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法案是指联邦食品、和化装品法案。法案中201部分中规定的所有定义都适用于本部分的法规。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b)抱怨:抱怨是指任何以书面、口头、电讯的形式宣称,已放行销售的在其特性、质量、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有效性及性能等方面存在不足的行为。
(c)组件:组件是指任何原材料、物质、零件、部件、软件、固件(软件硬件相结合)、标记或装配件,可作为终器械、包装器械和标记器械的一部分。
(d)控制号码是指任何有的符号,如:字母有的组合或数字的有的组合,或者两者的结合,从中可以确定终产品批或单元的生产、包装、标记和销售的历史。
(e)设计历史文件(DHF)是指记录的汇编,描述了一个终器械的设计历史。
(f) 设计输入是指器械的物理要求和性能要求,其可作为器械的设计基础。
(g) 设计输出是指每一设计阶段和总体设计的设计努力的结果。终器械的设计输出是由器械、器械的包装、标签和器械主记录构成。
(h) 设计评审是指对设计的形成文件的、全面的、系统的检查以便评价设计要求的充分性,设计满足要求的能力以及识别问题。
(i) 设备历史记录(DHR)是指包含终器械生产历史的记录汇编。
(j) 器械主记录(DMR)是指包含终器械的程序和规范的记录汇编。
(k) 建立是指规定、形成文件(手写的、电子的)和实施。
(l) 终器械是指任何适于使用或能够运行的器械或器械的附件,无论其是否经包装、标记或灭菌。
(m) 批是指终器械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可由型号、规格、类型、尺寸、结构或软件版本构成,这些器械和组件是在相同的条件下生产的,在规定的范围内有相同的特性和质量。
(n) 有行政职责的管理者是指有权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体系或对质量方针和质量体系作出更改的制造商的雇员。
(o) 制造商是指任何对终器械进行设计、生产、制作、组装或加工的人。制造商包括但并不仅仅只限制在那些完成灭菌、安装、重新标记、重新制造、重新包装、制定规范的人,或者完成上述操作的初始销售商。
(p) 制造材料是指任何使用的材料或物质,这些材料的使用可便于生产加工,或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伴随物或副产物,这些物质的存在在终器械上是作为残留物或杂质,这些物质的产生不是设计出来的,也不是制造商想要的。
(q)不合格是指不满足规定要求
(r)产品是指组件、生产材料、过程中的器械、终器械和返回器械。
(s)质量是指器械满足良好使用性能的总体的特性和性能,包括安全和性能。
(t)质量审核是指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制造商的质量体系进行的系统的、立的检查,以确定质量体系活动和活动的结果符合质量体系程序,并确保质量体系程序得到有效的实施并适合于实现质量体系的目标。
(u)质量方针是指与组织质量有关的总的意图和方向,质量方针是由管理层制定的。
(v)质量体系是指完成组织的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
(w)二手制造商是指加工、翻修、再次包装、修复或对终器械采取其他措施来对器械的性能或安全规范或预期用途做重要更改的人。
(x)返工是指对不合格产品采取的措施以便使其在放行和发布前满足规定的器械主记录的要求。
(y)规范是指产品、过程、服务或其他活动必须满足的任何要求。
(z)确认是指通过检查和提供客观证据确认能够持续的满足用途的要求。
(l)过程确认是指通过客观证据确定过程能持续生产出满足其预先确定的规范要求。
(2)设计确认是指通过客观证据来确定器械规范符合用户需求和预期使用用途。
(aa)验证是指通过检查和提供客观证据以确认规定的要求得到满足。
820.5 质量体系
每一个制造商应建立和保持一个适用于设计和生产的质量体系并满足本部分的要求。
为确保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各职权的发挥,各部门对部门内的岗位制定《岗位说明书》。在各程序文件和作业书中都已规定了各部门/岗位的工作界面或接口。各部门在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主要职权描述如下:
食品安全小组:负责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维持和、文件/ 记录/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管理,主导质量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采购员: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工作。
生产部:负责生产管理工作。
仓库员:原辅料仓储管理工作。
业务员:主导销售及客户信息反馈工作。
品控部:负责来料检验、过程检验及产品检验管理工作。
公司成立内审组,内审每年不少于一次。当公司的产品、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及所依据的标准发生重大变化时;或产品安全、质量有严重问题,对客户造成严重伤害或客户反映比较强烈时,则适当增加内审的次数,具体内审时间由内审组长决定。
