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职责汇总
除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外,组织内部人员职责分工也是调研期间需要梳理和掌握的重要内容。建议采用“人员角色和职责列表”(Role & Responsibility Matrix)的方式,通过建立人员和工作内容的对应矩阵,对组织内所有人员的职责分工进行汇总和整理。
ISO20000是个关于IT服务管理体系的要求的国际标准,它秉承‘以客户为导向,以流程为中线’的理念,并强调按照PDCA(戴明质量)的方持续改进组织多提供的IT服务。其目的是提供建立、实施、运作、、评审、维护和改进IT服务管理体系(ITSM)的模型。
ISO20000是帮助识别和管理IT服务的关键过程,可以实现服务运营的输入(Inputs)和生产流程(Process)的标准化,并保证业务的连续性。保证提供有效的IT服务满足业务的需求。
ISO20000的新版标准已于2018年9月15日正式发布,新版本的变化方向和高阶结构与其他新版ISO管理体系标准采用的通用核心文本及定义相一致。新版本在术语、定义等内容上产生了一些变化。
ISO20000信息技术管理体系认证流程:
1、按照ISO20000标准要求建立体系框架;
2、体系建立后,需要运行一段时间,少三个月,产生三个月的运行记录;
3、向认证机构递交审核申请;
4、认证机构评估费用和正式审核时间;
5、认证机构将进行预审,在正式审核前排除一些重大的确失,同时让客户熟悉审核的方法危险评估,审查方针,范围和采用的程序。检查体系中遗漏和繁琐需要修改的地方;
6、认证机构将进行第二阶段审核,主要进行实施审核,查看程序规定的执行情况。认证机构通常将现场审核并给出建议;
7、如果能顺利完成审核,在确定清楚认证范围后,发放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证书。在满足持续审核情况下,三年有效。如还需要了解更多性问题欢迎私信咨询我们。
· 得以获得业界普遍认同的国际证书ISO20000认证;
· 服务质量和服务承诺与业务及供货商达成一致,建立和业务及供货商统一的沟通平台;达到相关利益方均满意的IT服务管理目标;
· 提高IT服务的可用性、可靠性和性,为业务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 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提高业务满意度;
· 提高项目的可提供性并确保如期交付;
· 从总体上提高组织/企业IT投资的报酬率,提升组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 建立IT部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持续改善机制和内控机制;
· 明晰IT管理成本和组织/企业业务战略和IT战略目标的结合点,完善现有IT服务结构和资源配置,使各项IT资源的运用符合公司业务
IAF是国际认可论坛(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Forum)的缩写,成立于1993年,现有97个成员机构,是由世界各国的认可机构、认证机构及其用户共同组成的国际认可合作组织。目标是通过促进各国统一实施认证认可国际标准,建立多边互认体系,促进全球贸易便利化,实现“一次认可,全球通行”。IAF建立了国际认可论坛多边承认协议(IAF MLA)。通过IAF系统的国际同行评审,认可制度符合相关国际准则要求的机构签署IAF MLA,由IAF MLA的全体签约机构组成IAF MLA集团,IAF MLA集团现有签约认可机构共37个,我国认可机构(CNAS)是IAF MLA集团的正式签约方。机构只有加入了IAF MLA集团,才能表明其认可结果是等效的,带有该签约方认可标志的认证证书才具有国际等效性和互认性。
为了提高IT服务质量,降低IT服务成本,IT行业一直在不断地摸索IT服务管理的规范化方法。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计算机与局”(CCTA)组织了世界上IT管理领域的有关、组织和部门开发并于1989年发布了按流程(Process)组织的IT服务管理的实践-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ITIL)。ITIL标准发布后,在全球迅速得到了广泛发展。目前已经超过15万人获得了ITIL认证证书,并有超过80%的世界财富500强企业已经实施了IT服务管理项目。
广东昊霖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互联网+标准化”为核心的新型检测认证咨询机构。本组织认证以帮助企业走向世界为使命,以ISO9001认证、ISO14001认证、iso45001认证等国际认证和产品认证咨询服务为基础,整合国内外检验检测机构、、认证机构、高校、借助互联网技术的科研机构等资源,聚集一支检验认证行业经验丰富、战斗力强的团队,建设的线上线下检测认证服务和线下公共检测认证共享平台,为企业提品研发、质量检测、管理体系、注册认证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从科研成果到产品转化的“一公里”问题,减少企业创新和研发资金投入,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帮助企业从标准化角度突破贸易壁垒。与此同时,基于认证企业的智能供需评估平台在各个行业的供应链中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