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危房鉴定检测,本文将根据实例解答危房鉴定检测中会碰到的一些结构问题,并且我们该如何分析判断。
D级危房鉴定评定方法
1.1 结构、装修、设备部分各项完损程度符合严重损坏标准。
1.2 在结构、装修、设备部分中有少数项目完损程度符合一般损坏标准,其余符合严重损坏的标准。
1.3 其他结构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方法:
1.3.1 结构、装修、设备部分各项完损程度符合完好标准的,可评为完好房。
1.3.2 结构、装修、设备部分各项完好程度符合基本完好标准,或者有少量项目完好程度符合完好标准的,可评为基本完好房。
1.3.3 结构、装修、设备部分各项完损程度符合一般损坏标准,或者有少量项目完损程度符合基本完好标准的,可评为一般损坏房。
1.3.4 结构、装修、设备部分各项完损程度符合严重损坏标准,或者有少量项目完损程度符合一般损坏标准的,可评为严重损坏房。
需要注意:如果房屋被评为D级危房,切忌不要继续使用,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一般为房管局),拆除重建。
不管是城乡还是居民、村民,对房屋安全使用要求越来越被重视,危房鉴定逐渐成为自住房热点检测鉴定项目,本文将为您讲解危房相关知识。
一、危房概念
危房,即危险房屋,系指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随时有可能丧失结构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
二、危房鉴定程序
受理委托→调查勘测→分析验算→评级定论→处理建议→出具报告
三、危房鉴定等级划分
A级: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发现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
B级:结构承载力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C级: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
D级: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
四、房屋的组成部分(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维护结构)危险性鉴定等级划分
a级:无危险点
b级:有危险点
c级:局部危险
d级:整体危险
五、构件危险性鉴定等级划分
Td:危险构件
Fd:非危险构件
六、房屋结构类型划分
木结构
钢结构
砖木结构
砖石结构
砖混结构
钢混结构(含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混合结构(含有上述两类以上的结构)
检测内容:
1)建筑结构情况的检测与复核;
2)房屋相对不均匀沉降和倾斜情况的检测;
3)房屋主要结构材料强度的检测;
4)房屋损伤状况的检测;
5)房屋改造方案及未来使用荷载的调查分析;
6)不考虑地震作用下房屋结构安全性的分析与评定;
7)房屋结构抗震性能鉴定(包括抗震措施鉴定和抗震承载力验算);
8)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02 房屋结构安全性检测评估
1)为了解房屋结构安全状况而进行的检测:
2)因房屋修缮、使用功能变更及荷载变化等需进行检测,为设计提供依据;
3)包括结构检测和安全评估两部分,需进行结构计算分析;
4)现场检测包括对结构的现状(结构布置、损伤、变形、材料等)进行了解,为结构分析提供依据;
5)终需对结构的整体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定。
检测内容:
1)房屋建筑结构情况的检测与复核(没有图纸需进行测绘);
2)房屋主要结构材料强度的检测;
3)房屋相对不均匀沉降和倾斜情况的检测;
4)房屋损伤状况检测;
5)房屋改造方案及使用荷载的调查分析;
6)房屋结构安全性的分析与评定(考虑和不考虑地震作用下承载力验算);
7)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03 房屋损坏趋势检测监测
1)房屋因受相邻工程影响,为对房屋进行保护而进行的检测;
2)分施工前的检测、施工期间的监测和施工后的评估;
3)施工前一般进行完损检测,施工期间进行全过程的变形和损伤监测;
4)施工后对前期监测结果进行总结,对房屋质量进行复测,评估受损程度;
5)通过检测监测,一方面对房屋进行保护,另一方面为解决纠纷提供依据。
检测内容:
1)房屋建筑结构情况的调查(结构体系、及沉降缝等);
2)房屋相对不均匀沉降和倾斜情况的检测;
3)房屋损伤情况的检测(针对地铁、房屋通道等深基坑施工对房屋的影响);
4)相邻工程概况的调查(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
5)分析房屋变形敏感部位,布置沉降、倾斜及裂缝测点并测试其初始值(相邻工程施工前);
6)提出沉降、倾斜及裂缝监测报警值;
7)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04 房屋完损状况检测
1)为解决某种问题(如局部损伤、质量纠纷、原因分析);
2)损伤检测、变形检测等是主要工作内容;
3)以定性分析为主,一般不做结构计算;
4)以完损等级规范为依据,分完好、基本完好、一般损坏、严重损坏、危房。
05 危险房屋的检测鉴定
1)为确定房屋是否为危险房屋而进行的检测鉴定;
2)此种类型的检测鉴定较为少见;
