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鲁木齐FSSC22000认证申请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

    乌鲁木齐FSSC22000认证申请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

  • 2023-02-09 14:56 14
  • 产品价格:面议
  • 发货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包装说明:不限
  • 产品数量:不限产品规格:不限
  • 信息编号:100321906公司编号:4229396
  • 林先生 经理
    15338786435 (联系我请说明是在阿德采购网看到的信息)
  • 进入店铺 在线咨询 QQ咨询
  • 信息举报
    产品描述
    人力资源的培训管理
    1培训的基本内容
    1.1岗位职务培训
    A. 职前培训:公司的基本规章制度、公司基本理念、员工福利、工作职责、特点等;相关技能知识;员工关心的其他相关事宜等;
    B. 岗位达标培训:岗位职务与职责要求、岗位应知应会(基本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实际经验等)、工作实战、培训考核方法及激励方式;
    C. 转岗培训:对转岗的员工进行新的岗位职务或达标培训;
    D. 提高更新培训:按照新要求或规范,不断对员工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继续教育;
    E. 晋级晋职培训:对晋级晋职的员工实施“先培训,后晋级、晋职”的制度;
    1.2能力培训
    A. 技术知识和能力、管理技能和手段、交往技能与技巧;
    B. 有关市场及顾客需求和期望方面的知识;
    C. 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内部及适宜的外部标准;
    D. 开展工作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1.3意识培训
    A. 公司未来的发展与变化、组织方针与目标、组织对社会的影响;
    B. 创造与革新观念、改进活动的提出与实施;
    C. 对新员工的入门培训方案;
    D. 定期对已接受过培训员工的再培训方案;
    2培训的主要方式
    A. 专题讲座
    B. 岗位练兵
    C. 经验交流
    D. 参观考察
    3培训类型与实施
    3.1职前教育培训
    3.1.1行政部应及时组织对新进人员及相关职位的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公司简介
    B、 经营理念
    C、 质量和食品安全意识
    D、 规章制度(考勤、总务等)
    3.1.2岗位技能及应知应会培训,应由相关部门主管以会议、讲解等方式实施。
    3.1.3以下人员如没有认可,应进行相关的内部或外部培训,并于培训后由相关部门鉴定其相关:
    A、 内部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人员
    B、 国家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人员
    C、 电工、焊接切割作业、锅炉压力容器操作/化验作业、公司内部机动车辆驾驶、会计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机构颁发的)
    3.2在职继续培训
    3.2.1依据各部门工作的要求,分阶段进行教育培训,培训可采取讲座、观摩、实际操作、委外培训等方式进行。
    3.2.2公司各部门主管根据各部门之职能与权责及结合公司经营需求,提出培训需求,并提交行政部汇总;每年12月份由行政部依据公司现况、岗位要求、公司发展规划,制定出下一年度的《年度培训计划表》,呈报总经理核准后予以执行。如有补充之
    3.2.3在职培训由行政部根据《人力资源培训计划表》相关内容,并结合公司的市场环境和生产状况等进行合理安排并实施,还需提供适当的培训资料及通知主训人员进行培训前的准备,并知会各部门主管,各主管对本部门受训人员的工作予以相应协调,保证培训计划的如期完成;针对专题讲座等适合于提供记录的相应培训,应将相关培训内容记录在《人力资源培训记录表》中,并将相应的培训资料作为附件保存。
    3.2.4当公司有管理、技术等培训需要,并且需聘请外部讲师或外派人员进行管理、技术培训时,由相关部门提出,行政部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外聘讲师的培训实施按照3.2.3的规定执行,外派培训的培训资料、培训等应予以保存。
    4培训效果的评估
    所有培训的效果应由部门主管会同相关人员,一般在培训后,进行考试、实际操作、观察或在训后1~3个月内对培训的有效性予以考核、评价,并将考核结果记录于相应的《人力资源培训记录表》中;外部培训的效果评估,以外培机构的评价为准。
    内部沟通
    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如下的内部沟通方式、方法,在不同部门和层次之间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包括过程和要求、食品安全危害信息、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沟通,使不同层次的人员都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与工作相关信息。对沟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落实,消除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障碍。
    为确保内部沟通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沟通过程视需要而定,会议、座谈讨论、通报、书面材料、电子媒体、记录、通讯、内审、管理评审等是可选择的方法。一般沟通活动可包括:
    a) 文件(包括记录);
    b) 在工作区域内由管理者引导的沟通;
    c) 小组简要情况介绍会或其它会议;通过管理例会和有关专题会议,如成绩表彰会,加强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与任务有关的应有会议签到表,必要时应做书面会议记录和报告;
    d) 布告栏、内部刊物和(或)杂志;
    e) 声像和电子媒体,如电子邮件和网址;
    f) 组织内人员的调查表和建议书。
    鼓励不同岗位之间员工就如何实现目标和工作的配合、协调进行积极充分的沟通。沟通应贯穿于整个体系中,对新产品的开发和投放,原料和辅料、生产系统和设备、顾客、人员水平和职责的预期变化进行明确地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宜特别关注新的法律法规要求、突发或新的食品安全危害及其处理方法的新知识。
    上述沟通过程可使用的适当记录包括:合理化建议书、会议签到表、信息联系单等。
