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目标及实现情况;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2、过程指标及实现情况;
3 、顾客反馈/经营计划;
4、内/外审核结果;
5、市场和竞争对手分析报告;
6 、质量检验结果;
7、管评输出;
8、员工合理化建议;
9、数据分析的结果。
1目的
全面识别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风险和机遇,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增强抗风险能力,并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在体系策划中对各过程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与控制,并对运行中发生的质量事故采取预防措施。
3职责
3.1 管理层负责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时对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会进行战略分析。
3.2各相关部门负责识别与评价本部门相关过程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应对措施,并按确定的措施执行工作。
4工作程序
4.1 体系策划阶段的风险与机遇管理
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我们应考虑组织背景及内部、外部的因素,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编制《相关方需求及期望合规措施表》。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从长远规划上制定《公司战略分析报告》。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预期的结果,增强有利影响, 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实现持续改进。
4.2 过程管理阶段的风险与机遇控制
公司应策划应对4.1识别出的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及如何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都应与其对于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潜在影响相适应。《公司战略分析报告》识别的风险应分解到过程风险中,通过过程风险的应对措施进行管控。
4.2.1建立分风险管理小组
风险识别活动的开展应是一种多部门参与的活动,各部门在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中应通过集思广益和有效的分析判断下进行,在此之前应建立一个“风险管理小组”,总经理应通过授权,赋予该“风险管理小组”以下的职责:
A.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分析和评估;
B.制定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并落实执行;
C.编制《过程风险与机遇识别评价及应对措施表》;
D.组织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
在“风险管理小组”中,总经理应指派一名人员作为该小组的组长,负责协调工作,组织小组规划和安排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应对措施的制定,措施有效性的评价。一般情况下,指派管代做组长。
4.2.2《过程风险与机遇识别评价及应对措施表》
1、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
2、生产件批准控制程序
3、更改控制程序
4、控制计划管理规范
5、MSA管理规范
6、FMEA管理规范
7、SPC管理规范
8、防措技术管理规范
9、事态升级管理规定
1目的
对质量有关的所有文件予以控制,确保在使用处都能得到适宜文件的有关版本,防止使用非预期使用作废的文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文件(不包括记录)的控制。
3职责
3.1总经理批准《质量手册》。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审核《质量手册》及批准程序文件。
3.3品质部负责文件的归口管理,并负责组织管理性文件的编制。
3.4生产部负责技术性文件的编制。
3.5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使用和保管。
3.6各部门主管负责审批部门文件。
4工作程序
4.1文件的控制范围
4.1.1需控制的文件包括:
a)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 质量手册;
c) 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
d) 技术性文件(技术规范、作业书和图样等);
e) 管理性文件(管理规定、程序等)和记录;
f) 与产品有关的外来文件等。
g) 有关的法律法规。
文件可以采用任何形式和类型的媒介。
4.1.2外来文件包括:
a) 工作中使用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以及需执行的上级或业务主管部门的文件;
b) 顾客提供的图样、技术要求等文件;
c) 供方提交的文件。
4.1.3需进行控制的文件形式包括:
a) 以文字形式构成的文件;
b) 以实物/样品、图样构成的文件。
4.2文件的编写、审核及批准
4.2.1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写《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总经理批准并发布。
4.2.2生产部负责编制技术性文件,公司分管审批。
4.2.3各部门负责编制各自工作范围内的管理性文件和其他文件,总经理批准。
4.2.4文件批准人应确保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4.2.5生产部收到顾客的新工程规范后,应在二周内组织有关人员对顾客文件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理解和明确顾客的要求,以便正确实施顾客的工程规范及其更改。评审中如对顾客的技术文件或更改要求有疑问或有异议,供销科应立即与顾客进行有效沟通,确保对顾客技术文件或技术更改要求正确理解,有效实施。评审后的顾客文件品质部应分类放置,按受控文件控制。
年度培训计划的编制
总务部应编制公司人员《年度培训计划》。计划中应明确指出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实施的月份及责任部门等项。培训计划经公司分管批准后,由总务部组织实施。
培训的范围应包括公司内的各级管理者和所有从事对产品要求符合性有影响的工作的公司人员。
在编制《年度培训计划》之前,总务部应先根据公司发展的需求和现状,明确培训需求。必要时,总务部应向各、各车间征询对培训需求和期望。
总务部可根据需要(如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的更改或设施的更新等)在计划外临时安排培训任务。
应对新上岗(包括合同工和代理工作人员)或调整工作(转岗)的,以及在能力上不适应本岗位工作的公司人员,提供适当的岗位培训,以使其尽快具备所需的能力。培训的内容除应包括岗位技能要求和安全、文明生产的知识外,还应将不符合质量要求可能会给(内外部)顾客带来的后果告知参加培训的人员。
年度培训计划如因某种原因不能如期进行时,应由总务部及时调整培训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因工作需要,需临时增加培训时,由总务部编写临时培训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1、生产计划失误,造成缺货或库存积压。
2、员工工作积性不高,效率低下。
3、生产前未进行作业准备验证,导致大批量不良产生。
4、因生产操作管理、设备管理方面出现漏洞,导致员工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发生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
5、因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生产控制标准制定不合理,造成妨碍生产计划完成或成本的增加。
6、生产过程中突然停水或停电,导致生产中断,无法按时出货。
7、车间有人临时请假或离职,无人顶岗。
8、同一岗位不同员工的操作存在差异,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9、生产控制方法发生突发故障,导致生产无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