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不是一般的艺术品
虽然说塑造出来的佛像不等于诸佛菩萨本身,但佛教造像的初衷是为了适应众生的根机和需要,佛陀涅盘后,绝大部分佛还是需要有一个瞻仰的圣像,既是对初学者的方便接引,也有助于巩固修学信心。
历代的能工巧匠和画师们,用他们恭敬、虔诚和高超的技艺,塑造、雕刻、绘画出的佛像的确很美,但是,佛教造像的核心功能并不是为了让人“欣赏”。
佛像不是一般的艺术品。因而,不能仅以美观而随意想象,不搞花俏热闹,不追逐流行,不标新立异。
历代的诸佛菩萨塑像、绘画,除历史原因损毁外,造像之时都是全身完整呈现的。
在《造像量度经》中,对佛像上半身与下半身的长度比例、面部五官、手部的动作甚至手指长短比例、肩头是否圆满、足底的形态等等,也都有详细的规则。造像出现严重失误,还会产生一些相应的因果。
我们见到佛像时,应将其视作佛身,应当忆念伟大的佛陀所具有的无漏、超凡的智慧和慈悲,从而生起欢喜心、恭敬心和信心。
佛像脏了能不能清理?看完彻底明白了!
佛像有铜雕、纸画、木刻、石刻等各种材质,工匠的手艺又精巧、粗细不同,但我们见到佛像时,想到的是佛陀告诉我们的教法与智慧,把它应用在生活之中;这是一种尊重,而非以盲目崇拜偶像的心去面对。
正信的佛没有迷信与崇拜的情结,所以没有一定要看日子,或是一年只能清理一次。
我们人天天都要盥洗干净,家居环境一星期中也得有数次的打理,更何况家里的佛堂?佛堂佛菩萨居住的地方,更是要干净。
拍摄和使用佛像照片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很多人在寺院看见庄严的佛像
会心生欢喜
拿出手机、相机咔咔一通拍摄
想要留作纪念或分享给他人
这本身是件好事
但你要知道
佛像可不能乱拍
有些方面咱真得注意
分清是否禁止拍摄
部分佛教寺院会在寺内或佛像附近提示,请勿拍照或请勿使用闪光灯,那么就应该配合相关规定。
因为,有些佛像可能属于保护文物,或者为保护佛像的表面或壁画的色彩,而禁止拍摄或使用闪光灯。
以恭敬心来拍摄
对于没有提示禁止拍摄的寺院,在拍照时也应注意,持恭敬心进行拍摄。
尤其是对着佛菩萨圣像,应尽量保持佛像的完整,尤其是面部和头部,要完整拍摄进画面中,并注意构图的比例协调,以保持佛像的庄严为原则。
寺院是正规的场所,进入寺院不能高声喧哗,也要举止有礼。如果想和佛菩萨圣像合照,要注意动作的谦恭得体,勿搞笑,勿戏谑。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法师不是儿。在寺院的参访和游览时遇到法师,切勿提起相机或手机,正对着法师一顿猛拍,或是拉住法师要求做某些动作配合拍照……
不要对法师抱着猎奇的心态,虽然是出家人的身份,但法师也有肖像权,也可以拒绝被拍摄。
这并非法师不慈悲,在被“突然”或随意抓拍的瞬间,法师的表情、动作都可能走样。
然而一个出家人的照片,在外界的眼里不仅仅代表他自己,更代表着僧团的整体形象。
金刚乘时期:手印的繁复玄密化
这些新姿势也意味着新知识,七世纪金刚乘佛教兴起,佛教轨仪越来越精细,举手投足也被赋予了更复杂的意义。伴随着手印修行的细则化,佛像不但人物变多了,除了当时当世的释迦牟尼佛,沿时间线,增加了过去燃灯佛和未来弥勒佛。在空间上,增加了五方佛,为人熟知的比如西方阿弥陀佛和东方药师佛。不同佛的衣着与配饰也变得光彩炫目。佛像的姿势终于变成系统化的姿势知识。
公司主要经营佛像,树脂工艺品,神像,玻璃钢工艺品,寺庙供奉,家庭供奉,从事道教神像 佛教神像 民间俗神 仙国诸神 冥界鬼神玉皇大帝 王母娘娘 真武大帝 文武财神 西方三圣 四海龙王 金童玉女 三清四御 太乙天尊 十殿阎王黑白无常 牛头马面 骑虎赵公明财神 关圣帝君 菩萨 文殊菩萨 菩贤菩萨 天王 元帅 十二老母 三霄娘娘 送子奶奶 如来佛祖 三宝佛 地藏王菩萨 弥勒佛爷等