,有班次或不同产线时应打上不同的代号,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做好包装并记录,并由检验员及班组长做好审核。
成品的标识:外销产品以注册代号、品名、规格、生产日期、产地标识。内销产品以公司名称、产品名称、规格、产地、生产日期标识、执行标准、生产许可正好、保质期和存贮方法等,以确保满足可追溯性要求。
采购
每次采购之前,应参照有关资料制订采购计划单。采购计划实施前,必须由具备的人员审批签字。 22 企业是否制订了选择供方的方法及其控制措施。
企业应保持对合格供方的评价记录。
企业在采购之前,是否确定了质量要求明确的采购计划单,并经由主管人员审批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