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企认定国网操作问题解析
各企业正在如火如荼的准备着申报认定的工作,那么对于国网操作的相关问题您了解多少呢,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具体内容以供您参考:
1.企业想申请成为,该如何进行申报操作?
答:认定遵循《认定管理办法》及《认定管理工作指引》有关规定,在了解相关政策和程序基础上,企业可登录认定管理工作网进行相关信息填报。
2.国网系统升级后,如何进行注册?
答:先注册个人账号,再绑定企业账号。
3.企业注册时提示注册信息已存在,是什么原因?
答:该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已被注册使用,请直接登录。如忘记用户名等相关信息,请进行密码找回。
4.登录国网后,为什么找不到认定板块?
答:国网注册后,办理相关业务,需要在“个人/企业”端口登录企业账号,用户名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5.不在申报期内,企业可以在系统上注册吗?
答:可以。
6.非注册信息或名称发生了变化,进行更改需要走什么流程?
答:登陆系统后,可在企业注册信息管理模块中进行信息修改或更名操作。
7.企业在系统中账号已注册成功,是否还能注册新的账号?
答:不能。
8.注册企业账号后,审核时间是多久?
答:企业注册信息提交成功后,结果将以短信或邮件方式进行反馈,通常审核时间为三个工作日。
9.企业登陆后没有填年报的模块?
答:一是企业登录的这个帐户未激活,或者注册了多个帐户,目前登录的这个不是申报高企时使用的帐户,请使用密码找回功能找回正确用户名和密码;二是企业还未获得证书,或者高企证书过期。
10.企业填写年报时无法保存?
答:若填写无错误,请更换浏览器(谷歌或360)进行操作。
11.企业在系统中可以看到相关工作进展吗?
答:企业通过查询审批进度模块,可以查看所办理业务的审核进度、处理意见等工作进展。
12.知识产权编号是IP01、IP02……这样编的,还是根据专利证书左上角的证书号来编的?
答:因为在填写企业研发活动情况和上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情况表时需要选择知识产权编号,所以知识产权编号是作为系统内的一种辨识方式,IP代表知识产权,01、02……为顺序号。
13.一个研发项目或一个高新技术产品(服务)对应多个知识产权的情况,如何多选知识产权?
答:按住Ctrl可以选择多个。
14.提交申报材料时提示不在申报接受批次时间内?
答:认定机构在申报批次管理内设置的时间段就是企业提交材料的时间。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则企业就不可以提交材料了。请随时关注省认定管理工作小组办公室公布的高企认定通知。
15.在添加知识产权时,如果提示该知识产权使用过,如何处理?
答:首先需检查知识产权信息是否填写有误,若无误,可进行知识产权申诉。
16.系统注册时间较早且仍在使用的企业用户,技术领域有所变化,该如何处理?
答:请在注册信息管理板块中修改技术领域。
17.高企申报填报过程中,无内容的项如何填写?
答:无内容填写“0”,各栏目不得空缺。
18.国网上传材料有大小要求,是否可以在纸件中补充?
答:根据认定要求,需网上和纸件一致。
19.主要情况表中系统自动汇总的3年研发费用总额不会跟着后面研发费用明细表数据的更改而改变,导致现
在研发费用总额与纸质报告总额不一致,这个如何解决?
答:三年研发费用总额是根据RD表填写内容自动生成的,因此需先修改RD表。
20.企业已经保存年报数据并提交,但想修改,应该怎么操作?
答:在国家关闭系统前,可联系江苏省认定机构退回修改。
软件著作权在认定中的适用性
每年的申报时间时间为5-7月份,而很多企业,往往在前一年年底才开始启动相关工作。在认定中,耗时长的就是知识产权了。按照目前的专利审核周期来看(实用新型专利7-14个月,发明专利2-4年),临时申报专利肯定赶不上明年的高企申报节点了,于是很多代理机构想到为企业申报软件著作权。
理由如下:
1,软件著作权的周期短:一般为35个工作日以内。
2,很多企业都有智能控制设备,内含软件程序。
3,软件著作权在高企评分中划分为2类知识产权,跟实用新型权重相同。
但事实上在软著的使用上也有很多注意事项。
1,企业是否有对应的软件研发背景的人员。
2,该软件对企业的经营生产是否其中重大支撑作用。
3,企业是否有软件程序,软件开发界面,软件代码等备查。
由此可见,有些企业确实可以通过备案软件著作权来申报,
以下企业,使用软件著作权不适合:
1,企业内部没有软件相关背景员工的企业。
2,没有真实开发过相关软件的企业。
3,软件的应用对企业经营管理支撑作用不明显的企业。
4,使用含软件的智能设备,但并无需进行二次编程开发的企业。
以下企业,使用软件著作权确实对提升通过率有帮助:
1,网络科技/软件开发公司
2,人工智能/大数据/基于网站或APP运营的公司。
3,智能家居企业(通过定制软件控制电控设备以达到改善生活和提升便利性作用)
4,智能设备生产企业
5,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需要通过软件系统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紧凑型和规范化的单位。
小编提醒:与往年相比,审核力度加强。一旦被查出申报材料不实,轻则被取消高企。重则会以取国家补贴为由追究责任。申报不是儿戏,切记听信无良机构的怂恿随便使用软件著作权。
高企申报6大误区!
