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感染的发生以来,高度重视,对防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把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位,坚决遏制蔓延势头。
当前,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随着各行各业逐渐复工复产,工作人员也将陆续返岗,筑牢复工复产的“安全屏障”, 是目前**者的重要一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考虑到春天天气转暖潮湿,正是流感等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容易造成交叉,这将影响到防控工作的开展。为了**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复工复产单位在切实做好人员健康登记、落实体温监测、加强防控知识宣传等的同时,必须做好工作区域(办公场所/厂房/办公室/宿舍等区域)清洁,尤其是,对于办公室、电梯间、食堂等重点区域,须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消毒防疫。
在全国“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的形势下,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作为有担当、有责任的,在做好消毒产品检验检测的同时,为社会各界提供安全的环境消毒技术服务,为大家拥有安全的生活工作环境提供技术支持。故此,为各行各业提供办公场所/厂房/办公室/宿舍等区域空间消毒+消毒效果检测组合服务。
抗菌检测适用产品:
1、抗(抑)菌剂、防腐剂、消毒剂、杀菌剂、防霉剂和抗藻剂。
2、纤维、化纤、织物、床垫、被褥和地毯等制品。
3、羽绒羽毛及其制品。
4、皮革及各类皮革制品
5、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保鲜膜、薄膜及各类塑料制品。
6、内墙涂料(乳胶漆)、外墙涂料(乳胶漆)、胶粘剂、密封胶。
7、卫生陶瓷、卫生洁具。
8、光触媒及其制品。
9、家用电器(冰箱、电脑键盘、电话机、手机)、光学仪器、电工电子产品。
10、包装材料、纸板、纸品及其材料。
11、空调机及各类空气清新机。
12、其它各类工业新材料及制品(木板、石材等)。
13、仪器设备及工作台面。
14、消毒产品(消毒剂、杀菌剂、防腐剂等)。
15、消毒剂的模拟现场和现场(餐饮具、手、皮肤、工作台及桌面等其它表面)。
16、消毒器械(消毒风扇、臭氧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等)、空气杀菌剂、清新剂、消毒剂等。
17、饮水消毒剂、饮水消毒器、饮水过滤器等。
什么是抗菌检测?
抗菌检测就是检测一些材料对微生物的抑止作用。
抗菌检测按照菌种分类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检测和霉菌检测
检测
根据革兰氏染色试验可以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我们试验通常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又比较容易得到、易于保藏与活化、活性比较稳定的一些进行试验。比如:大肠、金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菌、绿脓等。
霉菌检测 霉菌会在一些比较潮湿的环境生长,所以造成产品的霉变。一般选择环境中常见的黑曲霉、球毛壳、青霉、木霉等进行混合检测。
抗菌防霉毛巾纺织品的检测
1:检测标准
毛巾纺织品抗菌防霉方面的检测标准较少,目前,国内外关于纺织品抗菌检测的相关标准。 我国纺织行业标准FZ/T01021-1992《毛巾织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适用于各类经抗菌整理的吸水性毛巾织物。
2:检测原理
将试样和对照毛巾织物(未经抗菌整理的毛巾织物)分别放于三角烧瓶中,用试验菌接种。接种后,将对照毛巾织物上的立即洗涤并测定数量。将试样恒温培养后,洗涤并测定数量。然后计算出试样的减少百分率。
3:试验材料
(1)试验菌:金葡萄球菌、。
(2)安全措施:本试验采用的都是能使人感染并致病的,必须采取一切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免除对人及周围环境的危害。
抗菌剂检测结论:
1、样品“纳米银胶体抗菌剂”的银离子含量为20.3mg/kg。
2、样品“纳米银胶体抗菌剂”的pH值(25℃)为6.36。
3、样品“纳米银胶体抗菌剂”的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结果符合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的规定。
4、样品“纳米银胶体抗菌剂”于37℃保存90天后,银离子的含量为20.0mg/kg。稳定性试验前的含量20.3mg/kg,下降率为1.5%,符合《消毒技术规范》中有效成分含量下降率≤10%的要求。
5、以0.5%,1%卵磷脂,1%甘氨酸,1%吐温80的PBS溶液为中和剂,样品“纳米银胶体抗菌剂”原液,作用2min,对金葡萄球菌的平均杀菌率为96.32%,对大肠的平均杀菌率为>**,作用5min,对金葡萄球菌的平均杀菌率为99.62%,作用10min,对金葡萄球菌的平均杀菌率为>**,均具有杀菌作用。
6、以0.5%,1%卵磷脂,1%甘氨酸,1%吐温80的PBS溶液为中和剂,样品“纳米银胶体抗菌剂”原液,作用2min,对白色的平均杀菌率为>**,具有杀菌作用。
7、*多次完整皮肤试验:样品“纳米银胶体抗菌剂”原液对家兔多次完整皮肤试验结果为:无性。
8、*黏膜试验:样品“纳米银胶体抗菌剂”原液对家兔黏膜试验结果为:较轻性。
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广州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工业微生物检测中心等平台面向社会,为社会各界提供菌种筛选、菌种保藏、微生物发酵中试、产品冻干、检测等技术服务。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团结进取、开拓创新、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走化的发展道路,以良好风范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概况 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用名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广州工业微生物检测中心)主要从事生物医药、微生物发酵、微生物检测等领域的研究、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拥有国家、省、市级研发机构9个,建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能提供生物和发酵工程领域“一条龙”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服务对象覆盖国内,**市场。我所主营产品特点在于均为产品(服务),科技含量比较高,且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竞争力如下: 我所是国家企业,拥有开发区科技骨干人才5人,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9人;拥有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1项;拥有广东省产品1项;拥有国家、省、市级研发机构9个:国家空气净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省发酵微生态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重点科研基地和广州市微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等;建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广州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外包服务平台、广东省微生物种质资源库,提供生物和发酵工程领域“一条龙”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本所拥有职工202人,拥有大专以上科技人员197人,其中12人,中级职称35人,初级职称68人,技师3人,技能43人,具有近五十年的从事质量检测、发酵中试、生物医药、微生物发酵等领域技术服务和研究、产品开发的经验、基础和能力。检测中心概况 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设的检测中心有广州工业微生物检测中心发展而来,是具有立法人资格的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1998年通过了广东省计量认证(CMA),2003年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实验室认可(CNAS),2016年获得“广东省产品”荣誉称号,2018年资质主体变更为“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本中心已建成为一个集产品检测、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型检测机构。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IEC 17025的要求,出具的数据在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C)和**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内相互认可,广泛应用于贸易出、产品质量评价、成果鉴定,作为数据,具有法律效力。 中心目前包括黄埔区基地(主场所)和钧恒广场(分实验室),共设有五个检测部一个分实验室:轻工产品检测事业部、净化产品检测事业部、环境卫生检测事业部、动物实验检测事业部、安规检测事业部、白云分实验室。主要从事空气净化产品检测、消毒产品检测评价、洁净室检测、公共场所检测评价、生产环境卫生监控与分析、室内环境检测、防霉产品检测、产品微生物污染分析与防治、水质检测、食品、、化妆品等产品质量检测、微生物技术咨询、人员培训等业务。广工微积参与到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承担省市科研项目20余项,申报**8项,主导/参与**、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制修订30多项,其中《ISO 17094(E):2014陶瓷(陶瓷)在可见光条件下性能测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