    通过内部沟通过程,应确保管理者和食品安全小组及时获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信息,以用于体系的更新和管理评审:
    a) 产品或新产品;
    b) 原料、辅料和服务;
    c) 生产系统和设备;
    d) 生产场所,设备位置,周边环境;
    e) 清洁和消毒程序;
    f) 包装、贮存和分销系统;
    g) 人员水平和(或)职责及权限分配;
    h) 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要求;
    i) 与食品安全危害和控制措施有关的知识;
    j) 组织遵守的顾客、行业和其他要求;
    k) 来自外部相关方的有关问询;
    l)表明与产品有关的食品安全危害的抱怨;
    m)影响食品安全的其他条件。
    乌鲁木齐FSSC22000认证申请
    职责与权限
    为实施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公司规定了相应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组织结构(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附录),编制了《职责、权限和沟通控制程序》、《突发事件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及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职能分配表(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附录),规定了各在管理体系中的职责与权限,编制《职务说明书》描述各不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职责和权限的规定,通过在各层级上协商、沟通,以文件的形式传达到各管理者和相关,以确保各相关之间工作的衔接性和协调性。各对其管理的同一岗位不同员工的分工通过文件或工作安排予以规定,以便各司其职,有序工作。
    所有员工都应当被赋予相应的职责和权限,从而使他们能够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并使他们树立参与意识,提高能动性和做出承诺。
    所有员工都有责任向有关责任人员报告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问题。这些人有明确的处理问题和保持相关记录的职责和权限。
    乌鲁木齐FSSC22000认证申请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公司编制和保持作为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纲领性文件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规定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删减的细节和合理性,见1.2。
    描述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和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合公司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过程的特点,以及产品、服务形成相应的程序文件和作业书,适用的外来文件,及相关记录是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对其进行了引用。对于未形成程序文件或其他文件的过程,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将对此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加以描述。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是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一个组成部分,按《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管理。手册颁布令见0.1。手册的每一次修订状态,均在封面予以标明。
    乌鲁木齐FSSC22000认证申请
    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
    公司建立和保持《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规定食品安全小组应以受控文件形式收集、保持和更新所有实施危害分析所需的相关信息,适用时包括如下方面:
    a) 产品描述:包括法律法规、主管部门、顾客和公司要求原料、辅料、与产品接触的材料和终产品的产品特性,并规定终产品的预期用途。
    b) 布置图和流程图:包括过程或产品、工艺的流程图,其他的图表/车间示意图或进行描述(如气流、员工流、设备流、物流等),显示危害和控制措施的相关位置、关系等信息。
    c) 过程步骤和控制措施描述:包括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所覆盖产品或过程类别的流程图、流程图规定的所有过程步骤和控制措施。
    危害分析
    公司建立和保持《危害分析控制程序》规定食品安全小组应针对每类产品和(或)过程合理预期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实施危害分析并记录,包括如下方面的活动和及其方法:
    a) 必要时重新进行危害分析;
    b) 危害识别;可行时,确定终产品中食品安全危害的可接受水平
    c) 危害评价和分类;
    d) 控制措施的识别和评价,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组合。
    HACCP计划的建立
    公司建立和保持《HACCP计划控制程序》对HACCP计划的编制和运行进行具体规范,包括:
    a) 明确HACCP计划管理的关键控制点(CCPs)及其所要控制的危害;
    b) 确定针对每个危害在每个关键控制点(CCP)上的关键限值,必要时确定操作限值;
    c) 规定在每个关键控制点(CCP)中每种危害的监视系统,包括职责、频率、监视内容和方法、记录要求等;
    d) 规定关键限值超出时应采取的措施;
    e) 对HACCP计划的确认、评价和更新。
    1. 目  的
    对监测设备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其监视与测量结果符合要求。
    2. 范  围
    适用于公司监测设备的确定、登记、校准(检定)、维护等控制过程。
    3. 权  责
    3.1 品管部:负责监测设备的确定、验收、维护、检定和建档。
    3.2 各部门:负责维护和保管本部门所使用的监测设备。
    4. 定  义
    本程序引用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SO22000:2018中的定义、术语
    5. 工作程序
