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从恭敬中求
之所以不提倡供奉佛的半身像,主要是从恭敬心来说的,佛是福德和智慧都圆满具足的象征,佛像也是表法的,完整的佛像更加庄严具足,也更能表达佛法圆满无碍的内涵。
印祖曾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如果缺少恭敬心,即使佛像造得再优美,不但没有丝毫功德可言,相反还有无量罪过。
作为佛,当然依佛制而行,为妥善。因此,佛当供奉全身佛像于合适的位置,便于大众生起恭敬之心。
附着:
从“佛像拆断,嗣族衰败”谈供养不如法的佛像出现的灾患不顺之缘起(节选)
在佛法中,关于三宝之物,都必须十分谨慎地对待,稍有不慎,即可能获罪。若是恭敬如法护持,则增福无量。
问:破旧损坏的佛像,如何安置?
倾莲池:如果像有破损,一定要修补,找人士。对于供养残缺的佛像,对自己缘起甚至家族非常不利。
大藏经中的《佛说造像量度经解》云:像有拆断,则嗣族衰败;裂文应起盗贼。
如果塑造的,供养的像有拆断,则有家族衰败之缘起。有些人搞艺术,在家供养佛头,那更不用说了。
又云:身体肢根中有歪斜。则子弟多出偻挛躄缺之残疾。鼻塌出谬愎。一切相中眼目为要。股根瘦者。[乃/女]胎多废半途圆处不圆。满处不满者。果谷屡不收。
如果佛菩萨像的身体四肢,被物体压迫而歪斜,子孙后代多出残疾之辈。
又云:腮边(一)胸膺(二)胁(三)齐塌愈甚忌(言三处皆不盈满也)常遇破败难。所为不适意。额颅(一)鼻(二)乳瓶(三)并歪是大过。奉者不长久。争讼被令堕。
如供养被压坏压歪的圣像,缘起极凶,当然如此塑造亦不好。
又云:眼耳鼻嘴唇额颏腮等处。不明或不正定遭种种辜。急喘状。犹如惊动势飘荡离故乡。所作常不利。手印幖帜错。忧愁相缠绵。别有宜戒者。一一叵尽言。智者须谨慎。因果不爽故。
如果眼耳鼻这些不清、不正,会遭遇种种罪,动荡不安,衰败飘离故乡。如果手印幖帜错,忧愁相缠绵……
比如地藏菩萨是左手持如意宝珠,右手持锡杖。我见有些人造的地藏菩萨像,左手持锡杖,右手宝珠,弄反了,这缘起都不太好。
造像造得不如法,供养的佛像不圆满,缘起都不好。故在这方面,密宗是非常重视的,真正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决不是仅凭一腔热情。
佛像时期:传教叙事式手印
到了公元一世纪,随着佛教的传播,信徒大量增加,信众分布的地域也越来越广泛。佛教的一些原始规则也发生了一定的修正和温和化。这一时期的佛教艺术以犍陀罗和秣菟罗为代表。前者地理位置靠西,受亚历山大东征影响,他们的作品有很浓重的希腊雕塑风格。秣菟罗在东,还有很强烈的印度本土艺术痕迹。
公司主要经营佛像,树脂工艺品,神像,玻璃钢工艺品,寺庙供奉,家庭供奉,从事道教神像 佛教神像 民间俗神 仙国诸神 冥界鬼神玉皇大帝 王母娘娘 真武大帝 文武财神 西方三圣 四海龙王 金童玉女 三清四御 太乙天尊 十殿阎王黑白无常 牛头马面 骑虎赵公明财神 关圣帝君 菩萨 文殊菩萨 菩贤菩萨 天王 元帅 十二老母 三霄娘娘 送子奶奶 如来佛祖 三宝佛 地藏王菩萨 弥勒佛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