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项目
生产车间、仓库与外界连通的通道、门是否配软门帘或风幕、闭门器,是否能正常使用,车间、仓库门是否配有挡鼠板。
生产车间、仓库的门关闭后是否能够与周边墙壁吻合,缝隙尺寸是否大于6mm。
前处理车间盛装原料转运桶、筐、盆及清洗工具是否及时清洗、废弃物是否及时清洗喷洒300ppm次氯酸钠消毒。
厂区、车间、仓库门的拐角周边是否留有死角、蜘蛛网等未清理。
生产车间、仓库人员进出的门在不用时是否能及时关闭。
生产车间、仓库与外界连通的窗、风机、通风口是否安装有防虫纱窗,防虫纱窗是否有破损。
生产车间、仓库的窗、纱窗关闭后,是否还留有大于6mm的缝隙
窗、纱窗拐角周边是否有未清理的死角
下水道是否安装有<0.5cm2网眼状篦子,篦子是否清洁,无污垢累积而吸引害虫
下水道防鼠篦子的安装是否与周围墙壁吻合,不留有>6mm缝隙
生产车间、仓库的墙壁、门窗等建筑结构是否有大于6mm的裂缝、洞、开口
厂区、车间、仓库的墙面与天花板是否有蜘蛛结网
安装于墙壁上的管道是否被封好
厂区地面、车间地面是否平整,无坑洼,无积水
厂区地面、车间地面是否堆放闲置杂物,导致昆虫筑巢
所有可见的鼠洞是否封闭
所有原、辅料、包装材料和成品储存是否保持离墙不小于30cm的距离
虫害药物处警示提醒
灭鼠设施是否紧贴墙壁,与墙壁距离小于2cm,能防御小型老鼠
防鼠设施、灭蝇设施是否保持清洁,被污染或失效后是否及时清理或更换
车间、仓库的关键位置,是否安装灭蝇灯,特别是门附近
灭蝇灯是否安装在苍蝇触电后不会污染产品位置
草地、杂草以及树叶是否及时修剪和清理
所有盛装垃圾的设施是否有加盖设施
厂区垃圾是否每天清理清除,避免虫害繁殖
散落的垃圾是否及时清理,避免吸引虫害
厂区是否有定期杀虫的措施,避免虫害繁衍。
环境计划的设计应基于风险,且起码应包括:
• 取样协议
• 样品位置的识别
• 测试频率
• 目标微生物(例如病原体、菌和/或指标微生物)
• 测试方法(例如,沉降盘,快速测试和拭子)
• 对结果的记录和评估。
计划及相关规程应编制成文。
应为环境计划定义适当的控制限值。
公司应制定当监测结果显示不能满足控制限值或阳性结果有增加趋势时要采取的纠正措施,并将其编制成文。
公司应至少每年一次,或在下列情况发生时,评估环境计划:
• 加工条件、工艺流程或设备发生变化
• 科学信息有了新发展
• 计划未能识别一个重大问题(例如,当局测试发现阳性结果,但工厂的计划未能发现)
• 产品不合格(产品检测出阳性结果)
• 持续的阴性结果(例如,工厂长期有阴性结果时应评估其计划,考虑检测范围是否为工厂正确的部分,检测的执行是否正确,检测目标是否为正确的微生物等)。
描述产品
应为每一种产品或产品组制定全面的产品描述,其中应包括有关产品安全的相关信息。作为指南,产品描述可包括,但不于以下各项:
• 组成(如原材料、成分、原、配方)
• 成分的原产地
• 影响食品安全的物理或化学属性(如 pH 值、aw)
• 处理和加工(如熟制、冷却)
• 包装系统(如气调、真空)
• 贮藏和配送条件(如冷藏、常温)
• 既定贮藏和使用条件下的长安全保质期。
应收集、维护、记录和更新进行危害性分析所需的所有相关信息。公司应确保根据综合全面的信息来源制定 HACCP 或食品安全计划,并根据请求提供参考和使用。作为指南,产品描述可包括,但不于以下各项:
• 新的科学文献
• 与特定食品相关的以往和已知危害性
• 相关的实践规范
• 公认的原则
• 与产品生产和销售相关的食品安全立法
• 客户要求。
第 8 版增补了哪些新内容?
