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ISO9001认证条件: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1、拥有明: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登记证书;
2、成立时间满足3个月;
3、有正常运营;
4、个别行业需要提供行业许可证(如、设计等);
一、工程设计:
1 是否有程来控制、评审、检查和验证产品的设计?以保证产品的设计能满足所规定的要求。 1 2
2 是否有项目以确保对项目状态和进展适当管理可见度? 1 2
3 是否根据设计计划在适当阶段由合适的部门对设计进行审查?并制定品质保证计划且有正式书面的审查记录。 1 2
4 是否有记录在设计适当阶段有进行产品确认、鉴定和验证以保证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1 2
5 是否有记录对新产品可靠性验证失效进行(FMEA)分析和风险评估? 2 1
6 是否有程序和记录设计的产品已经过试产、量产的验证过程? 1 2
二、工程变更:
7 是否有制定一个制程或产品变更的程序?(包括:1.规格或设计变更 2.原材料供应商变更 3.制造工厂转移 4.测试和装配流程或技术变更 5.客户变更)。 1 2
8 是否有文件来定义变更需向客户(相关方)提出申请和确认?并在客户(相关方)确认同意情况下实施变更? 1 2
9 是否有程序和记录变更前在适当的阶段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变更验证活动? 1 2
日常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二者割裂,出现“两张皮”现象。个别管理者尤其基层管理人员,对于ISO9001贯标工作理解不到位,不能准确把握运用管理体系文件,工作沿袭过去习惯做法,将ISO9001贯标作为一种认证需要的任务来完成,日常工作中,将贯标文件搁置一旁,我行我素,待到内外审之前,突击填写记录等,以达到审核要求,严重违背贯标主旨,使ISO9001贯标成为一种负担,对工作毫无益处可言。
ISO9001认证介绍
1. 目的
对记录进行有效控制,为产品质量或环境运行符合规定要求提供客观证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部门与管理体系相关记录的收集、编目、标识、归档保管和处理。
3. 职责
3.1. 行政部:负责备案各类表单的样本和新版本状态;
3.2.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记录进行收集、整理、编目、标识、归档和处理。
3.3. 记录人员:及时、真实、准确地填写记录。
4. 工作程序
4.1. 使用:
4.1.1. 各部门有设计工作表格时,应考虑相关法规和产品实现过程的要求。
4.1.2. 记录填写必须及时、真实、齐全,字迹工整、清晰、易于识别,并有记录人员的签名。
4.1.3. 记录可用书面文字、磁盘、胶片和照片等方式。
4.2. 收集:
4.2.1. 记录的收集实行“分级负责、逐级收集”的办法,公司各部门分别由其负责人组织专人负责,并按规定报送。
4.2.2. 各部门应按不同类别完整地编目,再进行装订或装箱贮存在干燥安全的环境中,便于保管和查阅。
4.3. 标识/贮存:
4.3.1. 统一用文件夹或文件袋分类存放,并在其上书写记录名称、编号及时间间隔,以区别不同类别记录,便于查阅。
4.3.2. 对于保存期超过三个月的记录经行政部同意后,可集中保存于行政部的档案柜内,但需清楚标识所属的部门,记录的名称和年份。
4.3.3. 由行政部依据相关法规及产品的追溯性编制“记录汇总表”,规定其保存年限。
4.4. 保护:
4.4.1. 保存期限内应保持记录无丢失、无破损、无失真,每月检查记录保存情况;
4.4.2. 采取防火、防虫、防、防潮、 防丢失、防失密等措施。
4.5. 检索:
4.5.1. 对记录进行有序整理编目,按时间序列/功能序列进行归档存放并记录、标识,有条件者,可记录主题词、编号、类别等内容,实现电脑检索。
4.5.2. 记录的查阅、借阅均需经过记录保存部门主管同意,所有记录未经公司批准,不得提供给外部人员查阅、借阅。
4.6. 处置:
4.6.1. 各部门按照“记录汇总表”的期限要求进行保存,如需超期保存,应通知行政部记录超期保存时间,到期销毁的记录经部门主管同意后销毁。
4.6.2. 在保存期内,未经管理者代表批准,任何人不得和补充记录内容,如需复制记录,必须经过部门主管同意。
ISO9001认证申请认证时需要客户提交哪些材料
1.申请方和拟认证组织的法律地位证明(法人营业执照或法人授权书、组织机构代码证)
2.资质或许可证复印件(法律法规规定需要资质和许可证的行业)
3.商标注册证明复印件或商标授权明(认证证书中表明注册商标时需提供)
4.有效的管理体系文件(手册、程序文件等)
5.组织认证场所清单(两个或两个以上场所时提供)
6.生产/服务工艺流程示意图、主要生产和检验设备、产品适用标准清单
7.对产品符合性产生影响的外包信息
8.其他。在认证过程中,需客户配合服务商准备的其他详细材料。
通报。证书的持有者改变其认证审核时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及时将更改情况报认证机构。认证机构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重新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