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检测:
一、码头构件配筋检测:
由于码头建造时间过长,设计及施工图纸均缺失,现场对该码头结构构件配筋检测。
二、基桩斜度检测:
现场条件限制,无法对码头基桩斜度进行检测。码头构件配筋检测,由于码头建造时间过长,设计及施工图纸均缺失,现场对该码头结构构件配筋检测。
三、码头横梁挠度测量:
结合现场检测条件对码头横梁挠度进行检测,为码头使用性提供依据。
当中用填土构成码头地面)。按断面形式分,有直立式、斜坡式、半直立式和半斜坡式。按结构形式分,有重力式、板桩式、高桩式、斜坡式、墩柱式和浮码头式等。按用途分,有一般件杂货码头、码头(渔码头、油码头、煤码头、矿石码头、集装箱码头、游艇码头等)、客运码头、供港内工作船使用的工作船码头以及为修船和造船工作而专设的修船码头、舾装码头。按使用长短可分为:临时性码头和性码头。码头建筑物靠船一侧的竖向平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即停靠船舶的沿岸长度。它是决定码头平面位置和高程的重要基线。构成码头岸线的水工建筑物叫码头建筑物。根据船舶吃水深度和使用性质等的不同,一般分为深水岸线、浅水岸线和作业岸线等等。港口各类码头岸线的总长度是港口规模的重要标志。
说明它能同时靠码头作业的船舶数量。从码头线至排仓库(或堆场)的前缘线之间的场地。它是货物装卸、转运和临时堆存的场所。一般设有装卸、运输设备;有供流动机械,运输车辆操作运行的地带;有的还有供直取作业的铁路轨道。*作业地带的宽度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根据码头作业性质,码头前的设备装卸工艺流程等因素确定。我国沿海港口、件杂货码头*作业地带的宽度在25~40米。*作业地带的面层,一般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块体和块石进行铺砌,以满足运输机械行走和场地操作等要求。工程检测中心热度:随着中国的贸易水平的飞速提高,中国的进出口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处又一处的港口码头的建设及投入使用,据的统计数据。
检测方法
码头外观普查和构件几何参数及其布置检测
(1)检测目的
对检测范围内所有水工混凝土结构进行外观完损检测,从外表确定水工混凝土结构损坏的部位、程度和范围,为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及确定正确的处理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2)检测位置选择
对码头所有重要水工混凝土结构构件,包括基桩水面以上部分、梁系结构、面板、面层、靠船构件及主要附属设施等进行全面的完损程度检测。
(3)检测仪器和设备
1)高清数码照相机用于现场拍照记录。
2)其它钢尺、卷尺等测量仪器。
(4)检测步骤
1)检测人员选择低潮位时乘船进入码头下部,观察各构件外观情况,重点混凝土剥落、破损、开裂等。通过仔细检查,详细记录缺陷的位置、性质、程度、外貌、尺寸、颜色,并对全部检查区域拍照记录。
2)描述主要裂缝的分布,量测裂缝长度、宽度及数量,了解裂缝的张合情况。一般来说,沿裂缝长度其裂缝的宽度往往是不均匀的,工程检测中关注的是裂缝宽度和平均裂缝宽度。
3)记录暴露于自然环境的状态—损伤、剥蚀、脱落及磨损。
4)记录高应力区域的情况,有无混凝土压碎的部位。
5)检测码头基桩水面以上部分有无表面受损情况:裂缝、破损、凹陷,变形情况等。
6)检查时还要仔细检查各桩与梁系构件的连接节点连接处是否有松动、破碎等受损情况。
7)对码头系船柱、橡胶护舷及其它附属设施完整性进行完损程度检测。
(5)码头结构外观劣化度分级标准
根据*共和国行业标准《港口水工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JTJ302-2006),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劣化度分级标准按表2.3.1-1进行。
规范的要求
(1)《港口水工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JTJ302-2006)
“B.2.1.1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宜采用钻芯法,也可采用回弹法或超声回弹法。”
“B.2.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B.2.2.2梁、板、桩和桩帽等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测。”
“B.2.3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B.2.3.2不同区域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3个构件进行检测。”
“B.2.5钢筋腐蚀电位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B.2.5.2不同区域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5%且不少于10个构件进行检验。”
(2)《港口码头结构安全性检测与评估指南》(厅水字[2011]13号)交通运输部2011年1月24日发布)
“4.2.2高桩码头安全性检测的方法”,4.2.2.1~4.2.2.3引用了前文:
“3.2.2.1结构的外观检查应对码头结构的所有构件进行。”
“3.2.2.2码头整体变形与变位测量码头**面如果无位移、沉降监测点,可按10m一个测点断面布点测量,且每个结构段至少1个测量断面,水平位移每个断面宜至少布设1个测点,沉降变形每个断面至少布设2个测点,倾斜测量每个断面宜布设3~5个测点。”
