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常见问题解析
我是,企业所得税率上有何税收优惠?
答: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什么是?
答: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
认定条件?
答:(一)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业通过、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三)对企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四)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五)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a. 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b. 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c. 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六)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七)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八)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方面的个人所得税优惠?
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税收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的通知》(财税〔2015〕116号)第四条关于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的规定:
1)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的转化科技成果,给予本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股权奖励,个人一次缴纳税款有困难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分期缴税计划,在不超过5个公历年度内(含)分期缴纳,并将有关资料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2)个人股东获得转增的股本,应按照“、股息、红利所得”项目,适用2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3)股东转让股权并取得现金收入的,该现金收入应优先用于缴纳尚未缴清的税款。
4)在股东转让该部分股权之前,企业依法宣告破产,股东进行相关权益处置后没有取得收益或收益小于初始投资额的,主管税务机关对其尚未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可不予追征。
5)中小,是指注册在中国境内实行查账征收的、经认定取得,且年销售额和资产总额均不超过2亿元、从业人数不超过500人的企业。
6)上市中小或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中小向个人股东转增股本,股东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继续按照现行有关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执行,不适用本通知规定的分期纳税政策。
高企申报6大误区!好处!
误区一:等达到条件再申请
很多企业还在还在默默地努力,等到条件具备了再立刻申请。企业的竞争对手现在也达不到条件,但是别人申请了培育入库,在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扶持下,企业研发费用投入比例明显,技术研发程度更快,结果别人就先申请成为了。
误区二:只有工程技术才能申请专利
申请需要专利,一说到专利,很多人就认为一定是工程技术方面的专利,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专利也可以是服务业过程中的技术。例如:某公司从事人力资源测评业务,申请的专利包括“......人力资源测评方法”,这是一种服务方法,也是可以申请专利的!
误区三:只有制造业才可以申请
一说到,大家就会觉得是制造型企业,工业企业。当得知某服务型型企业也是时,很多人都很不理解这种没有生产过程,只有服务性收入的企业怎么也能申请呢?因为您不知道的是人家也有专利,研发投入也很大呢!
误区四:没有专利不能申请
申请,首先得有专利。如果企业有软件著作权•生物新品种,这些也可以作为申请的依据。因此,凡是产品基于某些软件系统,而系统又属于自行开发的,或者是企业基于系统平台对外服务,系统有著作权的企业都可以申请!
误区五:很多企业被研发费用比例要求拦在了门栏外。其实研发费用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包括直接研发的费用支出,也包括间接支持研发发生的费用支出,企业千万不要混肴了认定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范围。从2016年起新的认定规定研发费用比例降低了。
误区六:投入研发费用太多不划算
有一个奇谈怪论:投入了研发申请了 高新,既降低了10%的企业所得税,不划算。投入研发是一种资本支出,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技术储备,提供企业未来的竞争力,与企业的日常的消耗支出完全不同。
降低企业所得税是切实减少现金支出,减少所得税支出,增加净利润。如果研发开发成功,竞争力提升,还可以降低所得税,何乐而不为呢?