第 8 版的制定是在广泛征询利益相关者有关其要求的意见并审核食品行业新出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信息已经代表食品制造商、零售商、食品服务公司、认证机构和立技术的国际利益相关者所组成工作组的编撰与审核。
这一版的关注点集中在:
• 鼓励产品安全文化的发展
• 扩展对环境的要求,以反映该技巧日益增加的重要性
• 鼓励工厂进一步发展安保与食物防护系统
• 增加对高风险、高关注及常温高关注生产风险区域的要求的清晰度
• 对宠物食品生产工厂的要求提供更高的清晰度
• 确保在全球范围内的适用性,并符合全球食品安全倡议 (GFSI) 的标准。
本《标准》第 8 版的要求代表了在先前各版基础上持续强调管理层承诺的演变、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CCP) 的食品安全计划,以及支持质量管理的体系。其目标一向是将审核的关注点引导到在生产区良好操作规范的贯彻和落实上,加大对传统上曾导致召回和撤回区域的重视(如标签和包装管)。
现场安保与食物防护
系统应确保产品、场区和在受工厂控制期间免受蓄意破坏。
目的: 避免混淆交叉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S1确认从仓库领取的物料跟调味领料单所标注品名、数量、供应商名称是否一致,并进行感官确认(颜色、颗粒等)及风味评估(与标样对比),确保符合要求。
S2筛选各种调味要求:
S2-1调味开箱:将调味在原料贮存间进行滚刷,拆掉原包装,运至选别间;
S2-2直接过筛调味,根据调味料颗粒大小,选用不同规格型号的筛网,如糊精、葡萄糖、乳糖、盐、淀粉、香辛料1*1mm筛网;味精、白砂糖、鸡精、鸡粉2*2mm筛网;虾粉20目筛网;
S2-3将筛选好的调味用PE袋扎口存放,明确标识,待用。
S3称重:
S3-1作业前、作业中每小时、作业结束时由专人对电子秤进行校正,校正合格后方可称量;
S3-2根据产品配方选择不同精度的电子秤或者电子天平,保证称量值达到标准称量要求,专人称重并记录。
S3-3添加剂重量需要现场品管核对确认并记录
S4混合搅拌:
S4-1根据调味多少选择搅拌方式,1:重量<10kg/锅,称量后放PE袋中扎口,来回晃动,混合均匀;2:重量≥10kg称量后放搅拌桌上进行三人搅拌,确保混合均匀,每锅混合均匀后由调味负责人根据产泽、颗粒度进行目视确认均匀性同时检测中心每季度循环抽验检测产品盐分,以判定混合均匀性(每个产品每季度至少一次)。
S5过磁棒:去除金属异物,每2小时用胶带粘贴去除异物,并统计查找原因,反馈供应商进行改善,磁棒每年检测磁力一次,磁力标准≥1200高丝。
S6称重装箱:一层PE袋扎口包装,标签名称、批号、重量、配置日期等,专区存放。
S7放行程序:在线品管检测(色泽、风味、重量、异物等)合格方可开具合格放行单,各领料车间需开具领料单,各车间使用时需再次进行风味品尝确认,合格方可使用。
关于汉墨咨询厦门汉墨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福建省厦门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品质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我们的业务涵盖各种大小的管理培训咨询项目, 包括体系认证,买家验厂,管理诊断, 5S/6S现场管理,精益生产,五大核心工具,拓展训练,自我管理,业务管理,力等各种培训咨询项目。凭借对国际客户需求及中国本土环境的透彻理解,我们能为客户提供具有前瞻性、创造性、针对性和易实施的管理培训咨询解决方案,使企业能在高速变化的市场中占据优势并取得优越的绩效。服务区域:福建省内的九地市:福州、厦门、泉州、龙岩、漳州、莆田、宁德、南平、三明广东省内的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其中珠三角: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惠州;粤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粤西:湛江、茂名、阳江;粤北:韶关、清远、云浮、梅州、河源。汉墨提供以下认证及培训咨询项目(包括但不限于):1、认证与验厂(质量、食品安全、社会责任、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森林、回收、有机、反恐等):ISO9001(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SQF、BRC全球食品安全标准认证、IFS、HACCP、F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ISO14001、ISO45001、IATF16949、ISO13485、QC080000、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20000、ISO50001、ISO22716、GMP、G430、FSC、GRS全球回收标志认证、BSCI、SEDEX、SA8000、GOTS、OCS、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服务管理体系认证、3A信用价办理、生产许可证(SC)注册办理、安全生产标准化辅导、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定、环境标志“十环”认证、绿色工厂认证、内审员培训等。2、管理培训:管理自我(以客户为中心、情绪管理、执行力、个人行为特征、自我认知),管理业务(设备管理、现场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大客户管理、项目管理、精益管理),管理他人(MTP中高层管理能力提升、目标与计划管理、以经营为导向的绩效、团队管理、冲突管理、辅导下属)等。3、管理咨询:组织架构梳理及人才、力测与发展服务、培训管理体系搭建、企业文化梳理与落地等。您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