误区一:等达到条件再申请
很多企业还在还在默默地努力,等到条件具备了再立刻申请。企业的竞争对手现在也达不到条件,但是别人申请了培育入库,在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扶持下,企业研发费用投入比例明显,技术研发程度更快,结果别人就先申请成为了。误区二:只有工程技术才能申请专利
申请需要专利,一说到专利,很多人就认为一定是工程技术方面的专利,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专利也可以是服务业过程中的技术。例如:某公司从事人力资源测评业务,申请的专利包括“......人力资源测评方法”,这是一种服务方法,也是可以申请专利的!
误区三:只有制造业才可以申请
一说到,大家就会觉得是制造型企业,工业企业。当得知某服务型型企业也是时,很多人都很不理解这种没有生产过程,只有服务性收入的企业怎么也能申请呢?因为您不知道的是人家也有专利,研发投入也很大呢!
误区四:没有专利不能申请
申请,首先得有专利。如果企业有软件著作权•生物新品种,这些也可以作为申请的依据。因此,凡是产品基于某些软件系统,而系统又属于自行开发的,或者是企业基于系统平台对外服务,系统有著作权的企业都可以申请!
误区五:很多企业被研发费用比例要求拦在了门栏外。其实研发费用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包括直接研发的费用支出,也包括间接支持研发发生的费用支出,企业千万不要混肴了认定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范围。从2016年起新的认定规定研发费用比例降低了。
误区六:投入研发费用太多不划算
有一个奇谈怪论:投入了研发申请了 高新,既降低了10%的企业所得税,不划算。投入研发是一种资本支出,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技术储备,提供企业未来的竞争力,与企业的日常的消耗支出完全不同。
降低企业所得税是切实减少现金支出,减少所得税支出,增加净利润。如果研发开发成功,竞争力提升,还可以降低所得税,何乐而不为呢?
苏州昆山新能源与节能行业申报高企认定条件
认定是目前流行的税收优惠项目之一,各企业也在准备着申报工作。近小编接到很多关于新能源与节能行业的能否申报?申报的条件是怎样的?在此小编简单整理了一下以供您参考: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制造与自动化
由此可见,新能源与节能行业能申报是肯定的。这个行业包含哪些具体的技术呢?如下:
新能源与节能领域具体技术
(一)可再生清洁能源
1. 太阳能2. 风能3. 生物质能4. 地热能、海洋能及运动能
(二)核能及氢能
1. 核能2. 氢能
(三)新型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1. 高性能绿色电池(组)技术2.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3. 燃料电池技术4.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四)节能技术
1. 工业节能技术2. 能量回收利用技术3. 蓄热式燃烧技术4. 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5. 高温热泵技术6. 建筑节能技术7. 能源系统管理、优化与控制技术8. 节能监测技术
申报认定需满足的条件:
(一)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三)对企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四)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五)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2. 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 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六)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七)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八)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小编提醒:
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领域的企业应重点关注知识产权的申报保护以及知识产权与项目的关联性。部分企业由于不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只做研发,并没有申报相关的知识产权;或者出于技术秘密的考量,不愿意申报知识产权,等到申报当年,由于时间紧迫(一般情况下发明专利取得证书时间需要2年以上,实用新型专利需要 6个月 至1 年左右的时间,软件著作权至少需要1个月时间),部分企业只好选择申请软件著作权,但是忽略了研发项目与知识产权的关联性。
苏州思睿晶华是一家集项目申报、成果转化、建设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供应商,由于我司有经验丰富、表现出色、的团队,目前公司规模也日益扩大,由初十人扩大到现在四五十人的申报队伍。公司设为高企事业部、础设施事业部、人才项目事业部、创新项目暨金融类项目事业部,遍及长三角,特别是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