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能力,可以简单理解成承担水平荷载的能力。你站在公交车里,没抓扶手,公交车突然启动或者刹车,你的感觉就像是有人突然推了你一把。地震来了,建筑物的反应也是如此,就像是整个建筑被推来推去一样。
具体检测内容如下:
(1)房屋建筑历史和使用情况调查;
(2)房屋建筑、结构图复核;
(3)测量房屋主要受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及配筋情况;
(4)测量房屋的变形情况;
(5)对房屋损伤状况进行全面检测;
(6)对房屋结构材料强度进行检测;
(7)原房屋结构抗震措施核查;
(8)改造后房屋结构抗震计算分析;
(9)根据现场检测结果,结合改造设计方案图纸与计算分析结果,对房屋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并提出合理化处理意见及建议。
主要技术依据
(1)《民用建筑可靠性标准》(G292-2015);
(2)《房屋质量检测规程》(DG/TJ08-79-2008);
(3)《上海市现有建筑抗震与加固规程》(DGJ08-81-2015);
(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009-2012);
(6)《建筑抗震标准》(G023-2009);
(7)《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223-2008);
(8)《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011-2010)(2016年版);
(9)《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13);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010-2010)(2015年版);
(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12)《工程测量规范》(G026-2007);
(1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14)《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技术规程》(DG/TJ08-2020-2007);
(15)《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36-2019);
(16)《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13);
(17)《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
(18)《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19)《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11);
(20)《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21) 委托方提供的相关资料。
建议
依据检测检查、计算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处理意见及建议:
(1)进行改造时,新增隔墙与结构主体之间应可靠连接,且应按现行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2)建议在后期改造设计时,对于框架梁柱中线之间偏心距大于柱宽的1/4的情况,应计入偏心的影响或采取水平加腋等措施;对箍筋配筋不足及加密区长度不足的框架柱采用粘贴碳纤维等方法进行加固;对于严重的扭转不规则,条件允许时建议采用增设柱间支撑或加大框架梁柱截面等方法增加薄弱一侧结构的抗侧刚度,将层间位移比控制在规范限值内。
(3)对楼梯间和通道的填充墙,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进行加强。
(4)针对现场检测中发现的填充墙体开裂、渗水等现象,建议采用针对性的修复,确保房屋正常使用。
(5)本报告中的计算分析仅供设计人员参考,建议由具有相关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终改建方案对房屋基础及上部结构进行验算复核,并对不满足计算要求的构件进行加固处理。
(6)此次装修改造加固施工应聘请具有资质的单位完成。
(7)建议定期对房屋进行检测维护。
当对胶合木结构的胶合能力有疑义时,应对胶合能力进行检测;胶合能力可通过对试样木材胶缝顺纹抗剪强度确定。
检测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现场复核结果表明,房屋主要轴线尺寸与原设计图纸基本相符;房屋结构构件布置与原设计图纸基本相符;梁、柱配筋与原设计图纸基本相符。
(2)经检测可知,除五层楼梯间墙体斜向贯穿裂缝,多处墙体漏水,粉刷发霉、起皮、脱落,地面局部开裂,三层、五层墙体窗框下部普遍斜向裂缝外;房屋主体结构基本完好,未见其他明显损伤现象。
(3)房屋整体倾斜和不均匀沉降均小于规范限值要求。
(4)检测结果表明,受检房屋梁、柱混凝土抗压强度值在30.2MPa~57.4MPa之间,混凝土强度实测值达到设计强度等级C30。
(5)检测结果表明,屋面钢梁的受弯挠度实测值均小于《钢结构设计规范》(G017-2003)中限值要求L/400。
(6)受检房屋A轴和C轴x向梁柱中线之间偏心距大于柱宽的1/4、楼梯处个别构件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小于4、框架角柱未全高加密、楼梯间和通道的填充墙构造,这四项不满足C类建筑抗震措施的要求。受检房屋其余的抗震措施均满足C类建筑抗震措施的要求。
(7)计算结果表明:该房屋左、右二个单体*1层的抗侧刚度比均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011-2010)(2016版)中的规定,为结构的薄弱层,计算时对内力进行放大调整。二个单体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的大层间位移比均**过1.4,存在严重扭转不规则,内力计算时需考虑扭转不利影响。房屋的其余各项动力特性指标均满足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
(8)计算结果表明:房屋各层框架柱的轴压比均在规范限值内;一层所有框架柱的箍筋普遍不满足计算要求,纵筋满足抗震承载力计算要求;二~四层B轴框架中柱的箍筋普遍不满足计算要求,纵筋满足抗震承载力计算要求;其余框架柱均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除二层A轴及C轴框架梁配筋略有不足外,其余框架梁均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
(9)综上所述,该房屋抗震能力不满足C类建筑抗震的要求,需采取加固措施。
10.2 建议
对房屋进行抗震性检测,可以减轻建筑破坏、减少地震损失,对现有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进行鉴定,出具抗震鉴定报告,为实施抗震加固或采取其他抗震减灾对策提供依据。房屋抗震能力检测是通过检测房屋的质量现状,按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房屋在规定烈度的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的过程。
江苏钧测工程检测中心,隶属于上海钧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提供专业房屋、房屋安全检测、危房鉴定、幕墙检测、户外广告牌检测、钢结构、桥梁检测与监测、码头、抗震鉴定与承载力检测评估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拥有完善的检测设备和*的**技术,为机构、设计、施工单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江苏钧测拥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以的*团队,的检测设备和*的**技术,为机构、设计、施工单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 江苏钧测在多年的技术服务实践中,形成了以房屋检测、结构测试、灾后检测、抗震鉴定为代表的“房屋检测”产业,以幕墙检测、基坑监测、振动测试、变形监测为代表的“结构监测”产业,以地基基础检测、见证取样、钢结构检测、环境检测为代表的 “工程检测”产业,以房屋评估、损伤检测为代表的“评估鉴定”产业。产业互为促进,互为支撑,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的便捷服务。 江苏钧测拥有以博士、硕士**的专业检测技术团队。目前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注册岩土工程师、教授级等技术团队,公司下设房屋质量检测站、结构监测中心、评估鉴定部和工程检测部等部门。 江苏钧测依托自身的资金优势和平台渠道,构建完善的研究与开发平台,将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优势转化为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实现了技术服务产业化,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优势,有力推动了国内检测新技术、新仪器、新规范的发展,成为行业内的企业。江苏钧测先后参与实施了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得到业主的一致**。 信义钧测,一字千钧。江苏钧测持续与客户共享技术的便捷和的服务,致力成为成员之一的综合性第三方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