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之漫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长期低价销售西门子PLC,200,300,400,1200,西门子PLC附件,西门子电机,西门子人机界面,西门子变频器,西门子数控伺服,西门子总线电缆现货供应,欢迎来电咨询系列产品,折扣低,货期准时,并且备有大量库存.长期有效PLC的基础技术的进展,主要集中在两个基本方面:执行多任务和程序互换。
所谓执行多任务,就是在一个PLC系统中可同时装几个CPU模块,每个CPU模块都执行某一种任务,控制与其所执行任务相关的I/O模块的存取。其实,按照IEC 61131-3的概念,我们应该确切地称之为通过多配置执行多任务。例如,三菱电机的小Q系列多可以在一个机架上插4个CPU模块;富士电机的MICREX-SX系列多可以在一个机架上插6个CPU模块。这些CPU模块可以是专门用于逻辑控制、顺序控制的,也可以是运动控制用的,还可以是做过程控制用的,上述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环境下执行PC机任务的模块,也是供用户选择的一种选项。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混合式的控制系统。
PLC的传统软件模型包括一个资源,运行一个任务,控制一个程序,且运行于一个封闭系统中。而在IEC 61131-3可编程控制器编程语言标准的软件模型中,在其上层把解决一个具体控制问题的完整的软件概括为一个“配置”。它专指一个特定类型的控制系统,包括硬件装置、处理资源、I/O通道的存贮地址和系统能力,等同于一个PLC系统的应用程序。在一个由多台PLC或由多个CPU构成的PLC控制系统中,每一台PLC或每一个CPU的应用程序就是一个独立的“配置”。在一个“配置”中可以定义一个或多个“资源”。可把“资源”看作能执行IEC程序的处理手段,它反映PLC的物理结构,在程序和PLC的物理I/O通道之间提供了一个接口。只有在装入“资源”后才能执行IEC程序。一般而言,通常资源放在PLC内,当然它也可以放在其它支持IEC程序执行的系统内。在一个“资源”内可以定义一个或多个任务。任务被配置后可以控制一组程序或功能块。这些程序和功能块可以是周期地执行,也可以由一个事件驱动予以执行。
由此可见,该软件模型足以映像各类实际系统:对于只有一个处理器的小型系统,其模型只有一个配置、一个资源和一个程序,与现在大多数PLC的情况完全相符。对于有多个CPU模块插装在同一机架上的中、大型系统,每个CPU模块被视作一个配置,可由一个或多个资源来描述,而一个资源则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对于分散型系统,包含多个配置,而一个配置又包含多个处理器,每个处理器用一个资源描述,每个资源则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
值得指出的是,近些年来在日本开始流行的多CPU的PLC结构,恰恰是在IEC 61131-3标准颁布后多年之后才问世的。这个PLC结构的性变化,显然是建立在这个软件模型的 理论基础上,要不然PLC还是由一个CPU按扫描方式执行一个程序的那种传统结构。至于程序互换的问题,至少到目前为止尚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只有在每个PLC的供应厂商所提供的PLC产品都真正遵循IEC 61131-3的标准,而且其编程系统的具体实现又切实符合IEC 61131-8《编程语言的应用和实现导则》,并通过PLCopen这个组织对各种编程语言(LD、SFC、FBD、ST和IL)的一致性测试,还要解决不同PLC的存储地址资源的对应互换,才有可能实现名副其实的程序互换。
西门子6ES72142AD230XB8
西门子6ES72142AD230XB8
西门子6ES72142AD230XB8
编程设备服务处理的高速化。
当扫描时间为数十毫秒时,几毫秒的编程工具和监控设备的服务处理时间不会带来什么问题。但是在执行1毫秒以下的控制任务时,就有必要大大缩短这个时间。所采用的方法是以多CPU芯片并行处理的方式,由专门处理编程及监控服务的微处理器芯片执行这类处理,以减轻对执行控制程序的CPU芯片的影响,让它只管执行顺控和逻辑运算。此外,为了提高服务处理的效率,缩短在现场读写程序的时间,以缩短操作时间,采用了高速的串行通信(大的波特率为115.2Kbps)以及将UCB口(大波特率达12Mbps)引入PLC的CPU模块,从而实现与编程工具及监控设备之间通信的高速化,并允许同时使用这两个通信端口,由多人同时进行编程和调试。
1.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
PLC的诞生
1) 随着半导体技术,尤其是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期,设计制造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它能完成顺序控制,仅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控制功能。
2)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可编程控制器的处理速度大提高,增加了许多特殊功能,使得可编程控制器不仅可以进行逻辑控制,而且可以对模拟量进行控制。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大规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为**的可编程控制器也得到迅猛发展,其功能越来越强。PLC具有了高速计数、中断技术、PID调节、数据处理和数据通信功能。
4) 1985年1月电工**(IEC)制定了PLC的标准。
2. 什么是PLC?
电工**(IEC)在1987年2月颁布了PLC的标准草案(三稿),草案对PLC作了如下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连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用的自动控制装置。
3. PLC的特点
3.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3.2通用性强,使用方便
3.3采用模块化结构,系统组合灵活方便
3.4编程语言简单、易学,便于掌握
3.5系统设计
3.6对生产工艺以身试法适应性强
3.7安装简单、调试方便、维护工作量小
4. 可编程控制器的分类
1) 按输入/输出点数分
a) 小型机
小型PLC I/O总点数在256点以下,用户程序存储容量在4KB左右。
b) 中型机
中型PLC I/O总点数在256∽2048点之间,用户程序存储容量在8KB左右。
c) 大型机
大型PLC I/O总点数在2048点以上,用户程序存储容量在16KB以上。
2) 按结构形式分
a) 整体式
b) 模块式
3) 按生产厂家分
在全世界有上百家PLC制造商,其中占PLC市场80%以上的生产公司是: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公司、法国的施耐德(SCHNEIDER)自动化公司、日本的欧姆龙(OMRON)和三菱公司。
5. PLC的应用
1) 开关量逻辑控制
2) 模拟量控制
3) 过程控制
4) 定时和计数控制
5) 顺序控制
6) 数据处理
7) 通信和联网
6. PLC的发展趋势
a) 系列化、模块化
b) 小型机功能强化
c) 中、大型机高速度、高功能、大容量
d)
e) 多功能
6ES7212-1AB23-0XB8 S7-200CN CPU222,DC/DC/DC,8输入/6输出 6ES7212-1BB23-0XB8 S7-200CN CPU222,AC/DC/Rly,8输入/6输出 6ES7214-1AD23-0XB8 S7-200CN CPU224,DC/DC/DC,14输入/10输出 6ES7214-1BD23-0XB8 S7-200CN CPU224,AC/DC/Rly,14输入/10输出 6ES7214-2AD23-0XB8 S7-200CN CPU224XP,DC/DC/DC,14输入/10输出,集成2AI/1AO 6ES7214-2AS23-0XB8 S7-200CN CPU224XPsi,DC/DC/DC,14输入/10输出,集成2AI/1AO 6ES7214-2BD23-0XB8 S7-200CN CPU224XP,AC/DC/Rly,14输入/10输出(NPN输出),集成2AI/1AO 6ES7216-2AD23-0XB8 S7-200CN CPU226,DC/DC/DC,24输入/16输出 6ES7216-2BD23-0XB8 S7-200CN CPU226,AC/DC/Rly,24输入/16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