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楼板承重检测——关于钻取的芯样数量和芯样直径
关于钻取芯样的数量,不同标准的要求有所不同,而且不同的工程结构对芯样的数量要求也不同。CECS03 :88对芯样数量规定为:按照单个构件检测时,每个构件的钻芯数量不应少于3个,对于较小构件,钻芯数量可取2个。J TJ / T272 - 99根据芯样的直径大小,对每一个芯样的试件数量作出了规定该标准同时规定:当单采用芯样试件强度判定单个结构中混凝土强度时,钻取的芯样试件不宜少于3个。SJ G09 - 99规定,基桩质量评定按照单桩进行。而钻孔数量按照桩的直径来定,直径在1600mm以上时,钻孔数不少于2个;直径在1600mm以下时,钻孔数为1个。对每个钻孔的芯样试件数量规定为:“每孔均应选取桩芯混凝土抗压试件芯样,每115m应有一块,且每孔不应少于10块,宜沿桩长均匀选取,每块芯样必须标明取样深度,剩余芯样应移交保留至桩基验收”。DL/ T5150 - 2001规定了芯样试件的数量为3个;而J TJ053 - 94对芯样钻孔数量和芯样试件均未做规定;BETC - 3006A规定小芯样数量不得少于6个,有效数据不得少于4个。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标准对钻取的芯样数量和芯样试件数量没有规定清楚,由于芯样试件可以在同一个芯样上制备,所以应该将芯样和芯样试件予以区别。一些标准只规定数据结果以三个试件的数据平均值为准,没有明确这三个试件是来自同一个芯样还是不同芯样。关于芯样的直径也没有明确和统一的规定,使得不同的检验结果之间缺乏可比性。CECS03 :88规定:“钻取的芯样直径一般不宜小于骨料粒径的3倍,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骨料粒径的2倍”。J TJ053 - 94规定:“芯样直径应为混凝土所用骨料粒径的3倍,一般为(150±10) mm或者(100±10) mm ,对于路面工程,芯样长度应该与路面相同”。J TJ /T272 - 99没有对芯样直径作出明确规定,容许使用50mm以上的芯样直径。J TJ270 - 98没有直接规定芯样的直径,而是根据不同骨料大小,规定了钻头的直径为粗骨料粒径的2倍。
厂房楼板承重检测——挠度的检验:
挠度是楼板在荷载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检验楼板的挠度不仅是为了在正常使用短期荷载检验值作用下判断挠度指标是否合格,还可以根据挠度增长的快慢判定楼板是否开裂。挠度的计算公式已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方法》(GB 50204-2002)中给出,即a0t=a0q+a0g ……(1),但在实际检验中因个人理解的差异将楼板的自重和加荷设备重量引起的挠度a0g往往忽略不计,而直接将在*5级荷载作用下楼板跨中挠度实测值a0q计算为在标准荷载检验值QS作用下楼板跨中短期挠度实测值a0t,导致a0t比实测值要小。a0q可根据楼板在正常使用短期荷载检验值作用下的跨中实测位移值求出,即*5级荷载作用下楼板跨中挠度实测值a0q,而a0g在均布增加荷载时通过下列公式(2)计算
a0g =GK/Qb×a0b……(2)
GK —楼板的自重和加荷设备重量(N);
Qb —楼板开裂**级的外加荷载值(N);
a0b —楼板开裂**级的外加荷载产生的跨中挠度实测值(N);
房屋检测不仅是对房子的负责也是对于我们自己安全的一种负责,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定期检查、鉴定,通过合理维护,保证房屋各部分处于正常、安全状态。如通风除尘、防渗堵漏、补强防腐、清除**载及老化构件的更换等,通过及时处置,使其达到新的安全状态,防患于未然。
房屋检测能够确保各类房屋的住用安全。房屋投入使用后,有形、无形的损伤无时不在发生,若维修不及时或维护不当,房屋的可靠性就会迅速降低,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
对于防灾和减灾的预防。房屋遭受自然灾害或火灾等突发事故的侵袭后,房屋的结构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破坏,通过对受损房屋进行鉴定来确定房屋是否符合安全使用条件,或采取排险解危措施后继续使用。
加强房屋的日常鉴定与管理,可以及时维护、加固已损坏房屋,保持房屋预定的抵御突发灾害的能力,从而降低自然灾害或火灾等突发事故等给房屋造成的破坏或人员财产损失。
工业厂房承重能力检测第三方中心——对混凝土结构中裂缝问题的预防。
1、对干缩裂缝的预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采用中低热和粉煤灰水泥,减小收缩量和用量;控制水灰比,加入适量的减水剂,以减小混凝土的干缩;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保证养护的时间,适当涂刷养护剂以加强养护;合理设置一定的收缩缝。