    5.1 监测设备的确定与提供
    5.1.1各部门根据生产工艺及测量任务所要求的准确度,确定和选择具有所需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监测设备。
    5.1.2品管部按照需求并结合实际情况,拟定监测设备需求计划,并报总经理审批后,按照《供方与采购管理程序》的规定予以采购。
    5.2监测设备编号与登记
    5.2.1 依JSCL+流水号,对其编号,所有监测设备均需由品管部登记于《监测与测量设备清单》中。
    5.2.2监测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设计原理图、历次校准或检定记录、运行状况等原始资料应按照《文件与记录管理程序》的规定进行归档与保存。
    5.3 校准计划
    5.3.1所有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监测设备,应按规定的周期或使用前对照与国际或的有关基准进行校准和调整。当不存在上述基准时,应记录标准或检定依据。
    5.3.2品管部应按照国家的计量法规、监测仪器仪表校准或检定准则以及公司的监视与测量设备的实际使用状况等,在每一年的年定下一年的《监测设备校准计划》,经主管人员确认,必要时,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5.3.3 监测设备校准周期一般为一年,具体应按照监测设备的校准类别、使用频率、相关法规的规定和监测设备的监测结果与产品质量的密切关系等因素来确定其校准周期,从而保证监测设备的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5.3.4校准分类
    品管部应追溯国家标准等要求,将监测设备(含新购设备)区分成以下两类:
    A. 外校:公司不能校准或国家法规不允许自行校准的,影响产品质量的监测设备,选择追溯国家标准的校准实验室进行校准或检定。
    B. 免校:监测设备的使用不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或仅供参考使用等的监测设备,可予以免校准。
    5.4校准作业
    5.4.1外校
    A. 监测设备统一由品管部按照《监测设备校准计划》及时安排外校,选择符合条件之机构,进行校准或检定。
    B. 外校完成时,要求外校单位提供参照国际、国家标准判定合格与否的校准或检定报告或合格证。
    5.4.2 免校
    对于免校的监测设备,品管部根据产品的后续检验结果及市场反映的产品性能与质量结果进行评估,合格方可继续使用,不合格则停用。
    5.5 校准结果的处理
    5.5.1校准结果由品管部将结论登记于《监测与测量设备清单》中。
    5.5.2校准合格的仪器贴上“合格证”标签(见附件)于仪器上,若仪器体积不足以标示时,则标示于外盒或保存;;不合格仪器则贴上“停用证”标签(见附件),再予以修理,修好再补校;免校仪器则贴上“免校证” 标签(见附件)。
    5.5.3 所有在用的监测设备,必须是在校准合格期内使用;对于超出校准周期的监测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由品管部送出,立即进行外校作业。
    5.5.4使用人员发现仪器设备失准时,应及时报品管部备案,由品管部安排维修和检定。同时,品管部应对已经使用该失准监测设备进行检测的已检产品立即进行评审(包括对产品进行试装、与样品比较或用同类合格的监视设备重新检测等方法),并记录评审结果在原有的检测记录中;评审不合格者,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发出《改进措施通知单》,追回重检或进行跟踪。
    5.6 监测设备防护
    5.6.1监测设备的使用人员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并按各种设备的相关保养规程进行维护和保养。
    5.6.2 品管部应配备与监测设备相适宜的工作环境。
    5.6.3 搬运监测设备时,须注意监测设备之装箱、搬运等条件,以不损坏监测设备为主,以保持其原有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服务区域
    服务广东省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其中珠三角: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惠州;粤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粤西:湛江、茂名、阳江;粤北:韶关、清远、云浮、梅州、河源。
    汉墨提供以下认证及培训辅导咨询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1、认证与验厂(质量、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 ISO9001(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认证、IFS、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ISO13485、ISO22716、GMP良好操作规范认证、FSC森林COC产销监管链体系认证、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BSCI社会责任验厂、SEDEX、WRAP、SA8000、体系内审员培训等。
    2、管理培训:管理自我(以客户为中心、情绪管理、执行力、个人行为特征、自我认知),管理业务,管理他人(MTP中高层管理能力提升、目标与计划管理、以经营为导向的卓越绩效、团队管理、冲突管理、辅导下属)等。
    3、管理咨询:组织架构梳理及人才战略、领导力测评与发展服务、培训管理体系搭建、企业文化梳理与落地等。
    您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欢迎来到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网站,我公司位于经济发达,交通发达,人口密集的中国经济中心城市—深圳。 具体地址是广东深圳龙岗区公司街道地址,负责人是林先生。
    主要经营ISO9001认证。
    你有什么需要?我们都可以帮你一一解决!我们公司主要的特色服务是:商务服务 认证服务 等,“诚信”是我们立足之本,“创新”是我们生存之源,“便捷”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用户的满意是我们最大的收益、用户的信赖是我们最大的成果。

    本页链接:http://www.cg160.cn/vgy-100321906.html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阿德采购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马上查看收录情况: 百度 360搜索 搜狗
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
相关分类
附近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