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和使用佛像照片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很多人在寺院看见庄严的佛像
会心生欢喜
拿出手机、相机咔咔一通拍摄
想要留作纪念或分享给他人
这本身是件好事
但你要知道
佛像可不能乱拍
有些方面咱真得注意
分清是否禁止拍摄
部分佛教寺院会在寺内或佛像附近提示,请勿拍照或请勿使用闪光灯,那么就应该配合相关规定。
因为,有些佛像可能属于保护文物,或者为保护佛像的表面或壁画的色彩,而禁止拍摄或使用闪光灯。
以恭敬心来拍摄
对于没有提示禁止拍摄的寺院,在拍照时也应注意,持恭敬心进行拍摄。
尤其是对着佛菩萨圣像,应尽量保持佛像的完整,尤其是面部和头部,要完整拍摄进画面中,并注意构图的比例协调,以保持佛像的庄严为原则。
寺院是正规的场所,进入寺院不能高声喧哗,也要举止有礼。如果想和佛菩萨圣像合照,要注意动作的谦恭得体,勿搞笑,勿戏谑。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法师不是儿。在寺院的参访和游览时遇到法师,切勿提起相机或手机,正对着法师一顿猛拍,或是拉住法师要求做某些动作配合拍照……
不要对法师抱着猎奇的心态,虽然是出家人的身份,但法师也有肖像权,也可以拒绝被拍摄。
这并非法师不慈悲,在被“突然”或随意抓拍的瞬间,法师的表情、动作都可能走样。
然而一个出家人的照片,在外界的眼里不仅仅代表他自己,更代表着僧团的整体形象。
佛脚印石雕
在一些寓言性的讲述释迦牟尼佛前世的本生故事中,出现的也不是释迦牟尼的直接形象,而是鸟、猴之类。作为与释迦牟尼背景为相似的前世,须大拿王子的本生故事是早期佛教艺术中出现多的题材。这或许可以理解成,用替代品间接表达敬仰的方式。
桑奇大塔塔门浮雕上象征佛说法的
这些画面都是故事性的,人物都为情节服务,姿势并没有达到理论系统的高度,所以相对比较随意。这个时期的雕像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构图的超时代特征。本生故事雕塑里往往并列着主角的一生,画面同时表现了空间性和时间性。
古印度佛教密宗时期佛像
从此以后,佛像不仅仅是佛教历史佛教寓言的表现,也不止于简单的佛教理念的象征,而是切切实实成为修行者可以模仿练习的玄功秘笈。
《大毗卢遮那经》里,定义了十二合掌与六种拳为基本之手印。六拳包括金刚拳、莲华拳、内缚拳、外缚拳、如来拳、忿怒拳。十二合掌分别是坚实心合掌、虚心合掌、未敷莲合掌、初割莲合掌、显露合掌、持水合掌、归命合掌、反叉合掌、反脊互相着合掌、横柱指合掌、覆手合掌。
六种拳印
在手印姿势学里,二手及十指各有其不同之含义。左右手分别表示止、观,定、慧,权、实,慈、悲等,小指次第至大指则表示色、受、想、行、识或地、水、火、风、空。六拳十二合掌就是各种佛理表达的组合动作。这些姿势,在浩瀚的藏传佛教塑像和图册中,由众多佛、菩萨、金刚、度母、空行者们表现出来,令人目不暇接。
十二合掌印
公司主要经营佛像,树脂工艺品,神像,玻璃钢工艺品,寺庙供奉,家庭供奉,从事道教神像 佛教神像 民间俗神 仙国诸神 冥界鬼神玉皇大帝 王母娘娘 真武大帝 文武财神 西方三圣 四海龙王 金童玉女 三清四御 太乙天尊 十殿阎王黑白无常 牛头马面 骑虎赵公明财神 关圣帝君 菩萨 文殊菩萨 菩贤菩萨 天王 元帅 十二老母 三霄娘娘 送子奶奶 如来佛祖 三宝佛 地藏王菩萨 弥勒佛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