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相城高新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聚集,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区战略,紧扣“12345”战略目标,围绕“一区十业百园千企”、“2+3产业”布局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细则由江苏省相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会(以下简称“相城高新区管委会”)及江苏省相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人才局(以下简称“相城高新区科技人才局”)负责实施。
条 相城区科技人才计划紧紧围绕打造“一区十业百园”的发展图景,加快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聚力创新、聚焦创业,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引进、扶持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来相创新创业的科技人才,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为相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第二条 相城区科技人才主要围绕数字金融、智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材料、区块链、生物、航空航天、能源互联网、数字文化创意、现代商贸服务等新经济产业领域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第三条 相城区科技人才计划由区人才办会同区科技 局以区和镇(街道、区)联动,属地化管理的方式组织实施。区科技局牵头负责相城区科技人才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评审、立项、综合管理和业务,镇(街道、区)人才办、门负责对辖区内人才及企业进行审核推荐、日常服务和管理。
相城高新区科技人才计划设类人才、类人才、大赛类人才、基金引导类人才类。
1、类人才: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引进的人才创业项目负责人(近5年入选重大人才工程的创业人才,且来苏前创办公司不超过2家);
2、类人才:入选姑苏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创业类项目负责人;
3、大赛类人才:获得相城高新区创新创业大赛一、二等奖的项目和获得三等奖的青年项目或全国高水平创业大赛的获奖项目(以当年度姑苏创新创业人才计划相关要求为准)负责人;
4、基金引导类人才:已获得500万元及以上投资机构投资的人才创业项目负责人。
以上人才均需符合当年度相城区科技人才计划申报要求(类人才不受限制)。
第六条 重点双创团队基本要求
1、团队结构:团队须由1名人才、2名以上核心成员组成,可稳定合作3年以上,团队人才一般应为地市级及以上人才,团队成员一般应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2、项目要求:团队实施的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3年内总投资不低于3000万元,产业化前景良好,能够在未来5年内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创业类要求:团队应于近年到相城区创业;人才为创办企业的主要股东,现金出资不少于100万元,同时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持股比例不低于30%;(2)为自然人大股东且持股比例不低于20%。
创新类要求:团队应于近年全职到相城区的企业中领衔创新,引才单位给付团队成员的税前年薪不低于上年度苏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倍。
第七条 创业人才基本要求
1、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
2、具有丰富的研发、管理工作经历或自主创业经历;
3、创业项目拥有核心技术和相关自主知识产权;
4、于近年到相城区创业,为创办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主要股东,主要精力在相城区;
5、创办的企业核心团队结构完整,综合实力较强,经营模式科学合理,发展目标清晰;
6、人才在所创办企业的实收资本中,现金出资不少于100万元。同时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持股比例不低于30%;(2)为自然人大股东且持股比例不低于20%
第二十六条 立项的人才及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签订《项目合同》,明确实施计划和目标任务,逾期未提交项目合同的视为放弃接受资助。
第二十七条 项目立项一年后,对项目进展情况开展中期检查,根据中期检查情况确定后续项目资助的发放。对中期检查不合格的,暂缓资助经费,暂停享受各项人才待遇。下一年检查合格的继续资助经费,仍然不合格的,停止资助经费,不再享受各项人才待遇。
第二十八条 项目期满后,由区科技局组织对项目进行期满评估验收。验收通过的,下达项目剩余资助。验收未通过的,停止资助经费,不再享受各项人才待遇。
第二十九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城区科技人才计划项目负责人不得变更。人才及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报单位或项目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提出终止项目实施的申请,报区科技局批准。终止的项目视合同履行情况记入科研信用记录。相关人才经区人才办核定,不再保留相应的工作生活待遇。
(一)人才、团队已离职离岗的;(二)人才创业企业股权、管理团队等发生重大变更,人才不再是创业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大股东的;(三)企业已注销、搬离,或项目无法按计划正常实施的。
第三十条 对已经勤勉尽责、未谋私利,但因技术路线选择失误或其他不可预见原因,导致未完成项目任务目标的人才及企业予以免责,不作评价。
第三十一条 申报单位及人才对申报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如有弄虚作假取资金等违反科研诚信行为的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人才补贴政策多多,欢迎前来咨询我们哦
苏州思睿晶华是一家集项目申报、成果转化、建设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供应商,由于我司有经验丰富、表现出色、的团队,目前公司规模也日益扩大,由初十人扩大到现在四五十人的申报队伍。公司设为高企事业部、础设施事业部、人才项目事业部、创新项目暨金融类项目事业部,遍及长三角,特别是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