好处:
1.税收减免
认定后的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原来的25%降为15%,相当于在原来基础上降低了40%
2.科研经费支持和
经认定的可凭批准文件和证书可以办理享受国家、省、市有关优惠政策;称号将会是众多项目申报的个基本门槛
3.国家的认证招牌
是一个难得的国家的认证,对依靠科技立身的企业更是不可或缺的硬招牌,
4.提升企业形象
新认定的企业,能为企业在市场竞争提供有力的,极大地提升企业形象,无论是广告宣传还是产品招投标工程都将有非常大的帮助。
5.促进企业科技转型
认定政策是一项引导政策,目的是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走自持续主创新创新的发展道路,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6.提高企业市场价值
企业在本领域中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开发能力,有利于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是企业投标时的重要条件
7.提高企业资本价值
是吸引地方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对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的重要条件,也更具有吸引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实力,从而推动企业快速投入到产业化经营中去
8.更有利于融资和上市
更容易获得投资商的青睐,它也是上市的基本条件之一
9.更有利于吸引人才
人才都愿意去更好的平台发展,而被认定为之后,会更容易吸引人才和核心人才的加入
10.科技创新板挂牌还可以再拿到30万补贴
企业获得认定或者近一年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只要上一年度营业收入不少于1000万,或者净利润不少于100万;通过在区域股权中心科技创新板挂牌还可以再拿到30万补贴
苏州昆山新能源与节能行业申报高企认定条件
认定是目前流行的税收优惠项目之一,各企业也在准备着申报工作。近小编接到很多关于新能源与节能行业的能否申报?申报的条件是怎样的?在此小编简单整理了一下以供您参考:
申报认定需满足的条件:
(一)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业通过、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三)对企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四)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五)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2. 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 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六)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七)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八)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制造与自动化
由此可见,新能源与节能行业能申报是肯定的。这个行业包含哪些具体的技术呢?如下:
新能源与节能领域具体技术
(一)可再生清洁能源
1. 太阳能2. 风能3. 生物质能4. 地热能、海洋能及运动能
(二)核能及氢能
1. 核能2. 氢能
(三)新型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1. 高性能绿色电池(组)技术2.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3. 燃料电池技术4.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四)节能技术
1. 工业节能技术2. 能量回收利用技术3. 蓄热式燃烧技术4. 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5. 高温热泵技术6. 建筑节能技术7. 能源系统管理、优化与控制技术8. 节能监测技术
小编提醒:
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领域的企业应重点关注知识产权的申报保护以及知识产权与项目的关联性。部分企业由于不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只做研发,并没有申报相关的知识产权;或者出于技术秘密的考量,不愿意申报知识产权,等到申报当年,由于时间紧迫(一般情况下发明专利取得证书时间需要2年以上,实用新型专利需要 6个月 至1 年左右的时间,软件著作权至少需要1个月时间),部分企业只好选择申请软件著作权,但是忽略了研发项目与知识产权的关联性。
高企申报6大误区!
误区一:等达到条件再申请
很多企业还在还在默默地努力,等到条件具备了再立刻申请。企业的竞争对手现在也达不到条件,但是别人申请了培育入库,在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扶持下,企业研发费用投入比例明显,技术研发程度更快,结果别人就先申请成为了。误区二:只有工程技术才能申请专利
申请需要专利,一说到专利,很多人就认为一定是工程技术方面的专利,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专利也可以是服务业过程中的技术。例如:某公司从事人力资源测评业务,申请的专利包括“......人力资源测评方法”,这是一种服务方法,也是可以申请专利的!
误区三:只有制造业才可以申请
一说到,大家就会觉得是制造型企业,工业企业。当得知某服务型型企业也是时,很多人都很不理解这种没有生产过程,只有服务性收入的企业怎么也能申请呢?因为您不知道的是人家也有专利,研发投入也很大呢!
误区四:没有专利不能申请
申请,首先得有专利。如果企业有软件著作权•生物新品种,这些也可以作为申请的依据。因此,凡是产品基于某些软件系统,而系统又属于自行开发的,或者是企业基于系统平台对外服务,系统有著作权的企业都可以申请!
误区五:很多企业被研发费用比例要求拦在了门栏外。其实研发费用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包括直接研发的费用支出,也包括间接支持研发发生的费用支出,企业千万不要混肴了认定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范围。从2016年起新的认定规定研发费用比例降低了。
误区六:投入研发费用太多不划算
有一个奇谈怪论:投入了研发申请了 高新,既降低了10%的企业所得税,不划算。投入研发是一种资本支出,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技术储备,提供企业未来的竞争力,与企业的日常的消耗支出完全不同。
降低企业所得税是切实减少现金支出,减少所得税支出,增加净利润。如果研发开发成功,竞争力提升,还可以降低所得税,何乐而不为呢?
苏州思睿晶华是一家集项目申报、成果转化、建设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供应商,由于我司有经验丰富、表现出色、的团队,目前公司规模也日益扩大,由初十人扩大到现在四五十人的申报队伍。公司设为高企事业部、础设施事业部、人才项目事业部、创新项目暨金融类项目事业部,遍及长三角,特别是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