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经常出现一些以降低冒犯顾客概率为创作宗旨的广告。在我的**本书《广告奇才》中,**章“九字真言”就探讨过这个问题。书中的九字真言就是“冒犯的代价:词不达意”。 你是否苦恼过:你的广告效果并没有想像得那样好?实际上,你的广告目标客户中,那些没有留意到你的广告的人,才是你未来的工作**。 目前,能够清楚 地表达讯息的广告,实在**。 以下是令广告表达不清、减低目标顾客对广告兴趣的四大常见谬误: 1.坚持要圆滑、优雅的广告内容 太执着于圆滑、优雅的内容,只会令广告变得熟囗熟面。但广告本质上是一种注意力经济。没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就不能刺激客户。要使目标客户对广告留下印象,就一定得让目标客户觉得你与众不同。 2.缺乏说服力的陈述 除了陈述性的内容之外,广告也**包含能够支持内容的证据,以增强广告的真实**性。此外,广告中应有技巧地**产品的卖点。试举例: “**较**”——如果你并不是较**又如何?你会向我道歉吗? “我们使用同步静止模式”——这是什么东东? “本月是蓝西福特的货车月!”——唔,那我是不是应该带我的货车来参与你的派对? 3.内容有娱乐性,但未能传达出推销讯息 娱乐化可以拉近与消费者间的心理距离,但清楚地诠释主题,尽力将目标客户诱导进“掏钱购买”才是关键。试举例: “狗狗爱吃我们的食物,你也不妨试试?” 用狗做广告,确实娱乐化了,但**而已。 能够诱使目标客户发生购买冲动的广告,才是较好的广告。试举例: 参与iPod广告里面那个舞动的剪影,能够刺激脑内的镜像神经元,令你身体某些部份也会一同起舞。有水准的广告,才会做到这种效果。 清晰的讯息伸展至舞动剪影耳朵的白色耳筒线,向观众清楚的暗示,广告所推销的是一款随身听。 4.空有其表 设计师们经常会将弄得漂漂亮亮的视觉设计视为“**”。如果你的产品是时装、香水,抑或是一种与态度、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产品,抱着这种想法也无妨。但如果你的产品或者服务需传达某种特定功能的话,那就只能祝你好运了。 以下是一段经常发生在广告界的对话: 平面设计师问广告客户,“你喜欢这个广告吗?” “当然啦,这简直太**了!”客户一脸陶醉,“画面的颜色和图像所带出的感觉,都令我非常满意。这个广告,*表达出了我们的理念。” 这位客户,对不起,你错了。这就是我听完这段对话后要说的话。 众所周知,广告的**,是要吸引目标客户的注意力,并积极鼓励他们坐而起行,掏钱购买自己的产品。 怕冒犯客户吗?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讨厌你的广告的客户中,在需要的时候,98.9%的人仍会购买你的产品。毕竟,有时候,广告中创造出使客户“讨厌”的个性效果,何尝不是另一种“与众不同”呢。在一定的条件下,爱与恨是可实现成功转换的。 台州恒峰广告公司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椒江景元路商业东街121-5-6号 联系电话:0576-8056788-----8056199----- 传真:0576—8501663 E-MAIL: 网站 联系人:应先生 Q --- 13857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