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其中的“炎”为双火,是火神炎帝神农氏的简称。传说神农尝百草医治百病,后人依托神农之名传世《神农本草经》,为中医宝典之一。用火神之名,向神农致敬,神佑武汉,神佑中华。
火神爷是民间称之为火德真君。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火神,它是人们信奉的诸神中老的神祗之一。相传,在远古时期,燧人氏钻木取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并使人类进入了熟食阶段。为了纪念他,人们尊称他为“火神”。在原始社会里,原始人群每年在他们认为象征着“火”的夏季里祭祀火神,答谢火神对人类的赐福和恩德。在秦代以前,祭火神就已成为国家祀典的“七祀”之一。后来,此俗主要流行于中国民间,有的隆重、有的随便,有的在夏天,但大多数地区则在春节后的正月里。历史上中国民间就有在正月初七举办火神会的风俗。
花供会,又叫“火神节”。据传说,正月初七“给火神爷做生”,把这定为“火神的生日”。即时,家家户户烧香摆供,祈求火神赐福。那时候,穷苦人家拿不出鸡、鱼、肉等较好的礼品,只好用捏蒸成鸡、鸭、鱼、猪头等仿生面塑代之。后来又发展成用白萝卜刻成香瓜圣果、亭台楼宇等艺术品。种类也由原来单纯的鸡、鱼、肉发展为水果、蔬菜、花草及戏剧人物、瑞禽珍兽等等,其形象逼真,生动传神,五彩缤纷,故谓之“花供”。
史籍记载,祝融是上古时期炎帝的后代,《山海经·海内经》一书中关于他的出生作了以下叙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由此可见,祝融系炎帝的第五代玄玄孙。另据《海内经》中又称: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大荒西经》则补叙为:“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这样一说祝融又成了黄帝之后了。不过,上古时期黄帝、炎帝本是同根同族,所以传说中的祝融时而是炎帝之孙,时而又是黄帝的后代也就不奇怪了。那么,祝融又是一副什么模样呢?《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可见他并非“完人”,郭亚注释“火神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员,神话中的火神祝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职。《汉书·五行志上》一书说:“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正因为祝融是火神,他的威力也被应用到两军对垒的中去了。《墨子·非攻下》记载如下:“(成汤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干厘夏城之闲,西北之隅。”降火助战,这可能是把火战使用于中的吧。祝融有一弟叫吴回,又称回禄,也是官司“火正”。只是名声没有祝融大,人们把火灾称为“祝融之患”不是没有依据的。于是,就有了用祝融代替火灾一词的来历。
公司主要经营佛像,树脂工艺品,神像,玻璃钢工艺品,寺庙供奉,家庭供奉,从事道教神像 佛教神像 民间俗神 仙国诸神 冥界鬼神玉皇大帝 王母娘娘 真武大帝 文武财神 西方三圣 四海龙王 金童玉女 三清四御 太乙天尊 十殿阎王黑白无常 牛头马面 骑虎赵公明财神 关圣帝君 菩萨 文殊菩萨 菩贤菩萨 天王 元帅 十二老母 三霄娘娘 送子奶奶 如来佛祖 三宝佛 地藏王菩萨 弥勒佛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