内审组:
内审组组员:高中、高职或中专以上毕业,食品,从事质量管理工作者优先,或经内审组长提名,曾受过本公司内部或外部内审相关课程培训、且有证书者。
内审组组长:具备前项内审人员之基本条件,并具有管理与能力,曾任或现任部门主管或经管理者代表者。
成立内审组:为满足客观与相互激励要求、采取临时任务编组方式成立内审组。每次内审前,由内审组组长负责筹组内审组,其具体安排及分工于《内审实施计划》中进行规定。
1 品控部根据公司的HACCP计划和质量食品安全方针制定目标,包括:
A、公司总目标
B、各部门目标
2下年度各部门的目标制定在本年底由品控部完成,经总经理审批后颁发。
3 品控部在制定目标时应明确与目标相关的责任部门,并将各目标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即在不同职能层次上建立目标。
4 品控部确定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5 管理者代表审批目标后,以书面形式下发各责任部门。
6 品控部负责编制实现各项目标所需采取的措施,并形成文件《PRP控制方案》,提交总经理批准。
7 各责任部门根据《PRP控制方案》,对所负责的目标开展管理活动,并收集目标相应的数据,按方案中规定的评价周期进行统计,提交管理者代表。
8 品控部根据各部门的目标达成情况,汇总成总体目标达成的评价报告,在近一次管理例会中向总经理汇报。
9每年管理评审前,各责任部门向管理者代表提交年度目标的达成情况汇报,由品控部汇总,提交管理评审会议。
10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和统计技术的选定,按照《数据分析控制程序》执行
1. 文件控制程序 GB-OP-01
2. 法律法规控制程序 GB-OP-02
3. 记录控制程序 GB-OP-03
4. 目标控制程序 GB-OP-04
5.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GB-OP-05
6. 沟通控制程序 GB-OP-06
7.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GB-OP-07
8.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GB-OP-08
9. 设备设施控制程序 GB-OP-09
10. 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 GB-OP-10
11. 危害分析控制程序 GB-OP-11
12. 危害程度判定程序 GB-OP-12
13. HACCP计划控制程序 GB-OP-13
14. 食品安全验证控制程序 GB-OP-14
15. 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GB-OP-15
16. 采购控制程序 GB-OP-16
17.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GB-OP-17
18.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GB-OP-18
19. 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GB-OP-19
20. 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 GB-OP-20
21. 内审控制程序 GB-OP-21
2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GB-OP-22
23. 通知和召回控制程序 GB-OP-23
24.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GB-OP-24
25. 纠正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GB-OP-25
26.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GB-OP-26
27. 操作性前提方案控制程序 GB-OP-27
28. 原控制程序 GB-OP-28
本部分所要求的所有记录应保持在生产场地或制造商的其他能获得记录的负责部门或者FDA执行检验的人员。这些记录包括不在检验出现的记录都应便于FDA人员的评审和复印。这些记录应清晰、易于识别,保存时应防止破损和丢失。用自动存贮系统保存的记录应该有备份。
(a) 机密性。制造商认为应保密的记录要作记号以帮助FDA确定那些信息是可以透露的。
(b) 记录的保持期限。本部分所要求的所有记录都应有一定的保持期限,该保存期限应至少相当于所规定的的寿命期,但从制造商放行产品进行销售的日期起不少于2年。
(c) 例外。本部分的记录要求不适用于管理评审(820.20c)报告、质量审核(820.22)的报告和对供方所使用的是否满足820.50(a)供方、分承包商和咨询机构评价要求的审核报告,但适用于这些规定中所要求的程序。按照FDA的要求,管理层的人员应能以书面形式管理评审、本部分所要求的质量审核和供方的审核(适用时)已经完成并形成文件、并记录完成的日期和采取的纠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