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GEC)先研制成功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并在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装配线上试用成功,从而开创了工业控制的新局面。接着,美国国MODICON公司也开发出可编程序控制器084。
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出了日本台可编程序控制器DSC-8。1973年,西欧国家也研制出了他们的台可编程序控制器。我国从1974年开始研制,1977年开始工业应用。早期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为取代继电器控制线路、存储程序指令、完成顺序控制而设计的。主要用于:1. 逻辑运算 2. 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均属开关量控制。所以,通常称为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进入7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PLC采用了通用微处理器,这种控制器就不再局限于当初的逻辑运算了,功能不断增强。因此,实际上应称之为PC——可编程序控制器。
这个控制任务每个循环的工作可以划分为八步,其中第1步与第5步动作相同,均为上升;第3步和第7步动作相同,均为下降。在利用步进指令进行编程时,这两个工步所对应的程序段的输出不能直接设置为Y3、Y4,同一个输出使用两次则会出现语法错误。这时应考虑使用用于存储中间状态的内部通用继电器Rn来解决这个问题。如图7所示梯形图程序,其中R1、R5分别被定义为第1步与第5步的输出,R3、R7分别被定义为第3步与第7步的输出,在步进结束后再将R1、R5的状态输出到上升Y3,将R3、R7的状态输出到下降Y4,通过这样的方法可方便解决顺序控制任务中若干工步输出相同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内存中的输入(X)区、输出(Y)区和内部通用(R)区,该区中的每个bit均可用作位元件,而且每16bit可构成一个字元件,如WRIO即是由16个位元件R100~R10F构成的字元件,该字元件中的内容一旦发生变化,这16个位的状态也随之发生改变。
至80年代,随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以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构成的微机化PC得到了惊人的发展。使PC在概念、设计、性能、价格以及应用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不仅控制功能增强,功耗和体积减小,成本下降,可靠性提高,编程和故障检测更为灵活方便,而且随着远程I/O和通信网络、数据处理以及图象显示的发展,使PC向用于连续生产过程控制的方向发展,成为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的支柱。
1 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程序序
2 维护方便,好是插件式
3 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柜
4 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柜
5 可将数据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6 在成本上可与继电器控制柜竞争
7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
8输出可以是交流115V,2A以上,可直接驱动电磁阀
9 在扩展时,原有系统只要很小变更
10 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
福州方页自动化设备成立于2014年,公司坐落于美丽的福建省省会-福州市。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送变电工程、工业公司获得多个**的产品代理权(西门子SIEMENS,日本三菱,安川等), 拥有了一批的的销售和工程技术人员,致力于代理产品在相关产品领域的推广与服务.我们捧着“客户,诚信经营”的宗旨。为工厂以及一些分销商带来不少的方便与利润。 以下为我司代理经销产品 欢迎咨询! 一、特价产品如下; 1、西门子SIEMENS变频器440、430、420、V20、G120、G1量 2、ABB变频器ACS510、ACS800、ACS355、ACS550、ACS310、ACS150大量 3、日本三菱(A740、F740、E740、D740)PLC(FX1N/2N、A/Q系列)、伺服大量 4、德国西门子SIEMENS 6SE70、S120、6RA、6DD、6SN、6FC、1FK、1PH、6SY、7ME、6DR等全系列 二、经销: 1 低压电气及配电产品: 德国西门子SIEMENS、(3TF、3RV、3TK、3VL、5SJ等)瑞典ABB(双电源TS/DPT、微断S200/SH200浪涌开关OVR的等)法国施耐德、 2.变频调速(VVVF): 富士FUJI、安川YASKAWA、三菱MITSUBISHI、欧姆龙OMRON、台达DELT、台安变频器 、艾默生EMERSON、三恳SANEKN 、 东芝TOSHIBA、日立HITACHI、安邦信、正弦 3.可编程控制器(PLC): 德国西门子SIEMENS、日本欧姆龙OMRON、三菱MITSUBISHI、AB 施耐德 4.自控器件与传感元件: 施克SICK、倍加福P+F、德国西门子SIEMENS、图尔克TURCK、光洋KOYO、美国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