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行业特性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行业特征周期性特征:制冷设备行业无明显周期。
区域性特征:由于我国南方气温相对较高,制冷设备一般以降温功能为主,因此国内制冷设备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
冷凝器是将压缩机送出的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蒸气冷凝成液体。常用的冷凝器有三类:①水冷式。以水作为冷却剂,有管式冷凝器、套管式冷凝器及螺旋板式冷凝器。②喷淋式。同时以水和空气作为冷却剂,有喷淋式冷凝器(空气为自然对流)和蒸发式冷凝器(空气为强制对流)。③空冷式。以空气作为冷却剂,即空气冷凝器。基本介绍编辑
制冷设备是制冷机与使用冷量的设施结合在一起的装置。设计和建造制冷装置,是为了有效地使用冷量来冷藏食品或其他物品;在低温下进行产品的性能试验和科学研究试验;在工业生产中实现某些冷却过程,或者进行空气调节。物品在冷却或冻结时要放出一定的热量,制冷装置的围护结构在使用时也会传入一定的热量。因此为保持制冷装置中的低温条件,必须装设制冷机,以便连续不断地移去这些热量,或者利用冰的熔化或干冰的升华吸收这些热量。
发展及历史
在人工制冷开始发展以前,人类已经知道利用**冰雪在简易的设备中保持低温条件,即利用**冷源。在中国,约在3000年前已使用**冰保藏食品,公元**世纪《诗经》中有关于采集、储存和用**冰冷藏食品的诗句。直到现代,人们仍然在应用冰、雪和地下水等**冷源。用**冰或人造冰冷却的冷藏装置,只能达到有限的低温,技术条件和卫生条件较差,难以满足多方面的要求。现代的制冷装置都是应用制冷机来冷却。
1834年,美国的J.珀金斯试制成功人力转动的用为工质的可以连续工作的制冷机。1844年,美国的J.戈里试制了用空气为工质的制冷机,用在中制冰和冷却空气。1872~1874年,D.贝尔和C.von林德分别在美国和德国发明了氨压缩机,并制成了氨蒸气压缩式制冷机,这是现代压缩式制冷机的发端。19世纪50年代,法国的卡雷兄弟先后研制成功以硫酸和水为工质的吸收式制冷机和氨水吸收式制冷机。1910年出现了蒸汽喷射式制冷机。1930年出现了氟利昂制冷剂,促进了压缩式制冷机的迅速发展。1945年,美国研制成功溴化银吸收式制冷机。
冷柜的玻璃门关不严的情况比较普遍存在,不管是家用冷柜还是商用冷柜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在家的时候很少注意冷柜的门是否能够关得严实,感觉只要门是管着的可以了。其实这样是很费电的,空气在低温的情况下被压缩,热空气会进入冷柜来填补空气中的空隙,然后再将冷气加热后膨胀,冷空气跑的会很快,如果不及时的处理,长此以往冷柜的耗电量必然很高。
对于工业制冷,一般分为这样几种制冷方式,一种是水冷方式,使用冷水机,一种是使用空调进行制冷,还有一种是使用恒温装置,进行恒温处理。当然每种制冷方式有其自身特的效果,分别对应工业中的不同环境的需求。
制冷系统蒸发温度低蒸发温度对制冷效率影响较大。根据厂家的介绍,每降低1度,制取同样的冷量需增加功率4%。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提高蒸发温度,对提高制冷效率很有利。
“一般情况下,蒸发温度一般比出风口温度低5~10度。”厂家说,一味地降低蒸发温度虽然可以制冷温差,但压缩机的制冷量却减小了。因此,制冷速度不一定快。不仅如此,蒸发温度越低,制冷系数越低,而负荷却有增加,运转时间延长,耗电量也会提高。
德州顺帆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从事中央空调、工业冷水机、低温冷藏库、速冻冷库的安装和售后服务。长期以来,公司一直以科学的管理、现代的科技和的人才为企业的立足之本,大力开拓适应市场需求的各种制冷产品。我们一直专注制冷行业的发展与开拓,力争通过我们多年的经验与努力,为广大用户解决食品行业,行业,物流冷链行业,餐饮行业等保鲜,冷冻,冷藏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