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诉案件提起诉讼的条件是:
1、有适格的自诉人。在法律规定的自诉案件范围内,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自诉。被害人去世、丧失行为能力或者因受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告诉,或者是限制行为能力以及由于年老、患病、盲、聋、哑等原因不能亲自告诉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法院起诉;
2、有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自诉人起诉时应明确提出控诉的对象,如果不能提出明确的被告人或者被告人下落不明的,自诉案件不能成立。自诉人起诉时还应提出具体的起诉请求,包括指明控诉的罪名和要求法院追究被告人何种刑事责任。如果提起刑事自诉附带民事诉讼,还应提出具体的赔偿请求;
3、属于自诉案件范围。即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4、被害人有证据。被害人提起刑事自诉必须有被告人犯有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证据;
5、属于受诉法院管辖。
教你如何区分作为犯与不作为犯?
关于区分作为与不作为的标准,有规范说、身体动静说、能量说、因果关系说、社会意义说、终原因说、非难重点说、法益状态说、风险说、介入说等各种学说。
一、规范说。
违反禁止规范的是作为,而违反命令规范的是不作为。问题是,我们并不能对刑法规范简单地进行禁止规范与命令规范的划分。例如,如果认为我国关于故意罪的罪刑规范为禁止性规范,则没有不作为故意罪成立的余地。这显然不利于保益。
二、身体动静说。
具有积的身体动作的是作为,否则就是不作为。然而,能否离开具体的构成要件讨论身体的动与静的意义?例如,行为人忙着跟女友约会而不按时扳道岔的,跟人约会可谓积的身体动作,但因行为人未为法律所期待的扳道岔的作为,法律上所评价的还是不作为。故脱离具体的构成要件,仅根据身体的动与静区分作为与不作为,并无意义。
什么时候可以聘请律师?
不同的案件聘请律师的时间也不相同。如果是公诉案件(指、等机关侦查、起诉的案件),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被侦察机关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犯罪嫌疑人就有权委托律师了。在审查阶段和审判阶段,自相关的机关和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如果是自诉案件(指自诉人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控诉,由法院直接立案并审理的案件)的被告人,他们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没钱聘请律师怎么办?
如果因为贫穷请不起律师进行辩护,并不意味着就不能获得律师的帮助。我国设有的“法律援助制度”来帮助哪些没钱聘请律师的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如果被告人因为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法院可以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免费辩护;如果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以及可能被判死刑而没有辩护人的,法院都必须无偿的为其辩护律师。
民事诉讼一般开庭几次?
对于开庭次数,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来说,简单的民事案件只需要开一次庭即可,但是,对于复杂的民事案件,很有可能开庭两次以上。实务中,我们判断开庭次数应当就具体案件而言,不能一概而论。开庭审理是指在完成审判前的准备工作之后,在法院或其他适宜场所设置的法庭,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过程。
我们公司注重践行社会责任,持续关注和投入公益法律服务领域,大力开展律师进社区、“一对一”帮扶等活动,积为各类公益组织、慈善机构、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法律服务。我们期待与您精诚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创造辉煌的未来!
北京道广律师事务所是经*部注册,以民商事、刑事、企业法律顾问为主业务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律所秉承“忠于客户委托、发挥律师作用、实现诉讼目的”的服务宗旨,以专业分工、团队合作为主要运营模式,为客户提供、高水准法律支持与服务。在北京乃至全国各地都有成功的诉讼案例,与各级**机关有着良好的沟通、交流和广泛的工作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