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如何申报?!
“专精特新”政策如何影响资本市场?
“专精特新”政策的财政奖补量较小,对经济总量影响比较有限,短期内不会影响下半年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的节奏,不影响下半年股债双牛观点。“专精特新”的奖补、配套政策及带来的效应将对入选的中小企业形成直接利好。通过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形成间接利好。“专精特新”政策支持创新型重点中小企业,并支持其加快上市步伐,有利于促进科创板发展。
工信部关于“十四五”期间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编制指出,将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带动孵化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十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遴选出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按照规划精神,协会计划深入挖掘和培育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高、核心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企业。经协会研究决定,于2021年4月15日启动2021年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定工作。
01评定性质
此次评定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组织开展实施。评定将采取企业自愿申报与机构推荐结合,企业填报并提交材料,协会组织按标准进行评定。本次评定为公益性活动,不向参评企业收取任何费用。
02评定目的
推动落实国家关于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政策,促进全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综合竞争力发展,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据库,以总体部署、分级培育、整体推进、动态管理的方式层层递进,终发掘培育一批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梯度培育格局。
协会整合适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服务资源,全国范围内遴选服务产品,为参评企业提供股权融资、信宜贷、信用评价、项目申报、上市、人才培训和法律、财税等服务项目。同时积发挥协会平台作用,免费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及产品进行宣传 、推广。组织企业间展开交流,促进合作,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03参评方式及申报条件
企业自荐和机构推荐。
企业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具有立法人,成立满两年且正常经营;三年内未发生过安全、质量、环境污染事故等违法记录。
04评定标准
此次评定主要依据国家、地方、协会专精特新评定标准。结合地区差异行业特点,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组织组成评审小组进行综合评定。
05评定程序
(一)2021年4月15日- 9月20日,申报企业登陆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网站“专精特新申报系统”注册账号并登陆填报提交资料。
(二)9月 21日-9月30 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组织行业组成评审小组依据标准结合地区差异行业特点进行综合评定。
(三)评审小组提出建议,分专、精、特、新、综合等类别评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选出组织单位。
(四)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审定评审结果,并于10月初公示获评企业名单。
(五)对公示无异议的企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文认定其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颁发证书。
1.支持力度渐强,“专精特新”有望加速发展
我国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呈现逐步提升态势。“专精特新”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覆盖面持续扩大。在2021年公布的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选要求中,对于企业创新能力门槛进行了下调,同时也放松了对于企业过去时间段内的利润指标,方便更多企业进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列。我们认为,随着企业创新及补短板补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有望持续提速。
2. 工业“四基”领域、制造强国战略重点产业有望受益
我们认为,“专精特新”支持政策重在补短板优化供给侧,同时兼顾供需匹配,激活产业创新活力,有望推动工业“四基”领域、制造强国战略重点产业加快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持续专注于细分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创新,有利于激发工业“四基”领域和重点产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供给质量。“专精特新”政策支持中小企业与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一方面有助于为企业提供短板领域供给,另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稳定需求,从而推动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加快发展。
江苏“专精特新”申报企业需在江苏境内注册,具有立法人,经营和信用状况良好。具体申报类别和需满足条件如下:
1.专精特新产品。
上一年度申报产品的销售收入占企营业务收入的60%以上,拥有2项发明(或实用新型)或具有技术,关键性能指标处于同类产品水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位。
2.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制造类。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或利税总额800万元以上(含800万元),主导产品(服务)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同行业前五位;近3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10%以上或平均营业利润率10%以上;生产技术、工艺及产品质量性能国内,建立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
(2)创新类。四新模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业创新类企业,拥有原创技术或产品,且具有高成长潜力。
苏州思睿晶华是一家集项目申报、成果转化、建设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供应商,由于我司有经验丰富、表现出色、的团队,目前公司规模也日益扩大,由初十人扩大到现在四五十人的申报队伍。公司设为高企事业部、础设施事业部、人才项目事业部、创新项目暨金融类项目事业部,遍及长三角,特别是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