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否制订了各类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培训制度和计划。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质检员、测试设备操作员及关键工序上岗人员是否经过一定的培训并且合格。
企业是否保存了培训资料和考核记录。
企业是否具备了基本的测试条件和测试设备。
a) 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范围是否形成文件?
b) 在确定范围时,是否考虑了各种内外部因素、相关方要求及其产品或服务?
c) 质量标准是否存在不适用于该范围的情况?若有是否说明理由?是否合理?
理解要点:
a) 管理体系的边界一旦确定,组织在此范围内的产品、服务和活动均须包括在质量管理体系范围里。
b) 若组织认为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不适用本标准的某些要求,应说明理由。
c) 对ISO 9001:2015条款的删减,不能影响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的能力或责任。
a) 不符合要求的输出如何进行识别和控制?
b) 组织是否根据不合格的性质及其对产品和服务的影响采取适当措施?
c) 不合格的控制是否适用于在产品交付之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以及在服务提供期间或之后发现的不合格服务?
d) 处置不合格输出的途径包括哪些?
e) 对不合格输出进行纠正之后是否实施再验证?
f) 对不合格处置的记录是否得到保留?
理解要点:
a) 要对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b) 处置不合格输出的途径包括一般包括:
——纠正;
——隔离、限制、退货或暂停;
——告知顾客;
——获得让步接收的授权。
c) 应对纠正后的产品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
d) 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
e) 组织应保留以下记录:
——有关不合格的描述;
——所采取措施的描述;
——获得让步的描述;
——处置不合格的授权标识。
1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控制并记录产品的性标识,防止同种产品的不同个体混淆。
2在任何情况下产品发生异常时,凭包装标签日期、包装员等均可找出有关的记录或其他单据资料进行追溯,追溯顺序为“产品异常→出库记录/销售记录→出厂检验报告→制程报表/制程报表→原辅料领用记录→原辅料检验/验收记录→采购记录→供方等构成标识和系统性的追溯。
3出货前产品发生异常时,根据成品外包装标识,追溯入库时间、生产时间、包装员等,找出前后所有可能产生异常的因素。
4所有用于追溯的记录应根据实际需求予以保存,便于日后追溯之依据。
1 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
质量体系全过程,基于《组织环境分析报告》和《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清单》,按《风险和机遇及应对措施记录》进行风险识别及制定方案。
2 风险和机遇信息识别、评价
1)每年进行一次风险机遇信息识别、评价,加以补充完善,并根据评价结果决定是否再次进行分析、评价;
2)每年由总经理负责风险机遇措施有效性的评价;
3)如果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客户投诉,要立即启动风险机遇管理流程,针对发生的问题,进行风险机遇的分析和评价。
3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1)应对风险可选择:风险、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的可能性或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信息充分的决策保留风险等;
2)机遇可能导致采用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和服务、开辟新市场、新顾客等;
3)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融合并实施这些措施。
4 风险和机遇措施的验证评价
1)评价风险和机遇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2)验证由总经理组织实施;
3)验证完成后,保留相关的证据。
5 风险和机遇的更新
1)每年各部门对风险和机遇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评审,持续更新;
2)总经理组织相关部门对新的风险和机遇进行评审。
企业选择供方的方法和控制措施,应形成书面文件。
供方评价记录要保持,抽查2—3份。
企业每次采购之前应填写采购单,采购单中应明确采购产品的质量要求。抽查采购单是否有主管人员审批签字。
企业对各道过程都应制订出书面的工艺要求(或作业书)。抽查3—5道工序,检查其工艺数据的严密性。
企业应以书面形式规定一处以上的工序为关键工序,明确关键工序控制要求,并检查其落实情况。
生产设备档案(台帐)至少包括生产设备的型号、名称、进厂时间、使用年限等。
企业应提供生产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保养计划、维修保养记录。制度应明确规定负责人员,保养计划每年制定一次,维修记录应反映相互交接验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