“3.2.2.3钢筋混凝土各项性能参数检测”
混凝土强度现场检测——回弹法、钻芯法:要求每类构件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
“3.2.2.9码头*水深和冲淤变化情况:按5m或10m一个测量断面,每个断面4m一个测点。”
“4.2.2.5(2)混凝土桩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检测抽检比例和具置可视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抽检数量不少于桩基数量的20%且不少于10个构件,如出现缺陷桩时,应扩大抽检比例。”
(3)《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JTS239-2015);
检测及评估依据
⑴《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JTS235-2016)
⑵《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2012)
⑶《水运工程地基基础试验检测技术规程》(JTS237-2017)
⑷《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JTS239-2015)
⑸《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1998)
⑹《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范》(JTS169-2017)
⑺《港口水工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JTJ302-2006)
⑻《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⑼《码头结构设计规范》(JTS167-2018)
⑽《水运工程地基设计规范》(JTS147-2017)
⑾《港口码头结构安全性检测与评估指南》
为结构验算提供依据。混凝土强度检测(钻芯法)检测包括横梁、纵梁、面板、基桩等主要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为结构验算提供依据。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选取横梁、纵梁、桩基、面板等主要构件,检测其碳化深度,为码头耐久性提供依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码头板厚测量由于码头建造过长,设计及施工图纸均缺失,现场对该码头结构板厚进行测量。
码头外观普查和构件几何参数及其布置的检测:
一、检查范围:
主要针对码头平台、靠船构件 、桩冒、桩身(可见部分)等进行检查。
二、检查方法:
据现场的实际检测条件,主要对码头平台各分段的宽度、厚度、**面标高以及平整度进行了详细的测量与校核。平台的宽度及厚度采用皮尺及钢尺检测,检测部位为平台**面切缝位置。平台**面高程采用精密水准仪测定,检测部位为平台两侧边缘及中线位置。以人工目力检查为主,辅以简单检查工具进行。所用的简单检查工具包括:手工锤、钢卷尺、游标卡尺和照相机等。
三、检查要点:
主要检查结构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孔洞、剥落、钢筋外露、渗水侵蚀和表面沉积物等,检查时应注意查明劣质混凝土的分布;
四、检查顺序与检查路线:
按前进方向,从左向右、自上而下检查,先检查码头平台,再检查桩帽、靠船构件、桩基。
五、检查技术要求:
① 应检查出缝宽**过0.05缝长大于200以及大小**过50所有缺陷;
② 检查时应通过测量确定出各种缺陷的位置、大小尺寸和深度;
③ 对每一病害或缺陷除了要做详尽的描述外,还应附以草图或照片加以补充说明;
④ 缺陷或病害的详细记录应包括位置的描述、性质特征、范围、程度、外貌、颜色及对其起因判定,以及需作进一步补充检查的建议。
通际质量检测(上海)有限公司是从事房屋检测、结构监测、工程检测和鉴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为**机构、设计施工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服务和解决方案。通际质量检测在多年的技术服务实践中,形成了以房屋检测、结构测试、灾后鉴定、抗震鉴定为代表的“房屋检测”产业,以幕墙检测、基坑监测、振动测试、桥梁检测为代表的“结构监测”产业,以地基基础检测、消防检测、钢结构检测、环境检测为代表的 “工程检测”产业,以鉴定、房屋评估、损伤检测为代表的“鉴定”产业。产业互为促进,互为支撑,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的便捷服务。 公司下设房屋质量检测站、结构监测中心、幕墙检测站、工程检测部和鉴定所等部门。 通际质量检测依托自身的资金优势和平台渠道,构建完善的研究与开发平台,将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优势转化为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实现了技术服务产业化,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优势,有力推动了国内检测新技术、新仪器、新规范的发展。通际质量检测先后参与实施了上海世博会场馆使用功能改变后房屋检测及加固、江苏幼儿园危房鉴定排查、上海历史保护建筑房屋检测、湖北厂房楼板振动测试、易初莲花加固抗震鉴定、万达广场能效评估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完成项目得到业主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