2、对沉陷裂缝的预防。在上部施工开始之前对松软土、填土的地基进行夯实和加固,避免因填土不实而造成的裂缝;防止地基在混凝土浇筑时被水浸泡;为使地基受力均匀,须保证模板的刚度,确保模板支撑牢固,避免间距过大和支撑底部松动问题的出现;拆除模板时要注意对时间和顺序的把握。
3、对温度裂缝的预防。将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减少水泥水化中产生的热;通过添煤灰和减水剂来降低水化热的程度;适量地添加具有减水和缓凝作用的试剂,以降低混合物的流动性,从而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程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分层浇筑,以增强散热,减小温差;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及时通过覆盖和洒水来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使混凝土表面得以冷却。
①检查内容:依据施工图纸、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检查混凝土原材料试验情况、试块留置情况及试验结果、混凝土表面质量情况等。
②填写要点:记录中要施工图纸编号。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配合比试验单编号。原材料试验单编号。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及处理情况。混凝土试件的留置情况及结论。标明混凝土抗压强度值及抗渗、抗冻试验的结果。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及轴线偏差情况。混凝土表面质量情况及质量缺陷处理情况。
在房屋未交付使用前可以找门的质检站,房屋交付使用后一年内房屋质量鉴定可以找当地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
房屋质量问题包括墙面脱落、屋面漏雨、门窗开关不灵或缝隙**过规范规定等,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漏水,室内上下水滴漏、供热系统管道漏水、暖气不热、漏气,电器、电线、照明灯具坠落,室内氡、、氨、苯等有毒有害气体含量**标等等。
1、对房屋的原设计图纸、装修改造意图、历史修缮加固情况、前期的使用情况及后期的使用要求进行调查了解;
2、对房屋结构类型、建筑层数、地址、建造年代、朝向、装修概况及使用用途进行现场调查;
3、对房屋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围护结构、建筑装修及建筑设备进行外观检查、测量,对部分典型构件损坏情况(变形、开裂、沉陷、渗漏、露筋等)进行外观检查及拍照记录;对损坏较严重、重要性构件及设计改造有特别要求的构件进行重点检测;
4、采用裂缝测宽仪混凝土承重构件进行裂缝情况进行测量,包括其长度、宽度、深度、形状、条数,必要时绘出裂缝分布图;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010-2010)对其进行评定,判断其是否**出规范允许值。
5、采用“DJD2-1GC”型电子经纬仪对房屋部分部位竖向构件倾斜率或偏移比值进行测量,分析是否出现倾斜及不均匀沉降现象。
6、对房屋现有上部结构的建筑及结构布置、构件尺寸、楼板厚度、层高等情况进行现场测量,并与设计图纸进行复核。
7、按照国家现行相关检测标准及设计要求抽取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承重构件进行配筋情况、砼保护层厚度检测。
8、按国家现行相关检测标准及设计要求抽取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承重构件采用钻芯法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对不宜采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构件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
9、按国家现行相关检测标准及设计要求抽取一定数量的承重砖墙采用回弹法对其砖砌块强度及砌筑砂浆强度进行强度检测,对于砌筑砂浆强度太低时采用砂浆贯入法进行检测。
10、对根据现场检查、检测结果,并依据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对该房屋现状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分析。