3)一般如对房屋作出危房的鉴定结论,需进行评审;
4)经评审确定为危房时,一般需立即拆除。
06 灾后建筑物的安全检测与评估
1)在房屋受水灾、火灾及地震灾害后,为了解房屋受损程度及安全状况而进行的检测;
2)在检测中,先对灾害的程度进行调查,如暴雨系数、火灾温度场及地震震级及烈度等进行调查;
3)一般需对房屋受损后的结构状况进行计算分析。
07 历史保护建筑的综合检测评估
1)包括一般历史保护建筑和文物建筑的检测评估;
2)需从历史保护的角度进行检测评估,与一般建筑的区别在于“保护”;
3)先需对保护类别、保护部位进行确认,对历史沿革进行调查;
4)历史建筑重在,重在保护性利用,检测更需细致,尽量挖掘潜能;
5)一般需对建筑、结构、机电等进行全面检测评估;
6)在现场充分检测的基础上,对结构性能进行评估,需结合历史的特点。
检测内容:
1)房屋历史沿革及修缮历史情况的调查;
2)房屋建筑结构情况的检测与复核;
3)房屋建筑特色及重点保护部位的调查(从方和历史房屋保护中心查阅相关资料);
4)房屋主要结构材料强度的检测;
5)房屋相对不均沉降趋势和倾斜情况的检测;
6)房屋的完损状况检测(重点保护部位及其他部位);
7)房屋修缮方案及未来使用荷载的调查;
8)房屋结构安全性的分析与评定;
9)房屋结构抗震性能鉴定;
10)对不满足房屋结构安全性要求的部位提出处理建议。
08 其他专项检测
1)不属于以上类型的检测,主要为专项委托内容的检测;
2)包括司法鉴定、保险公司委托的检测;
3)还包括其他专项检测,如材料检测、变形检测、渗水检测等某一项检测。
其他结构构件
1、土墙
(a)墙体产生倾斜,其倾斜量超过层高1.6/100。
(b)墙体风化、硝化深度达墙厚的1/4以上:或有墙脚长度的1/4,其受潮深度达墙厚。
(c)产生两条以上的竖向裂缝,其缝深达墙厚、缝长超过层高的2/3。
2、混合墙、乱石墙
(a)墙体产生倾斜,其倾斜量超过层高的1.2/100。
(b)墙体连接处产生竖向裂缝,其深度达墙厚、缝长超过层高的1/2;或墙体产生多条竖向裂缝,其缝深达墙厚、缝长超过层高的1/2。[1]
鉴定方法
1、危险房屋(简称"危房")是指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结构丧失稳定和承载能力,随时有倒塌可能,不能确保住用安全的房屋。
危房分为整幢危房和局部危房:
(a)整幢危房是指随时有整幢倒塌可能的房屋;
(b)局部危房是指随时有局部倒塌可能的房屋。
2、危房以幢为鉴定单位,以建筑面积平方米为计量单位。
(a)整幢危房以整幢房屋的建筑面积平方米计数;
(b)局部危房以危及倒塌部分房屋的建筑面积平方米计数。
3、危房鉴定应以地基基础、结构构件的危险鉴定为基础,结合历史状态和发展趋势,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4、在地基基础或结构构件发生危险的判断上,应考虑构件的危险是孤立的还是关联的。
(a)若构件的危险是孤立的,则不构成结构的危险;
(b)若构件的危险是相关的,则应联系结构判定危险范围。
5、在历史状态和发展趋势上,应考虑下列因素对地基基础:结构构件构成危险的影响。
(a)结构老化的程度;
(b)周围环境的影响;
(c)设计安全度的取值;
(d)有损结构的人为因素;
(e)危险的发展趋势。
1、混凝土原材料方面
(1)水灰比、塌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细砂。水灰比对混凝上强度的影响十分敏感,基本上是由于水泥胶凝材料等计量变动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外掺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大混凝土,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混凝土凝结硬化后,就会产生表面裂缝;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
(2)砂、石含泥量过大。根据普通混凝土用砂、石含泥量的要求,砂子含泥量不大于5%,石子含泥量不大于2%。如果骨料中含泥量过多,粘聚力减小,随着混凝土的凝固,水分不断散失,容易产生干缩裂纹。
(3)外加剂应用不当。目前混凝土中外加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外加剂应用不当会直接引起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并且外加剂的使用也会混凝土的收缩。
(4)水化热及碱—骨料反应。水泥用量,水化热就越高,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也越大,碱—骨料反应化学反应将产生一种房屋鉴定胶凝物质,而此种胶凝物质吸收水分会发生膨胀,都终将造成混凝土楼板的裂缝。
2、施工方面
(1)施工中未能及时测定混凝土强度,模板在拆除前应对相应部位混凝土的同条件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混凝土强度达到28天设计值时才能拆除模板,而实际施工中,往往人为地规定混凝土的拆模时间,不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测试,还没有达到足够的强度,就急于上人操作和堆放材料,使其产生过的变形导致裂缝产生。
