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时期:神秘的足印
佛教历史上,从释迦牟尼入灭到公元一世纪的六百多年里,被称作无像时期。原始佛教具有强烈的无神论色彩,释迦牟尼本人也明确反对偶像崇拜。因此,在这段漫长的佛教顺延期里,为了避免误入偶像崇拜的歧途,表达佛教典故、寓言和佛理的雕像和图画,都用了象征的手法,比如用菩提树表达觉悟,用莲花座表达世尊本体,用象征佛传授的理论,用巨大的足印代表佛的修行之路。
一般而言,灯通常不高过佛像的肩膀或耳朵,若是佛像不高,则可用底座把佛像垫高,来平衡对称的美感。
香炉也要随时保持干净,收香脚时,应先以纸先包好,以示隔绝;再丢入垃圾桶中。
供花、供果则视自己方便为宜,当天收,过两天收都可以;收下来全家享用。
民间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习俗,正信的佛只要心中非常尊敬,是百无禁忌的,不用碍于民间的禁忌与迷信,应该要自由自在的拥有这个信仰。
秣菟罗佛像:施无畏印
这一时期在佛教艺术史上被称为“佛像时期”。为了传教的便利,释迦牟尼被日益神化。毕竟,神秘是吸引普罗大众的有力的标签。神性的释迦牟尼形象,开始大量出现在佛教雕塑和图画中。
大藏经中的《佛说造像量度经解》云:像有拆断,则嗣族衰败;裂文应起盗贼。
如果塑造的,供养的像有拆断,则有家族衰败之缘起。有些人搞艺术,在家供养佛头,那更不用说了。
又云:身体肢根中有歪斜。则子弟多出偻挛躄缺之残疾。鼻塌出谬愎。一切相中眼目为要。股根瘦者。[乃/女]胎多废半途圆处不圆。满处不满者。果谷屡不收。
公司主要经营佛像,树脂工艺品,神像,玻璃钢工艺品,寺庙供奉,家庭供奉,从事道教神像 佛教神像 民间俗神 仙国诸神 冥界鬼神玉皇大帝 王母娘娘 真武大帝 文武财神 西方三圣 四海龙王 金童玉女 三清四御 太乙天尊 十殿阎王黑白无常 牛头马面 骑虎赵公明财神 关圣帝君 菩萨 文殊菩萨 菩贤菩萨 天王 元帅 十二老母 三霄娘娘 送子奶奶 如来佛祖 三宝佛 地藏王菩萨 弥勒佛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