11、根据检查、检测情况和验算结果,依照《民用建筑可靠性标准》(GB 50292-1999)或《工业建筑可靠性标准》(GB 50144-2008)判定该房屋结构安全性是否满足目前的使用要求,并对不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及目前出现结构损坏的构件提出合理的处理建议。
1、 既有建筑的正常检测
既有建筑结构的正常检查工作可由建筑物的产权所有者、管理者或使用者实施,检查的内容可包括建筑构件的裂缝、损伤、过大位移或变形,建筑物内外装饰层是否出现脱落空鼓,栏杆扶手是否松动失效等通过仔细观察能够发现的现状缺陷。当正常检查发现存在影响既有建筑正常使用的问题,应及时维修;当发现结构构件变形或裂缝开展较多等影响结构安全的问题时,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建筑结构的检测。
2、 建筑结构的常规检测
建筑结构的常规检测不能只是构件外观质量及其损伤的检查,需要根据既有建筑结构的现状质量与损失、设计质量、施工质量、使用环境类别及其使用功能和荷载的变化等,确定检测的重点,检测的项目和相应的检测方法。
建筑结构的常规检测宜一下列部位列为检测重点:
(1) 出现渗水漏水部位的构件;
(2) 受到较大反复荷载或动力荷载作用的构件;
(3) 暴露在室外的构件;
(4) 受到腐蚀性介质侵蚀的构件;
(5) 受到污染影响的构件;
(6) 与侵蚀性土壤直接接触的构件;
(7) 受到冻融影响的构件;
(8) 委托方正常检查怀疑有安全隐患的构件;
(9) 容易受到磨损、冲撞损伤的构件;
(10) 悬挑构件等。
3、 建筑结构的专项检测
既有建筑专项检测主要是因建筑使用功能的改造等带来的建筑结构主题变动,使用荷载和建筑结构使用中出现明显的裂缝及损伤等。其建筑结构专项检测的针对性很强,应根据检测的目的,确定检测的范围和项目及其相适应的方法。
(1)对于建筑工程裂缝检测,应根据裂缝形状初步判断裂缝的类型,其现场检测应对裂缝出现的范围、构件类型、裂缝的宽度、深度和长度及其出现裂缝构件的材料强度等级、施工质量、设计构造是否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等。一般不应扩大到未出现裂缝的构件上。只是当受力构件裂缝较为普通和裂缝较宽、甚至会造成构件的脆性破坏时,才应对建筑结构进行全面检测。
(2)对因火灾和爆炸引起建筑结构的检测,应初步划定影响范围,对直接破坏区应逐个构件进行检测,指明损伤的程度及其不同程度的范围,对其影响区域应根据与破坏终区域的距离,在检查外观破坏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抽样检测。该项检测应提供出严重破坏区,影响轻微区和对结构安全不会造成影响区域的范围,为处理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3)对改变建筑结构使用功能引起结构主体变动者,则应根据主体结构变动所涉及的构件及其原建筑结构的类型,结构体系等情况,确定检测方案,在确定检测方案中还应听取改造设计者的意见,了解他的需要提供哪些构件的检测数据等。但不能把局部进行改造也变成为全面的结构检测。
通际质量检测(上海)有限公司是从事房屋检测、结构监测、工程检测和鉴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为**机构、设计施工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服务和解决方案。通际质量检测在多年的技术服务实践中,形成了以房屋检测、结构测试、灾后鉴定、抗震鉴定为代表的“房屋检测”产业,以幕墙检测、基坑监测、振动测试、桥梁检测为代表的“结构监测”产业,以地基基础检测、消防检测、钢结构检测、环境检测为代表的 “工程检测”产业,以鉴定、房屋评估、损伤检测为代表的“鉴定”产业。产业互为促进,互为支撑,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的便捷服务。 公司下设房屋质量检测站、结构监测中心、幕墙检测站、工程检测部和鉴定所等部门。 通际质量检测依托自身的资金优势和平台渠道,构建完善的研究与开发平台,将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优势转化为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实现了技术服务产业化,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优势,有力推动了国内检测新技术、新仪器、新规范的发展。通际质量检测先后参与实施了上海世博会场馆使用功能改变后房屋检测及加固、江苏幼儿园危房鉴定排查、上海历史保护建筑房屋检测、湖北厂房楼板振动测试、易初莲花加固抗震鉴定、万达广场能效评估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完成项目得到业主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