(2)规范要求混凝土浇筑完成12h以内必须进行加湿养护或覆盖养护,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更应注意。如果养护不及时,水泥水化热和高温气候使混凝土水分很快失去,如果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因而在硬化过程中,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势必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也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即板角处。
(3)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些板的负弯矩钢筋在板角处和敷设管线的地方交错重叠,使得钢筋的保护层非常薄,所以,易形成顺筋裂纹。同时负弯矩钢筋的位置不到位,保护层相当厚,使危房鉴定得板的有效截面缩小,在拆完模板后,楼板发生扰曲变形使得板的上表面在支座部位被拉裂形成微裂缝。
(4)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之前没有洒水充分湿润而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3、设计方面
(1)楼板配筋。设计计算的不合理使配筋偏少,如连续板按照单跨板计算,导致板支座负弯矩钢筋配筋偏少;此外,支座负弯矩钢筋采用分离式配筋;抗裂构造钢筋未设置;小配筋率不能满足要求;钢筋的规格选用不够合理;均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2)建筑平面。收缩裂缝往往出现在收缩应力集中的薄弱截面上,如结构的凹凸处和角部。建筑设计中,一般只重视建筑功能而忽视结构问题,建筑平面不规则,而结构设计时没有采取加强措施,在凹凸角处容易产生温度应力和施工质量鉴定收缩应力集中,而造成楼板裂缝。
(3)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在住宅工程建设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而造成的。如在软土地基下采用扩展基础,则对于那些相对较长房屋来说,要想保证它们沉降均匀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当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时,房屋四角部份的基础应力将相互叠加,从而使房屋的楼板产生附加弯矩内力,其应力已大大超过板内设计负弯矩钢筋和板内按构造配置钢筋所能抵抗的内力,楼板在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发生开裂并形成混凝土表面裂缝。
如果百姓发现自己的房屋存在安全隐患,如何处理?
(一)达到房屋设计使用年限的;
(二)房屋有开裂、倾斜、下沉、软化等明显危险的;
(三)住宅房屋改变为餐饮、公共、洗浴及其它生产经营用房增加荷载的。
还需提醒一点,经鉴定为危险房屋的,在没有采取修缮加固维修措施之前,是不允许装修和出租的。
湖北维施工程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是一家房屋鉴定、危房鉴定、施工质量鉴定、房屋质量鉴定、工程结构检测、房屋结构检测、工程质量检测、施工质量检测的高新科技企业。
—— 六 · 出具报告 ——
1、《房屋安全鉴定报告》由鉴定人员编写并签字,审核人审签,并经主管部门负责人审签同意后,加盖“房屋安全鉴定章”方可生效。
2、鉴定报告按市房产局统一的撰写要求,采用A4幅面,微机制作。
3、鉴定报告以栋为单位编写(即每一栋就应写一份鉴定报告),一式四份(鉴定单位及主管机关各一份,委托人或委托单位两份),涉及房屋损坏纠纷的鉴定报告应报市房产局备案。
4、从委托鉴定之日到鉴定报告送达委托人,一般不超过20日。
湖北维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以建筑工程领域检测鉴定为基础的多元化公司,依靠成熟完善的平台资源和周密布局的分支机构,为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的技术服务。依托自身的资金优势和平台渠道,构建完善的研究与开发平台,将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优势转化为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技术服务产业化,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优势,有力推动了国内检测新技术、新仪器、新规范的发展。公司团队秉承“团结、正直、勤奋”的企业精神,以为己任,以过硬技术为根本,以高度的责任心,打造检测技术平台,切实做好检测咨询与技术服务工作,为客户提供及时、周到和的服务。提供各类和鉴定服务:房屋安全鉴定、房屋可靠性鉴定、房屋结构检测鉴定、钢结构检测、建筑幕墙检测、桩基检测、室内环境检测、电线电缆检测、厂房结构安全性鉴定、厂房验厂检测、危房鉴定、房屋安全检测、厂房承载力检测、光伏荷载检测、房屋抗震鉴定、广告牌安全检测、厂房结构安全检测、保温材料检测、建筑节能检测、管材检测、钢筋及其焊接与机械连接的力学性能检验、砂、石常规检验、混凝土、砂浆强度检验、简易土工试验;沥青、沥青混合料的检验、混凝土、砂浆、砌体强度的现场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的检测、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建筑外窗的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变形性能的检测及在建工程材料检测业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